历史(心得)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历史论文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 ‎   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其教学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新课程实施一年来,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对历史与社会课堂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思考。‎ ‎  一、 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  《纲要》中指出:新课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些规定和要求针对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明确改革的方向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课程重视基础知识的优良传统。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与社会史实和基本历史与社会线索两部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有位老师在设计《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把这课出现的历史与社会故事“烽火戏诸侯”,“减灶记”,成语“管鲍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 等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课时学生把自己创作或制作的的动画、漫画、剧本等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这些故事就可以了吗?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线索和具体的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与社会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完整洁的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由三部分构成: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标中明确规定了每段历史与社会时期的知识目标,这些知识要点是衡量、确定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的统一标准;教科书依据课标,具体设计了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框架及其深度和广度: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是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最后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历史与社会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与社会剧、开展历史与社会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与社会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有位老师在讲郑和下西洋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讨论题“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是否愿意远航?”,这个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暂且不提,只说这个问题的指向,它明显带有个人的主观倾向性,反映个体对事件的看法和意愿,基本不需要讨论得出结论。‎ ‎  另一类诸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我听过《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教学内容有以下几部分: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2地动仪;3《九章算术》:4华佗的“麻沸散”;5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你认为以上哪项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 ‎。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组,阅读课文,补充资料,然后分组坐定之后,交流各自的看法。各小组的同学非常积极,从各个角度论证本组所选的成就的重大意义,老师作适当点拨。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一改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老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与老师们谈到这一问题时,老师们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