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我国中学生网球教学的探讨
体育论文之我国中学生网球教学的探讨 我国中学生网球教学的探讨 内容提要: 通过阐述我国中学生网球课开展情况,并结合作者对网球教学的实际了解,提出现今我国中学生网球课程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并予以进一步解决和探讨。 关键词: 中学生;网球;教学;心理;主动性 Abstract:Through the High school student tennis class development, unifi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nnis teaching, proposed the problem and difficul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 tennis course nowadays, and giving further discuss and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Tennis;Teaching;Psychology;Actively 网球运动在传入我国的一个世纪内,由于多种原因,这项运动并未得到普及性发展。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科技、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以及国内各界的推广,让我们了解到这一运动项目的魅力。网球这项运动开始逐渐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和青睐,曾一度被人称为“贵族运动”的网球运动,在我国也随着改革开放飞速发展。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举办了“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杯赛” 等大型国际网球赛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之前的多个国际大赛,李娜、郑洁等中国网球运动员都跻身世界网坛前列。人民对网球在的关注与日俱增,网球运动已从一种高雅、休闲的运动,过渡成为一项群众性体育运动,参与的人数正逐年快速增加。网球运动想要更快速地在我国发展,有效地开展中学阶段的网球课程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我国已有许多中学将网球学习列为学生体育课程,此类课程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其中,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也把网球课程列为初中学生必修课和高中体育选修课。但现时我国的中学网球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场地少,班级人数多,教学时数短,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较多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学网球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这些中学网球教学的通病和困难,我们必须予以正视和解决。作者通过调查相关资料及有关讨论,结合网球项目的教学特点及实践情况,针对现时网球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一些探讨和见解。 一、中学网球教学开课状况 1.1 授课课时与场地 中学开设的网球课程,一般一学期为36 课时,其余的课余时间,学生极少有机会练习。以我校为例,一般每节课会使用5块场地(具体使用场地数及上课人数见下表1)。但由于学习人数之多,一块正规最多供4人进行双打的场地,平均要10至18个学生挤在一起共用。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质量。表1 班 级 人 数 场 地 每块场地人数 课 时 初一、初二各班 56人 3块 18人 18 课时 高一(1-6 )班 81人 5块 16人 36课时 高一(7-12)班 80人 5块 16人 36课时 高二(1-5 )班 52人 5块 10人 36课时 高二(6-10)班 57人 5块 11人 36课时 1.2 授课教师与学生情况 中学生在学习网球课前普遍没有接触过这种运动,没有网球基础,而网球是一项技术型竞技,动作相对较难掌握。另外,由于网球在我国还是新兴运动,因此中学现有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个老师一个班通常要带七八十个学生。面对如此多的学生,在这么分散的场地里,教师的讲解、示范、观察及错误动作纠正都很难全面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教师或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3 授课方式 中学网球课程中,几乎没有纯粹的理论课,一般是由老师做主导在网球场地进行教学。中学网球课的主要内容是:握拍、熟悉球感、正反手击球、上手发球等,学生一般因没有基础而进行不了比赛。由于学生众多,教师在讲解动作后并不能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而学生很大部分时间只能自我练习,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错误动作。 1.4 学生积极性由于目前我国中学网球教学大部分时间仍为老师做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及练习,因而学生课堂积极性并不高。由于受场地和课时限制,每个学生实际在场上进行练习的时间有限,面对击球与脚步移动结合等较复杂动作,很多学生由于不能完成连贯动作,且得不到老师及时指导,而失去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 从以上情況分析,目前我国中学网球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根据网球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网球教学的实际情况,作者提出一些见解和对策。 二.中学网球教学问题的探讨及解决办法 2.1 摸清学生的心理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有种叛逆的心理,不愿听从老师的安排。这是很正常的,毕竟我们也是从中学时代走过来的。但他们的叛逆,也是好胜心理和不服输精神的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心理,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按照他们的心理选择适合他们的练习手段,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2 提高师资力量 网球教师的师资相对匮缺,专业能力不够全面,对网球教学的特点不明确,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上述现状是困难的。网球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立足于现有教师的培养,解决现存的问题只能通过加强网球专项教师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系统地传授网球教学、训练及竞赛规则与裁判的相关知识,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交流机会,使网球教师实力变得宏厚。 2.3 加强网球课余活动的开展和增加选修课次数 对于中学体育课程而言,仅凭课堂有限的学时,并不足以实现中学网球教学的目标。所以,必须创造条件,有组织的开展网球课余活动和增加选修课次数,以解决场地和课时的不足。如建立网球俱乐部,举行校际网球比赛等,培养网球成为学生日常运动。使学生在课堂的其他时间,也可以感受到网球运动的魅力,并更好的配合正常课堂教学。 2.4 合理安排学习难度、运动强度、练习密度在学习网球技术时,练习难度、强度、密度要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 要求不宜过高。如果要求过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慢慢降低,我们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加大练习难度和提高练习质量,由简单到复杂。如先学会怎样握拍、正手位击球、反手位击球等基本动作后,再要求加强控制球落点的方向和击球力量。等控制球的方向的稳定性和击球力量的熟练性提高后,再加强腿部移动和击球动作的结合。这样的渐进练习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 调整课堂组织形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若不能结合网球运动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采用活泼多变、独特新颖的组织形式,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练习状况中也能保持效率较高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发球练习中,教师可根据场地、人数、学生技术水平等不同因素,合理分组,以不同的抛球高度、旋转、角度、调整击球点来练习发球。在击球上可采取平击、上旋、切削等不同方法,增加学习趣味性。还可以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录像,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技术动作,加以纠正,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学习气氛,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2.6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加强能力培养 良好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网球动作。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中可相应采取一些措施。如讲授发球的抛球动作时提问:右手持拍的运动员抛球时,为何要把球的落点控制在左脚的延长线一个拍长的位置?学习正手击球时提问:非持拍手为什么要指着球?为什么要站稳之后再挥拍?如果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再做正确讲解和示范。以此让学生感受老师指导的作用与意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运动观察能力,培养纠正错误动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有利于掌握与巩固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找出答案,以便在练习中改进动作。 2.7 组织学生观看实战和比赛录像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网球实战和比赛录像,让学生通过观察运动员怎样进行攻防作战,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会被比赛的激烈场面所吸引,在枯燥的上课气氛中注入学习动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投入度也会提升,课堂效率自然比较好。 三. 结论 目前我国中学网球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场地少,班级人数较多,教学时数短,师资匮乏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们的教学。作者希望通过以上方法,摸清学生心理,提高师资力量,调整课堂组织形式,发挥学习主动作用,加强能力培养等方法,有效地解决现今的网球教学问题。面对我国中学生网球教学,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怎样用有限的资源去创造更佳的网球教学环境和教学效率,还将是一个需要我们今后继续讨论、继续实践证明的话题。但我们需要秉持这个理念: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中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除了组织教学过程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使课程既能适合中学生网球教学的特点,又能够让学生在已有实际的网球知识基础上,继续进行积极性学习。只有这样,我国的中学网球教学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1、凌洪:在网球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讨,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 7 No. 42、展凯:提高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质量的探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体育教学部,威海,2642093、佟双艳 1,李寒冬2:用“导学导练与自学自练”提高普通高校网球教学效果的探讨,1江苏工业学院体育部;2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体育部,江苏常州2130164、樊宗鑫:网球教学中的艺术鉴赏,艺术教育 2006 年·第4期学术论坛5、吴振东:在网球教学中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实验研究,第27 卷,第2 期高师理科学刊 Vol. 27 No.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