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 语文,无可非议就是语言文字,也就是学会说话和写文章。在教学大纲里清楚的写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实际上不象大纲所说的那样被人们重视,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学什么?语文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感到茫然,这主要体现在对待语文课本的态度上,很多都认为课本与考试关系不密切而不重视课本,甚至有的干脆扔掉课本全然不管。果真中学课本不重要,可丢下不管吗?其实不然,真要学好语文,掌握好这门功课,非但不能不重视它,而且还要努力吃透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 语文课本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认识语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运用和传播语文的最主要途径。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语文课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偏见,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同学没有真正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高度来认识语文,仅仅局限于考试这一目的,难免会产生“课本太死板、内容不新鲜、讲起来不生动、听起来没兴趣。” 这样的感觉,因为考试是不可能象其他科目那样直接考到课本内容,让人觉得学课本没多大意义,不值得学。 但是,一个语文成绩优秀,文学功底扎实的学生,他的知识哪一点又不跟教材息息相关呢?从教材中不仅可以学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知识,还可以同古今中外名人同呼吸共患难、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自己日益长大成熟起来。这一切,其他的学科是不可能同时学到的。 更何况,语文教材并不是真正的与考试无关,只要你认真的把高考试卷与语文教材对照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课本丢不得。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不再直接以课文内容命题。这一变化使得教和学两个方面对教材的热情日趋减退,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开始将兴趣转向大量的模拟题,试图用考试的方法取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考代读、以考代练的现象比较普遍,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利用好教材是指导高三学生进行语文复习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以“本”为本高考以考能力为主,不直接以课本内容命题,但课本的学习万万不可忽视。因为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由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支撑着的。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命题虽然不一定取材于某一篇课文,但命题所考查的知识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的内容,考查的能力要求与课本的能力要求相当…… 其他的不讲,就近几年来高考的优秀作文,很多都直接与教材挂钩。例如,1999年出现了《记忆国唐僧行凶,仙南海观音解难》、《爱因斯坦复活之后》、《堂·诃吉德新传》等。2000年出现了《红楼选美记》、《谁是打虎英雄》、《宝玉的困惑》、《三国英雄开会》、《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变,变!》、《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一类优秀作文。天津一考生写的《阿Q正传》竟得满分。无独有偶,2001年又有一篇《阿Q正传》,还是得满分。可谓一个阿Q,见仁见智。还有《扬子晚报》刊登的也有一半是这类作文,如《赤兔之死》、《朱贵开店》、《刘备访友》及河北考生的《题乌江亭》等。2002年同样出现了这类佳作,如江苏的《东坡的选择》、《谏屈原书》、《昭君的选择》等。2003年出现的“故事新编”有《与诸葛亮书》、《既生“亮”,何生“关张”?》、《吊屈原赋》、《武侯自责表》等。还有2004年四川的《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遭遇挫折,笑对痛苦》、云南的《那时花开》、江苏的《〈孔雀东南飞〉新专》、重庆的〈〈诗人。明月。黄花〉〉等。这些文章的人物、事件、语句大都是直接取材于我们的语文教材,至于套用课文形式,引用课文里的名言警句、优美语段更是举不胜举。 中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博闻强识,自然可以提高一定的写作水平,更何况熟读教材中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可为学生节省课外寻找阅读材料的时间。但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多同学,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同学很难做到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写作文时,常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时,我们不妨思维多变一点,头脑灵活一点,巧借一下教材,也能够成就一篇考场佳作,几年来高考优秀卷、满分作文早已证明。学好语文教材,不但能做出好文章,而且,还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有用青年,课文中的那些名言警句、名人事例可让你受用一辈子。由是看来,语文课本可丢吗? 既然如此,可是为什么时常会听到语文课本没什么可学的声音,看到学生丢开课本的现象呢?当然,语文教材也不是白玉无暇、完美无缺,例如有些文章跟不上时代、有的政治气味太浓、有的深奥难懂等,但这不是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语文老师没有充分理解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没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因为他不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就设法改变自己”“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读死书,会把书读活,死人读活书,会把书读死。”这个道理,也不懂“师者传道解惑也,传授书中的道理,讲解学生学习中的疑惑。”是老师的天职。他们凭自己的爱好讲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而没有考虑到“师者,学之范也”,自己讲的一句话、做了一件事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因而,造成了老师不想教,学生也不想学的事实。如果丢开了课本,学生能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阅材料,并能从中汲取比语文课本更好、更多的营养也好。然而,很多同学在丢开课本之后,又无法找到真正可学的材料,结果课本丢了,语文知识也丢了,一上考场只能瞎朦,至于生活中要用到语文时,也就只好一问三不知了。 那么,怎样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色中来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依据教材指导阅读学习一篇篇文章,是为了达到自己能独立阅读其它文章的目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篇课文,进而掌握这类文章的学习方法,然后应用这种方法自己去独立阅读同类型的文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要处理好“举一”与“反三”的关系,“一”举得好,举得规范、精当,有示范、启发和指导作用,“反三”即学生能独立阅读时,就能创造性的阅读、理解教材。 散文的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近几年的语文中考阅读理解选取的大多是散文。在教学中,就应特别重视教材中经典散文的例证作用。比如《荷塘月色》一文思想感情的把握,除了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精神状态外,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的“文眼”来分析,以本文为例,告诉学生什么是“文眼”,“文眼”与文章主旨、思想感情的关系,“文眼”的位置及如何寻找散文的“文眼”。学生有了这个认识、经验,学生在学《故都的秋》一文时就注意到了该文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的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作者抓住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描状态,绘秋色,摹秋声,传递他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学生循此线索,认真体会,把握了课文思想内容,进而领会到本文情理交融的特点。 二、通过教材指导写作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从初中到高中,一些典范文章、精彩段落,不但应大力提倡熟读背诵,而且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动笔阅读、圈点勾划,摘抄优美词句、名言警句,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积累语文知识,读写结合,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喜欢模仿是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中最为突出的反映,是不可忽视的创造因素,而课文就是学生写作模仿的最好对象。语文课文选文丰富多彩,各种文体并举,涉及内容广泛,表现形式灵活,是指导学生写作的好例子。比如《灯下漫笔》“真写事实,以小见大”的特点就值得学习。借鉴作者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曾遇到的小事,引发出另一种思考:“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翻出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提练出如此深刻的思想。利用这个例子,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运用杂文笔法,写出一些有个性特征、思想深刻的文章来,而且,高考是“以本为本”的,学习课文能为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场作文时,这些课文材料如能信手沾来,岂不一举两得? 三、利用教材传授知识从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来看,语文基础知识并未单列编排,而是散落在教材中。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这些知识及时归纳梳理,让学生结合课文课文漫漫积累。这些知识包括常用字词、语法知识等,这些知识零散的附着于教材之中。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这些知识及时归纳梳理,让学生在头脑中储存起来,在传授语文知识这点上,魏书生老师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他把语文系统的知识能力比成一棵有干、有枝、有叶的树,通过知识“树”的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牢记语文的知识能力体系。魏老师每讲一个新的知识点,就问学生,这在语文知识系统中的哪一个部分,跟其知识点的联系如何。掌握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长期坚持知识迁移训练。学生便会理解“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无非是个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的媒介,从而增强语文学习的自觉性,找到对课文的兴趣点,进而重视教材这个例子。 四、凭借教材进行思想教育语文教材选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典范文章,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双重任务。挖掘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修养是用好教材这一例子的基本要求。 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分明和“韧”的斗争精神;学习革命先烈勇于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咬文嚼字》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做事认真耐心,追求最佳效果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教学《我与地坛》,要重视有感情的诵读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母亲” 深沉的爱。思考人该怎样看待生命中的苦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坚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学习作者关爱他人的高尚人格。 五、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由此看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审美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荡涤心灵,从而使学生得到情感的解放与升华,具有较强的审美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入教材,培养学生的再造性审美想像及创造性审美想像的能力。比如诗歌的教学要重视诵读这一环节。在诵读中体味诗歌的语言美、意象美、节奏美、意境美。《沁园春?长沙》语言极富表现力,引导品味“遍、染、透、争”等词语,使学生头脑中再现寒秋、霜天、万山、湘江等一幅幅色彩绚丽动人的秋景图!《再别康桥》可以从“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寻常意象中欣赏康桥的秀丽风光。通过再造想像,培养审美情趣。《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则要启发学生创造性想像,再现诗中的形象和意境,体会其意境美,培养美的情操。 总而言之,我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准确把握语文的本质,全面理解语文的教学任务,紧扣文本,切合学生把“教改材”变成“用教材教”,向教材要规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有源泉之水,有本之木,使学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认识,涵养性情,从而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在此,我再说一句,语文课本丢不得,同时,也敬告那些轻言丢开课本的老师们,不要再轻言丢开语文课本,为了我们的语文,为了我们的学生,更为了我们的教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