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习心得观后感精选4篇
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习心得观后感精选4篇 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习心得观后感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近日我校为全校教师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专题讲座,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 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 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 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习心得 新星小学 蒲周丽 为了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组织老师们参加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活动。这一活动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观看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教态好,自身语言功底强,具有时代感。整节课的各环节自然流畅,给人以环环相扣的感觉,教师在安排学生活动时,既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不发表任何自己的观点,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又给他们限定了每一次的活动时间,这就使他们有一种紧迫感,督促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去编排、演绎出他们集体智慧的奇思构想。也使我对当前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 一、深入学习课标,让课标走入我的内心。 教育改革是一场挑战,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用先进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确的目标来武装自己的大脑,有效的学习新课标,让课标走进内心, 扎根课堂。 而且课堂上,我们在运用各种媒体设备时,应遵循“简单、实用”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二、尊重学生,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让课堂教学成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课堂更高效,让学生学得更扎实。 三、创新评价,促进发展。 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创新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这次“一师一优课”活动,让我在教学研究上得到了理论提升;通过这次“被打磨”,让我的教学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脱胎换骨”。 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习心得范文 根据灵宝市教体局及阳平镇中心学校首届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安排,我校积极响应,科学安排,扎实推进,校级“优课”评选活动已经接近尾声,现将本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1、依据中心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为基石,我校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揣摩其精髓,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我校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 2、依据《2011课程标准》及《高效课堂十讲》我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成员制定出了娄底小学首届“优课”评课标准,并在第一时间送达各位教师手中,为他们赛课准备指明了方向。 3、领导重视校长亲自任评课小组组长,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氛围非常热烈。 4、赛课实录: 在赛课过程中,不管是年龄较大的资深教师还是指教的校级骨干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头,课下随处都可以 看见或听见他们在一起探讨教法,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课堂出彩,教师们忘记了吃饭,熬到深夜,在这段时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即将退休的强建庄老师白板应用不是很熟练为了能够在课堂上不出错,利用饭后时间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操作,还请电教管理人员现场“说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强老师的那堂课基本上把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如火如荼的赛课活动即将结束,通过这次赛课活动我们欣喜的看到教师们的课堂高效程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电化教学手段掌握的更加牢固,活动结束了,但“优课”还远远没有结束,这只是“优课”的开始并不是终点,这一点我们学校从领导到一线教师都清醒的认识到了,以后我们要把“优课”常态化,让孩子们在“优课”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心得体会 本学期在教研室的安排下,我在2018年12月12日观看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下面我来谈一谈感受: 老师科学、合理的评价。上课老师课堂评价的活动设计与本堂课的中心话题相结合,能做到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多角度,准确地给予评价,奖品形象、生动、有趣、直观、充满色彩,充满人性化;在英语课堂上能紧紧揪住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个英语教学活动中,达到以评激趣的效果。 课件制作精美、实用。讲课老师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本次讲课教师的课件设计的都很精 美、实用。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很好的操练了这些重难点。如利用课件设计的猜单词、自编的chant等。 这次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时,在看别人上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我的课堂上,但以前没意识到。通过学习,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做到更好。 网上晒课优课优秀案例有哪些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 一、目标概说 1.教学目标 (1)用心从集体中,从班级中发掘身边的榜样。 (2)学会细致、深入观察,细腻生动地再现牛人“牛”的场景。 (3)学会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身边的牛人。 2.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牛人”的特点。 3.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牛人”的特点。 二、教学创意 本堂作文课设计思路按照习作生成的思维规律而来,分为三个步骤: 1.“发现”,即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明确“牛人”的概念,通过展示、交流等形式发现我们班内的各色“牛人”。 2.“通过练笔总结写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练笔,总结出写“牛人”的方法:即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3.“运用写法修改练笔”有意识地运用方法,修改练笔,突出人物的“牛”。 三、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视频,视频中的女孩“牛”吗?她“牛”在哪一个地方? 生1:她很牛。滑冰的技艺很高超。 师:观察很细致,高超的技艺的确让我们惊叹、折服。 生2:我们在原地都不能自如的旋转,她在冰面上却能做出各种动作,很牛。 师:从你的描述中我听出了欣赏,我们惊艳于这位冰上精灵梦幻般的表演,让我们赞叹真牛。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班的“牛人”。 (板书: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师: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生1:“牛人”是在某一方面很厉害的人,而且限定是在我们的班级里。 生2:“晒晒”这个词有展示分享的意思,所以文章还要表达出我对她敬佩、欣赏的情感。 师:善于分析,能抓住关键词来分析作文题 (二)寻找牛人,发现榜样。 师:你认为我们班谁是“牛人”?他“牛”在哪一个方面?被介绍到的牛人也请向老师举下手,让我认识认识咱班的小牛人,好吗? 生1:小A是我们班的体育牛人,她跑得特别快,运动会上总能获奖。 生2:我们班的小B是诗词牛人,平时她总是喜欢背诵诗词,她还会写诗词呢。 生3:小C会拉二胡,我觉得他是音乐牛人。在新年联欢会上他演奏了一曲《二泉映月》,我们听得如痴如醉。 生4:我想说说我们班的小D,他特别爱吃,我想说他是吃货牛人。(生笑) 师点评:“吃货”这个词含有贬义,他在其他方面还有你觉得“牛”的一面吗?(课后对此处的课堂处理有反思) 生5:他打篮球也挺厉害,应该是体育牛人。 生6:小E的拉丁舞跳的特别棒,在我眼里就是舞蹈牛人。 生7:小F特别爱读书,总是手不释卷,所以他知识特别渊博,好像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在我眼里他是阅读牛人。 生8:我们班的小G特别善于画画,我们班的板报都是出自她之手,所以她是绘画牛人。 师:咱班真可谓是牛人辈出,我们班的牛人可以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物;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总之,在德智体美劳某一方面超越平凡,让我们学习欣赏,我们都可以赞他是牛人,现在请同学们选定我们班里的一位牛人,动笔写一写。 屏显写作要求: 写作要求:选择班级中的一位“牛人”,通过具体描写一个场景展现出他/她的“牛技” ,语言要求:流畅具体生动,字数在200字以内,时间限定10分钟。 (三)写作实践,刻画“牛人” 师:请同学们读读你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他从什么角度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描写,是否写出了人物的“牛”。 生朗读:我认识的同学不算少,自然也会碰到许多与众不同技艺高超的“牛人”,我们班就有这样的“牛人”。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她跳舞很厉害,我刚开始只是听说过她的风采,并没有亲眼见过,在一次元旦晚会上,我看到了她的“牛”。她身穿黑色的拉丁舞裙,伴随着音乐,极有节奏感的挥着她的胳膊,手脚配合得很好,给人了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师:谁来说说她是从什么角度对这个女孩进行了哪些描写? 生1:她主要从正面描写了女孩跳舞,突出了她跳舞的牛,但是我觉得她的动作描写不够。动词用的太少了。而且她前面介绍的过长,对舞蹈过程的描写又太少。 师:动作描写要准确生动、具体细致,要用连贯的动词描述动作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描写拉丁舞还可以运用哪些恰当的动词? 生1:伸、颤、转、摆、飞 生2:还有跳跃、挪移、闪现 师:这样文章就生动了吗,就能突出她的舞技高超吗?你们还有其他的好办法吗? 生3:可以加一些修饰词语,比如伸出双臂,灵活跃起,飞速抖动。 师:很好,只有准确生动的描写出人物的动作,才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纤手曼颤、轻盈旋转、灵活的挪移、飞快的闪现等。 生4:我觉得还可以加神态描写,比如她微笑着站在舞台中央,随着音乐响起,她轻舒双臂。 师:真好,脸是感情的晴雨表,还可以具体写写她的神态,如她脸上流露着难以言喻的神采,眼含笑意,眸含深情。 生5:还可以加入我的心理描写来体现她的牛。比如她的舞蹈仿佛把我带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她怎么能跳得这么好呢?(生笑) 师:通过旁人的心理来突出人物的牛,这是…… 生:侧面描写。 生6:她在文中也运用了侧面描写“全场响起了雷鸣的掌声。”这是用全场的反应来突出她舞技的高超。 师:很好。多角度、多层次写旁人的反应,更能凸显牛人出神入化的牛技。默读这段文字,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展开侧面描写的? 屏显:《“飞天”凌空》片段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生7:通过外国记者的语言,游泳场的沸腾,观众的掌声欢呼声,裁判打出的高分,印度观众的惊讶体现出了跳水姑娘吕伟的“牛”。这些都是侧面描写。 师:分析的很全面,这就是从多角度地以人衬人,从而写出人物的特点。老师也写了一个牛人,就是开课时我们观看视频里的主人公,她曾是我的学生,也是全国青少年花样滑冰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 屏显老师下水文: 事隔多年,她在冰场上翩然起舞的身影依然在我心底盈然。 灯光亮起,随着轻快的琴音弥漫开来,她似轻灵的羽燕滑向场中。观众们似集体屏住了呼吸,原本嘈杂的冰场骤然安静下来。一舞如歌,八音相合。只见她在冰面上随着音乐忘情起舞,她身体微微倾侧,轻舒双臂,裙裾飞扬。我离她甚远,却仿佛看到了她脸上的微微笑意。双手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像振翅的莺鸟,又似落入凡尘的精灵,驰骋冰场行云流水,干净利落的跳跃、恣意忘情的旋转、轻盈优雅的落地滑行,她足间踏着的仿佛不是薄薄的冰刃,而是一双充满魔力的舞鞋。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犹如在梦境中,那是一只高贵的天鹅在舒展颈翅,纯净的羽毛上闪着光。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曼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生掌声) 师:感谢同学们的掌声,老师写的人物“牛”吗? 生:牛! 师:老师是怎样把这牛人的牛技写出来的呢? 生1:老师的范文里用了对女孩的动作描写,也就是正面描写,比如“滑向、倾侧、轻舒、划出,干净利落的跳跃、恣意忘情的旋转、轻盈优雅的落地滑行。"就写出了女孩花样滑冰的牛 生2:还有对女孩的神态描写,比如她脸上的微微笑意,仿佛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滑冰时依然轻松自在的女孩。 生3:还有侧面描写,比如 “观众们似集体屏住了呼吸”“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犹如在梦境中”等是用观众们的反应突出了女孩高超的牛技。 师:同学们很善于发现,巧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就会让我们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 (四)运用方法 修改语段 师: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用红笔在空白处进行修改,力求凸显人物的牛。修改后,同桌二人可以彼此评价交流。 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 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跳舞很厉害。刚开始我只是听说过她的风采,并没有亲眼见过。在那次元旦晚会上,我才看到了她的舞技。只见她身穿黑色拉丁舞裙,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极有节奏感的挥舞着她的手臂,扭动着柔软的腰肢,像被三月春风吹拂的柳枝。她面带笑容,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芒,双脚灵活的挪移,仿佛一只蝴蝶翩翩起舞,给人一种巨大的视角冲击,她自己仿佛也融入到了音乐里,台下同学观看地极其认真,一曲终舞,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 师:说说她改后的作文好在哪里?或者还可以在哪里继续修改? 生1:她改后的作文动作描写比之前多了,也更细致了,比如挥舞、扭动、挪移等连贯的动词写出了她跳舞很厉害。 生2:她还加了些神态描写,“面带笑容”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女孩的神采。 生3:她还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台下同学观看地极其认真,一曲终舞,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通过同学们的反应突显她的牛技。 师:老师还可以帮你加个结尾,“这掌声,不仅是对美的追求,对力的喝彩,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 他是我们班弹钢琴的好手。小小年纪,就考上了钢琴十级。他喜欢自己用钢琴创作各式各样的作品。请看,在音乐课上,他又陶醉地弹起了曲子。只见他的眼睛微微闭着,脸随着他那略瘦削的手所弹出的美妙音符摆动着。而他的脚也在不时地有节奏地踩着踏板。身体也在随着音符摆动,一个又一个灵巧的音符似天籁之音。我们闭上了眼,屏住了呼吸,静静地聆听。一曲终了,全场既然无声,瞬间大家反应过来,顿时掌声如潮。(学生掌声) 生:他在修改时注意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出了男孩弹奏感情时的动作、神态,侧面描写用我们在听他演奏时的反应来写他弹奏音乐的美妙,就突出了他的牛。 师:不仅仅有烈酒可以醉人,好的文字一样可以使我们沉醉。文中是听众陶醉着欣赏着,文外是我们在一同欣赏着巧用方法后改过的美文。 (五)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袁枚曾说“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白落梅也说“一剪薄弱的光,也要骄傲地捧出辉煌。”我们都是普通人,也可以成为他人眼中的牛人。那需要付出更多的坚持与汗水。今天这堂课老师看到了咱班许许多多的牛人,同学们学会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多方面描写牛人,更令老师欣慰的是你们懂得去欣赏别人,今天的作业就是大作文《晒晒我们班的牛人》,字数600字,我们争取人人做写作上的小牛人。 板书设计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动作、神态、外貌… 以人衬人 以景衬人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相结合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用“先写后导”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从而把握牛人的概念,在交流班级的牛人中,学生们说了很多方面的牛人,如体育牛人,钢琴牛人,舞蹈牛人等,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到了班里有个吃货牛人,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孩子的选材不好,建议孩子换一个选材写,可是课后我想了想,如果当时课堂上点拨孩子如果写吃出了滋味,吃出了文化,吃出了故事,比如蔡澜写《蔡澜叹名菜》、梁实秋《雅舍谈吃》等也是吃货的牛人,如果这样点拨课堂上的生成会更加精彩。 评课 杨老师这节课值得借鉴之处,我认为有三: 一、低门槛,缓坡度。 这节课,杨老师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引导学生从正、侧两个角度对人物进行多方面描写。这个目标实则有两个层级,一是有没有,二是好不好。那么授课班级的学情位于哪个层级呢?从开课伊始学生的当堂习作来看,学生对人物的描写还停留在有没有多角度、多方面描写的层级上,所以,杨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没有贪多求全,而是主攻“有没有”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初稿中添加侧面描写,添加神态、动作等描写,力求先让内容丰富起来。这样的教学目标一则符合学情,二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容易达成,扫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实现了写作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二、下水文,树榜样。 杨老师有很好的写作功底,这从她的下水文可见一斑。教师的下水文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激励,是一个方向。《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具备渊博的学识是让学生仰视的因素之一。教师的下水文,会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平等,一种亲近,一种差距,一种向往。这种教育教学效果是千言万语的说教所不可企及的。 三、勤反思,纠差错。 我很欣赏杨老师对于“吃货牛人”素材的反思。作文指导课难上,原因之一就是课堂生成性大,对教师极具挑战性。一个人的思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漏洞,尤其是当教师一个人的思维要迅捷应对一个班三、四十人的思维的时候,出现“误判”是在情理之中的。然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当然是“误判”越少越好,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修炼“反思”的能力,尤其是对于课堂上被自己否定掉的、生生或师生争议比较大的内容一定要在课后及时反思,久而久之,必会减少“误判”,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师者。 评课人:邓鑫 工作室寄语 杨老师的这节写人教学课例,很好地诠释了“少就是多”的语文写作教学思维。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学会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牛人'的特点”,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效果预设达成上都做到了“少而精。”其次,杨老师的教学过程先后有两次强化“牛人”这个概念,无论是视频中的“牛人”形象,还是学生自主梳理班级的“牛人”形象,让学生理解本课关键词的切入点小,并由此深挖开去,进入到本课的写作环节,深入击破,让学生有话说。正是这样的教学设计,才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了最大的提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