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语文论文之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 ‎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预示着语文课堂将改变过去以满堂灌的形式,代之以激发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形式。著名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育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把新的课程理念带进课堂,构建轻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  一、学习形式灵活多变,营造愉悦的课堂 ‎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领路人,又是一个学习参与者,教师既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又不能以“权威”自居,应以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形式多样的方式去组织教学,让课堂“乐”起来。‎ ‎  (一)         、从情境入手,增强感染效果 ‎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 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亦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在教学中创造性的开发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入境,一次又一次心动。‎ ‎  如教学《菏叶圆圆》一课,我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表演后,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那绿绿的、圆圆的荷叶是夏日里一首清凉的小诗;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看,小精灵们来到了铺满荷叶的池塘中做起了游戏,听,他们在纷纷夸荷叶呢!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 此时你也变成了可爱的小精灵,也来夸夸荷叶吧!同学们的思维跳跃起来,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纷纷夸起荷叶来:荷叶是小鸟的蹦蹦床,荷叶是小蚂蚁的运动场,荷叶是小蝴蝶的舞台,荷叶是小蝌蚪的凉棚,荷叶是小朋友的凉帽,荷叶是一把把撑开的伞,是画中的美景,是梦中的仙境……如此情景的创设激发了童趣,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  (二)、引导得法,活跃课堂气氛 ‎  课堂改革特别提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要自主参与,学会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地“活”起来,“活”得有度,“活”得有效。如果教师点拨有方,往往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欢声笑语就会充满整个课堂。‎ ‎  如学习《找春天》一课,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描写小草、野花、树木、小溪的句子,并问:“如果把这些句子去掉问号的话,你们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接着继续引导:“‎ 原句写得生动具体。你们的回答也能说得生动具体一点吗?比如说联系生活实际,用上一些修辞方法,请思考一下再说。”一位学生沉思片刻,说:“读了带问号的句子,好像万物随着春天的到来苏醒了,读后,我好像喝到了蜜汁,甜到心里头了。”听完她的回答,我及时表扬了她,于是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他们的回答真让我惊喜。‎ ‎  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中寻找快乐 ‎  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的动起来,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乐趣便会油然而生。所以,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及四肢,让他们全情投入,在参与中寻求快乐。如《泉水》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片爱心。上课伊始我便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绘出活泼可爱的泉水: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泉水一路唱着歌,流进山腰的水池,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的歌唱,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一路上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呢?快打开书,加上你的动作读一读吧!同学们看着插图,读着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了动作和表情,他们读得十分投入,表情与动作也特别可爱。多种感官的调动使学生们不但感悟到了泉水的纯洁、无私、乐于奉献、团结合作、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  三、重视课堂延伸,让课堂生机无限 ‎  新课程倡导课文内容,教学内容的前后贯通,补白想象,此种拓展延伸对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丰富课程资源,对放飞学生想象,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课文学习的延伸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  (一)              、紧扣文本,深化文本 ‎  教学《画家和牧童》一课,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巧妙地展示:(    )的戴嵩,(    )的牧童,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填空 ,并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学生们在讨论交流后纷纷发言:从“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可以看出是“著名”的戴嵩,从“和蔼”可看出是“谦虚”的戴嵩……学生又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说牧童是:聪明的、细心的、胆大的、勇敢的……牧童。所有的观点均从文中一一抽象出来,所有的依据均来自课文的语言材料。紧扣文本,深化文本,此种延伸不仅源于课文,而且高于课文,有利于促使学生细细的读书思考,细细的品词析句,多维地拓展思维空间,有利于促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提高认识水平,发展语言能力。‎ ‎  (二)、延伸情节,丰富想象 ‎  在教学中,我尽量唤起孩子们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深化文章主题,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成为通向未来广阔世界的桥梁。‎ ‎  如教学寓言《揠苗助长》时,课堂教学临近尾声,学生们以感悟到了寓言的寓意,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想象,种田人的邻居知道了这件事后会怎样劝他呢?听了邻居的劝告,第二年春天种田人又是怎样做的呢?让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并试着演一演,同学们兴趣盎然,在小组内热烈地讨论起来,汇报的结果十分精彩。通过对文本的延伸拓展,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 ‎  总之,语文课堂应关注的是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在新课改中孜孜以求的目标,老师们应真正立足于课堂,给课堂引入一泉活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