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从教学三维目标看德育的实施办法
其他论文之从教学三维目标看德育的实施办法 学校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这不言而寓。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改善,独生子女队伍的扩大,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和单亲家庭的增多等因素导致青少年中出现诸如: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自理能力差、心理素质差等现象。就今日现在的中学学生现状而言,染上了不良习气,吸烟、沉溺网络游戏、早恋、校园施暴的不乏其人。为了使他们具有用清醒的头脑去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素质,只有加强了德育工作,学校的校风、班风、学风才能焕然一新,青少年学生才可以健康的成长,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但是德育工作长期出现一些困惑,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大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极大,农村社会中原本和谐、友好的道德基础受到威胁,人们的基本思想理念发生变化。第二,社会公德的淡化影响着农村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农村社会在以往相对比较封闭,公德意识依靠社会小环境自我调节,而社会变革带来的首先是小环境的破坏,这造成农村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陷入困境。第三,德育的协作系统遭到破坏。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形式,在农村学校德育工作中,这个结合现在出现断裂,德育的重担基本都落在学校肩上。第四,现代社会,把心理卫生、青春期教育都列入德育范畴,从德育的认识范畴来说是个进步,但是对教育实施者来说,由于专业人员缺乏,这些教育内容很难顺利开展。怎样才能使德育工作在学校有起色呢?凭着十几年的经验,我想从教学三维目标看德育的是实施的办法。 一、教学者都是德育工作者(全员参与) 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设计有三维目标,通过这一节课力求达到目标,完成任务。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含义是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与德育教育相统一的,三维目标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教学者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者都应该全员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否则你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同样,要是社会各部门和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参与进来,那德育工作就容易多了。 二、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示范作用至关重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教 ” 给学生。 一般说来,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本质上,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看到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你可能落下同情之泪,也可能想方设法帮助他,还可能视若无睹;购物时售货员少收了货款,你可能暗自庆幸匆匆离去,也可能赶快纠正予以补足,或者以为这是对商业欺诈的合理报复而兴奋不已 …… 凡此种种反应,都是植根于行为主体深层认识的主动选择,都是建立在主体此前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己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情感基础上的。在主体性认识没有形成或改变以前,可以告诉他可能有几种价值选择,正确的选择是什么;还可以告诉他错误的选择有什么不利影响,甚至可以强迫他按照正确的选择去行动。但是,只要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不是建立在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为它们不会影响学习主体此后的选择。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所以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自身的德育素质要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健康、科学、高尚,才能“示范出学生健康、科学、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 依此类推,要是社会各部门都和学校一样注重德育形象和德育教育,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注重自己的德育素质的提高和德育形象,也就是整个社会都能用那健康、科学、高尚的品德示范人,那德育工作就不是一件难事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