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小主人”责任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其他论文之“小主人”责任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小主人”责任教育研究》是本人申报的浑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于2011年10月批准立项 (立项编号:QG125026) ,课题在区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本校领导及各位教师同行的协助下,经过二年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背景 态度决定一切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群众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责任无论大小,都属于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范围。责任无论对人或对社会都是一种庄严的承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尽责的人,不能兑现自己承诺的人,就谈不上对别人的守信诚实和在过错面前勇于承担责任;更谈不上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未来负责。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然而,在社会现实中,少年儿童的责任意识却相当淡薄,贪玩、任性。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万千宠爱于一身,生活环境与条件都比较优越,且家长们对孩子该做的事情过多地包办代替,造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谈不上主动地关心他人,因而形成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再者,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责任教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责任感的形成是责任教育的基础,是培养责任意志和信念,形成责任行为的前提,通过研究唤醒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争做“小主人”的热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并通过责任教育实践寻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责任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今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方法和经验。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而通过探讨良好习惯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原则、规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现实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这将会成就孩子美好的一生。 “十一五” 期间我校开展了《小学生责任感形成的有效途径的实验研究》,研究增强了全校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小学生的责任行为还不是完全自觉的,多是在学校管理制度下形成的。如:有领导老师在场的时候,学生看到垃圾不会像以前那样躲着走会主动捡起来,但是,如果没有领导老师在场时多数学生就会视而不见。还有,少数学生学习上被动,对他人冷漠……等等,这都说明小学生缺乏“小主人”责任意识因此,开展《“小主人”责任教育研究》是相当必要的。 二、研究价值 (一)应用价值 我们认为,对小学生深入进行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责任心培养的关系,对培养未来社会文明公民有着现实的意义。 (二)理论价值 1.“小主人”责任教育是人的发展本质的要求。 2.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确保祖国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3.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代中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强调“育人”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因此,在小学阶段实施责任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概念界定 责任是由契约的责任和道德的责任构成的,责任教育就是使人们践行某种职责,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过程。责任感就是通过认识个人职责具体内容、性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达到使人们养成习惯主动承担责任的目的。 四、研究的目标 1.理论与实践结合,探讨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规律及培养的途径。 2.总结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五、研究内容 1.做学习的小主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2.做班集体的小主人,对集体负责对他人负责。 3.做学校的小主人,爱护校园的美好环境。 4.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六、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 为主,辅之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即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当前学生的责任意识现状,为下一步开展活动做好准备;行动研究法,即实验研究中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和实践活动,使之在活动中形成责任感。) 七、研究过程 (一)依据实验方案开展问卷调查并整理分析。 我对本班的20名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分析: 生活无规律的学生14人(70%);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的有4人(20%);好吃懒做、自私任性的占3人(15%);既生活无规律又自理能力差、丢三落四、磨蹭马虎、个人卫生差的学生占10人(50%);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的有6人(30%);写作业时不专心常常是边玩边写的有5人(25%);发回作业本,看看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的8人(40%);全班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能做到关心班集体荣誉的学生(如:见到地面有纸片及时捡起来,拖把、笤帚倒了主动整理好)有6人(30%)。 形成上述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班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和其他长辈视如掌上明珠,无原则地溺爱,孩子该做的事他们替孩子做了,使孩子养成了诸多的不良习惯;二是改革开放下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化和一些宣传媒体的渗透都给少年儿童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如贪图享受、盲目追求、自以为是等。这些因素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及为不利的影响,使学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召开家长会争得家长对研究活动的支持。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先后召开了二次家长会,一是2011年9月初召开了以“培养健全人格和小主人意识”为题的家长会。会上我向家长们介绍了班级20名学生在学习和日常自我管理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的情况,通报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座谈广泛征求了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使课题研究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二是2012年4月我主持召开了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主题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作了以“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题的讲座,向家长们介绍了课堂及课后对孩子们行为习惯的要求。家长会的召开使研究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 (三)召开主题班队会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小主人意识,2011年9月中旬,组织召开了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题的主题班会,培养了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2012年3月召开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主题班会”活动,班会上学生们积极发言,列举了校园内和街路上见到的种种不良卫生习惯,之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最后,全体学生讨论制定了“学生卫生习惯公约” :(1)保持个人桌内干净,桌面整洁,无垃圾灰尘;(2)不随地吐痰,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不乱扔纸屑;(3)离开座位后主动把小板凳放好;(4)课间主动把外面的落叶捡起来;(5)不随地吐痰,在路上见到垃圾主动捡拾;(6)不在校内吃零食;(7)按时到校做值日,清扫迅速、及时、彻底。 班会中还确定开展“卫生星”评比活动,号召同学们争当“卫生星”。 此项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小主人意识,此后我班的孩子在校园里不但不随手丢弃垃圾,而且见到垃圾都能及时捡起来。 2012年8月召开了“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主题队会。 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而且知道了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从而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 这次主题队会开展培养了学生热爱地球、热爱自己家园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关注周边环境,爱护自然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 (1)实施班干部轮岗制。 学生干部轮岗制就是让每名学生轮流担任一周的班干部、担任一周值日班长,班干部按着不同的职务承担不同的管理责任,值日班长负责全班的日常管理事务。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增强了学生们的责任感。 (2)化分班级管理责任区,责任落实到人。 配合班干部轮岗制,班内管理实施人人负责制。人人负责制,就是把班内的黑板、门、窗、地面、卫生角、图书角、备品柜、花盆、清扫工具等多项管理工作分配到具体的每名学生,由他们分别负责管理。 (3)定期召开班会组织评价每名学生尽责情况。 在每周的班会时间我组织全班学生对值日班长、班干部、责任区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评价包括自评和他评。班会上值日班长、班干部、责任区负责人分别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其他学生再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的结果评出一周的“班级管理星”。 (4)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做小主人品质。 为培养学生的小主人责任感,我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堂上针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写作业时不专心常常是边玩边写……”的现状,在班会活动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搜集、交流周恩来、鲁迅、雷锋、张海迪等名人认真读书学习的故事,并对照名人及身边的努力学习的事例,谈谈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改正自身不足的设想。此项活动的开展学生们认识到了学习中自己存在的不良习惯,树立了认真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的信心。 针对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或者不良影响时,及时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明白道理,认清问题,将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阶段。对于习惯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困难,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好习惯。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很多学生都做不好的时候,更是以赏识为主去激发、巩固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课外活动中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保护自然环境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少先大队的领导下,我多次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启典家园小区、东苑小区清理白色垃圾、小广告等活动,使学生们真正体验了保护环境重大意义。 (5)创新了奖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为了鼓励学生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好,我在班内组织开展了“夺星”活动,活动设“学习星”“互助星”“卫生星”“班级管理星”,学生得到5颗星就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一件小奖品。 “夺星”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怀,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每一个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通过美观、实用有趣、看得见、摸得着的介质——小红星、小奖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八、研究成果 1.学生增强了小主人责任感,养成了良好习惯。 2.总结出一些具有时效性的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方法。 3.个人管理班级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4.撰写了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好习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都获得区一等奖。 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本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小学生责任教育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小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关系)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研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