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驻村帮扶故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驻村帮扶故事

‎2020驻村帮扶故事 进“九”后的夜幕,降临的愈加早了。不到八点,月光就毫无遮拦地倾泻而来,把滋养了高桥土地,浸润了古镇风韵,溶进xx的那条河铺排得银光闪烁。虽然偎着电暖器,还是冷得人直跺脚。‎ 刚加班整理完工作台账,我却看见二组的xx正从窗口朝里张望。“姨,这么晚有啥事吧?”我连忙开门招呼xx进来烤火。xx从手上的布袋子里拿出几双布鞋悄声道:“没啥事。前两天我做了两双布鞋,你看合脚不?”一双黑色条绒的布鞋针脚细密,一双蓝底红点的棉鞋温厚轻巧,简直就是工艺品。我不由发出赞叹:“好漂亮的鞋!这咋好意思?”后面这句话刚冲出口,我心里就后悔了。推辞一位长者的心意,这不是伤人么?果然,xx的脸色沉了下来:“是看不上......?”看我囧红了脸急忙摆手,xx又笑眯眯地说:“这是我特意给你做的。那天我看你这里冷得很,胶底子鞋又烤不成火,就算么着给你做几双布鞋。你这么说,不就生分了么?”“可......”“可啥呢?我给我娃做几双鞋,也不算行贿吧?再说了,这些年我一个人住着,就你到社区后常来看我,和我说宽心的话。体检啊啥的都陪着我,比亲生女子都细心,跟前人都看着都眼气。你杨队长对我的好,可是千金难买的。”xx看我一时回答不上来,才满意地说:“哪天到我们后面来,姨给你烤红薯吃。”说着便起身拦住我,径走了。‎ 周大姐因脑梗半身不遂十年了。我元月份看到她的时候,她木然地听我讲政策,仿佛在看着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在说些毫不相干的事。好像这个世界对她来说,今后的日子就是生,而没有活。在纪实簿上签名的时候,她喃喃自语:“就当练字......”这句话,如同要挣脱乌云的一道光芒,折射出对美好生活地向往。“周姐,你的字可以写得更好。我回头给你找几本字帖,练字有助于康复。只要坚持锻炼,你会好起来的。”我急切的说。“真的?”周大姐的眼睛闪过一丝明亮。‎ 之后的每周,我要么从城里给周大姐带去几本字帖,要么去和周大姐拉拉家常,说说从网上搜集的康复锻炼方法。8月的一天,我惊讶的发现她在单手擀面,还能单手锯材了。周大姐用她的坚韧,重新开启了生活的七彩之门,也给予我克难攻坚的信心。如今,周大姐每天坚持锻炼,把室内外收拾的干净整洁,一日三餐都能让在集镇务工的丈夫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每当看见周大姐夫妻相濡以沫的样子,我的眼里总会涌动着温热。‎ 第一次入户走访时,二组的李阿姨瘫坐在轮椅上,生活无法自理,全靠60多岁的老伴照顾——儿子8年前病故,女儿外嫁。从进屋到离开的一个多小时里,李姨不断线的眼泪让人心酸。我试着联系西安红会医院曾给亲戚看过病的医生,详细叙述李姨的症状,医生说可以到他们医院治疗。当我把医生的话转告时,李姨将信将疑,顾虑重重;我给她耐心讲解健康扶贫政策,鼓励她去治一治......两个月后的一天早上,我入户时老远看见一个人拄着拐杖在路上走,好像李姨?走近一看,真的是!她激动地扔掉拐杖紧紧地攥住我的手,又哭又笑,说她又站起来,可以走了;我也高兴地想哭。后来,李姨坚持康复治疗,可以种菜卖菜了。一个周五的早上,李姨拎着一大袋葱、白菜和萝卜来到社区,非让我分享她的“成果”。这蔬菜是那样的鲜活,上面的露珠闪耀霞光,饱含希望!‎ ‎“砰砰砰”,社区的卷闸门响了起来。不用看,是我帮扶的宣大姐家的孙女来了。隔三岔五的这个小家伙都要跑到社区来玩一会儿,有时还要用我的手机和她妈妈视频。大门刚刚拉起,雨辰就钻了进来“杨阿姨,奶奶刚蒸的包子让你尝尝。”‎ 年初的时候,社区组织劳务输出,我动员宣大姐的儿子儿媳通过社区的劳务公司外出务工,一来早点儿还清信用社的贷款,二来趁年轻攒点本钱将来也好回家创业。他们放心不下小女儿,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就允诺帮孩子奶奶一起照看好孩子。从几包零食、陪着玩耍开始,孩子和我越来越亲近,缠着奶奶要妈妈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前几天,雨辰妈妈还在电话里说:“雨辰现在对你比对我还亲,张口闭口都是杨阿姨。有杨姐在社区,我们在外打工安心不少。”袋子里热气腾腾,我知道雨辰还没吃就急着给我送来了。看着孩子天真的笑脸,我忍不住把她抱起来亲了一口。‎ 八月的蜀河刚刚经过一场暴雨的洗礼,依然没有凉意。在昨天的暴雨中不知去向的太阳怒冲冲地赶了回来,撒气似的一早就把合作社110亩辣椒烤红了脸。收购的公司早已联系好了,只有抢着刚熟的时候采摘过秤,才能卖个最好的价钱。一番通知动员,全体社区干部和社员齐展展下到地里,总队长李部长也带着部里的同事前来支援。掐的掐,剪的剪,这个弯酸了腰,那个蹭辣了眼;你笑我的鞋子陷进了泥里,她笑你手太笨拙摘的慢,还有那六组的宴大姐,不言不语已经装了满满一框......‎ 转眼到了2019年11月22日,社区召开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大会,我给社员汇报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收益情况,能容纳100余人的社区会议室坐的站的满当当。当讲到210户贫困户种植、养蜂等各项分红总共19320.8元时,大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曾几何时,“村集体”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乡村里的烟火也各自飘散。村社,这个祖祖辈辈而来,子子孙孙而去,既生产粮食,又生产意义,珍藏了故事,温暖了梦乡的家园,被打工潮冲刷得支离破碎,荒芜不堪。然而,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集体经济合作组织陆续重建,在外的游子回来了,闲散的人们忙碌了,不甘贫困的志气萌生了,勤劳质朴的血脉复活了。这掌声是信任,是赞赏,是自立自强、奔向小康的志向。这是多么令人欣慰又催人感慨啊......‎ 艰辛不能代表成绩,掌声也不意味结局。但是,经过一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总会在心底沉淀一份醇香。在高桥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一年多,我和工作队的战友们访遍了社区的家家户户,踏遍了这里的沟沟坎坎;社区的乡亲们也用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我们一起遍尝脱贫攻坚路上的苦辣酸甜。斗转星移,寒暑轮替,记不清自己走过了怎样的风吹雨打、蜂蜇刺挂,却忘不了乡亲们喷香的锅盔、芬芳的热茶。我只知道,群众的笑脸一天天多起来,我们的步履也渐渐轻快。付出与收获、辛酸与喜悦、质疑与信任、焦虑与欢畅,就那样水乳交融,回甘留香,波澜不惊,意蕴悠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