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合理利用新教材,提高农村学生英语能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合理利用新教材,提高农村学生英语能力

英语论文之合理利用新教材,提高农村学生英语能力 ‎ 合理利用新教材,提高农村学生英语能力  张喜妹 福建省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永安  366000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新教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以新时代的新要求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   新教材的优点新教材有许多的优点。它注重科学、教学和人文教育的统一。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它的内容丰富、语言鲜活,话题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为学生所喜爱。同时选材具有广泛性、思想性和时代性。广泛性主要是选材内容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多彩。有语言学习、体育运动、文化生活、环境保护、文学艺术、音乐影视、风俗礼仪、自然科学、饮食文化、兴趣爱好、科学技术、幽默、名人、旅游、交际等内容。‎ ‎ 思想性是选材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精华,提高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如友谊、生态旅游、文化遗产、影视鉴赏、文学艺术、环保、运动竞技、科技等话题,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时代性是教材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如高科技生活、影视名流、歌坛新星、生态资源、航天发展、饮食文化、现代医学、交友观念等。这些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2   新教材在农村学校教学中的局限性对于大中城市的学生来说,新教材的学习无疑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于农村的学生,却是要求偏高,有点拔苗助长的感觉。原因如下:内容广:高中三年要完成11本书,55个单元.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则要到高考前两个月才上完;要求高:高中毕业要记忆3300左右的单词以及2000个短语.英语水平要达到8—9级;听力难:每课的听力材料长,练习量大。每单元的听力有三部分,尤其是USING LANGUAGE和LISTENING TASK,个有三大题练习。其中的第二题的回答问题难度相当大,几个单元下来,几乎没什么学生对这题有比较大的反应,后来只好多放了两遍,才有点明白。长此下去,就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进度和效果。3   造成新教材在农村学校教学中的局限性的原因    英语基础差。他们在小学时,几乎没学过英语,即使有,也是只培训两个月英语就教他们的老师做了他们的启蒙英语老师。另外平时缺乏英语环境。学生们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种语言来学,而是当作一种科目学习,学了没有去用它,语言如果没用,那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意义了。   ‎ ‎ 教学条件还不完善。一所两千多个学生的学校,多媒体只有6至7个,一周才轮到一次使用,很多抽象的知识无法用直观、具体、生动的图像让学生学习和明白。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很难提高。    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县及以下的教师由于学校经费教紧,所以公派出去学习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使有也是鳞毛凤角,派一个代表去,后回来传达精神而已。效果会有点,但不多. 毕竟没有零距离的学习那样有效果.周边两三个学校,偶尔互相学习,很少有比较新鲜的概念或意识。 还好现在有电脑,常从网上学习获取有关方面的知识,但是零距离的学习有经验教师的课,却是一种奢望。而新课程的要求是教师必须有不断更新的知识,创新的理念才能把新教材发挥的更好。曾经有幸代表年段去开新课标的研讨会,讨论教材使用的情况时,许多代表都很激动,对新教材不能适应农村学生而慷慨一番。甚至好几个老教师还比较极端地说要“大刀阔斧”地砍掉许多教学内容,否则无法完成教学计划。有的教师说:“教材难,量大是事实,但如果删去很多内容,就失去了新课改的意义了。”编者听到这些反映,也许感到很震惊.但这些放映也许对他们今后的编写教材有许多的启发。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要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把新生事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课程也是如此。今年的高一新课标课本就与去年有所不同了,课本上的练习改变了许多,更具 有实用性和基础性。所以做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思考如何从旧教材中走出来,充分利用好新教材。这是当前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不是老在指责教材变化太大,学生无法适应,有位教学专家说过“学我者—生,用我者—死”。4   农村教学的特色教学方法    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创建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4.1整合课文教学     按大纲要求课时的安排是:第一课时:阅读课。将Warming Up部分与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部分放在同一课时教学,设计成一节阅读课。第二课时:语言知识课。将Reading及Learning About Language 设计成语言现象的发现、学习及运用课。第三课时:听力课。 将 Using Language中的Listening及WB中Listening 部分设计成一节语言运用课。重点培养学生“听说”技能。把WB中的Listening布置为课外作业。第四课时:语言运用课  将SB Using Language中的Reading和Speaking设计成语言运用课。重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口头笔头表达的能力。第五课时: 语言应用课。 将SB中的Writing Task 设计成一节语言运用课。 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第六课时: 单元教学评价课。    这个设计对于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教学过程。充分达到了新课程的要求。学生长期按照这个方案学习下去,是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可是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讲,却是个很大的挑战,必须重新整合课文教学。尤其是第一个课时,根本无法完成。只能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Warming Up 和Pre-reading ,Reading ‎ ,利用第一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学生是否抓住重点句或词、词组)。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答.另外讲解Warming Up ,Pre-reading 和Reading 的内容更要. 如多媒体教室允许,就播放一些图片及相关的人物,风景等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 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理解.明确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第二课时是针对课文的难句,重点以及词组做相应的解释及学会应用.教会学生如何抓住课文的重点和大意.解决相关的课文练习.用retell来.检查学生是否对课文的理解及应用刚学的主要词组.第三课时是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的Reading.第四课时是快速阅读workbook的Reading,了解课文大意.如果难度较大,就放弃。同时把词汇练习全部讲解。其他的课时就可以按照大纲要求上了.”。因此课时的安排,以大纲为主旨,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2选择性地使用听力材料和练习    新教材的听力内容多、难度大.所以很多县一中学生都无法按新课标要求来完成听力要求。有的学校干脆不用,选用别的材料。但是听力材料是与课文相关的配套教材。与课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句话说得好“退一步,进两步”。把难度大的听力文章打出来,让学生快速阅读,后再听。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只是不要怕麻烦。新教材的听力练习有很多的回答问题,难度大,开始可以把它用填空补缺的方式来完成,慢慢再过度到回答问题。这样即利于课文的学习,也省去了再购买其他材料的麻烦。4.3回归双基   ‎ ‎ 农村学校的学生基础差,更应该进行边上新课边补初中的知识点。否则就是再怎么努力上好高中课程,也是徒劳。因此重点补缺初中的基础知识点及技能、技巧是迫在眉睫的事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4.4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提高英语兴趣和教学效果“兴趣是成功之母”。虽然农村没有城市可以经常接触到外国人,或有说英语的机会,但是也可以创造这样的环境,如每周末在学校的一角建立一个英语角,让那些想说英语或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自由、愉快地用英语交谈,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还有组织英语晚会、英语诗歌比赛、唱英语歌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同样也提高了英语水平。4.5积极放弃“差生”    有些学生确实经过一年的努力,英语水平还是很底.而到了高二,课堂教学就确实无法再以他们的水平来进行,而要考虑中等以上同学的需要了。否则将是事倍功半。因此在下学期,适当地降低他们的要求,熟悉掌握较简单的英语知识,做一些适当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就耽误他们。不必要把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看齐。这就是积极“放弃”。    总之,新课改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其次,也是一个新的尝试,让教师不再拘泥于一个定式,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同时增加教师的自主能力.所以,灵活、合理地使用新教材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一种学习。它带给师生们的思考是:学无止境!参考文献> [Z]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教师培训手册[C]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