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心得)之德育工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效性评价模式研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德育工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效性评价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论文之德育工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效性评价模式研究 ‎ ‎  一、课题的提出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涉及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历来倍受重视,尤其是中小学德育,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我国,学校德育历来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和严密的体系,但是,在同样的目标、体系界定下,并不能保证地际间、校际间,乃至生际间德育的同质同效,其原因不仅在于德育具体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上的差异,更在于德育的管理和评价,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低效与无效状态令人倍感焦虑,传统的德育评价,结果重于过程,上纲上线主观评价多于切合实际评价,他评代替综合(他评+自评)评价,定格的约束性评价重于激励的发展性评价,评价的误区、偏颇。严重干扰了德育目标的达成,也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障碍。因此,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吸收新的理念,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力求尝试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科学、合理、务实、规范的德育实效性的评价体系,以保证德育沿着目标发展的道路快速高效地前进。‎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  目前,国内外对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改革较多,百花齐放。且日趋成熟,德育模式中德育评价方法是各具特色,但都缺乏对德育评价的实效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尚未有这方面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我校是一所城市初中,提出了城市初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模式的思想及命题,目前还是一个创举。‎ ‎  二、课题的假设 ‎  (一)、课题主题词的界定 ‎  “城市”是相对农村而言,指中西部地区较发达的中等城市,工业发达,周围地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相对稳定的学生来源,且具有物质条件较好,信息发达、设施先进,学生家庭环境较好,生活富裕,家长文化素养相对较好,但学生面临的社会关系复杂,环境复杂,学生自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同,且可塑性大。‎ ‎  “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上下衔接高中和小学的时段,这是基础教育中又一个重要阶段,从心理学和生理学来看,初中生处于青春发展的非常时期,生理已渐成熟,可塑性极强,被专家喻为“危险期”、“犯罪期”,研究这一阶段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实效,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奠定人生基础极其重要的事。本课题中的“初中”限定为三年制政府兴办的公立学校。‎ ‎  “实效评价”,是指重实际、重过程、重效果、重客观的科学化评价、具有实践指导价值,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核心内容。‎ ‎  “评价模式”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人们可以照着做的评价样式,本课题中的德育评价模式指我们构建的有关德育工作评价的系统化、科学化体系,包括相关制度、方案、内容、目标和操作方法等。‎ ‎  “研究”,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即从理论构想开始,再将理论构架付诸学校教育实践,对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形成科学的、规范的、讲求实用价值的德育评价体系。‎ ‎  (二)、课题研究达到的效果 ‎  1、构建了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和制度,应该是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网络组织为基,以德育管理制度为据,以德育全方位活动造势,大力推进德育管理上台阶与上档次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  ①、组织为基,以人为德育,构建多位一体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网络体系。‎ ‎  校长——德育处、团委、年级——班主任——学生自我四级德育管理体系,学校——家庭——‎ 社会密切联系的德育网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主任、团队专职干部组成的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德育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制定学校各个阶段的德育计划,协调德育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负责检查、督促年级和班级德育管理的落实。年级也相应成立年级德育领导小组(年级组长担任组长、其成员由党小组长、政治学科备课组长、工会小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等组成),负责对年级学生的德育管理。班级是学校四级德育管理的最基层的单位。班主任通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组织学生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指导学生的班、团队活动,具体落实学校德育管理的目标。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也是客体,实现自我育德,是德育的最终归宿和追求的目标,将德育的外化因素和目标通过学生内化,才是德育的实效。‎ ‎  ②、制度为据,以法德育, 规范化推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管理 ‎  制度就是行动准则,就是有“法”的效力的措施。德育是塑造人的工作,制度化管理是德育行之有效推进的合理手段。建立健全规范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工作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年级、班级、生活教师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学生组织,自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基本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公德制度;建立健全学生奖惩制度、推进优良风尚制度。‎ ‎  ③、过程为实,全员参与,形成大德育齐抓基管的氛围,德育是系统工程,是全体员工的责任,确定德育核心地位,作好动员,培训建设大批德育骨干队伍,责任到位,明确目标,逗硬考核,抓计划、抓过程、抓总结,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管理寓于德育活动的全过程,营造一个齐抓共管的德育氛围。‎ ‎  2、构建系统化的动态的、弹性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调节和管理功能;‎ ‎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评价是对德育工作的价值认定,而价值认定就必须科学,才能真正认定出其价值来。进行德育评估是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要求,新的评价体系应有下列特点:‎ ‎  ①、评价目标,有理有据,体现德育育人方向 。‎ ‎  评价必须是在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进行,这样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做到此,须先测量。“法则是测量的准则,也是测量的关键因素”,德育评价的法则,集中反应在德育目标上,它首先源自党和国家有关德育的的法规、制度,如《宪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学德育大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次要体现学校对德育(针对教师、学生)的各种制度、要求,反映学校的特色,如校风、教风、学风等。明确了德育的评价法则(目标),等于把握住了德育的育人方向,更有利于发挥德育评价的各种功能,对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真正起到导向,激励和调控等作用。‎ ‎  ②、内容具体,操作简便,兼顾德育各个层面。‎ ‎  依据相关的理论,我们构建的德育评价体系即包括四级,内容涉及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详实,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  a、借助国家教育督导评估,构筑校级德育评价体系。‎ ‎  国家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是经专家制定并由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执行的体系,具有法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学校德育是否得到重视与落实,是否科学与有效,不是由学校自封的,而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来检查、认定。本校校级德育评价体系,是指依据上级对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方案,学校将其分解成各项子目标,制定对各部门、德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各项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的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涉及各个部门,内容全面、职责明确,有宏观性、有计划性、有调节性。实施中,以自查为基础,体现全员参与性;以部门和学校复查为纽带,体现重视程度和严肃性;以上级督查为终结,体现权威规范性。‎ ‎  b、构建年级德育评价体系,可以依据一个《条例》和一个《细则》来进行。‎ ‎  在《年级组目标管理条例》中,制定有“量化考核记分办法”,分为“加分类”多项和“减分类”多项:在《年级组长月工作考核细则》中共列有多项考核内容。各考核项目注有考核分值或等级,执行考核者(相关部门、领导)等。年级德育目标管理的评价可以由四部分组成:班级目标管理分×50%+年级目标管理分×30%+主管部门评分×10%+学生评教师分×10%,该评价应体现上下结合、师生互动的综合评价特点。‎ ‎  c、依据现代评价理论,构建班级德育评价体系。‎ ‎  符合素质教育大趋势的德育评价,应坚持下述评价理念或原则:目的性、客观性、一致性、全面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对班级的德育评价,充分吸收现代教育评价新理念,项目明确,奖惩分明,与绩效挂钩,有很强的针对性及操作的易行性。班级德育评价,主要依据也是一个《条例》和一个《细则》。在《班级目标管理条例》中,“德育成效记分细则”方案中列有多项内容,有分值说明:在“违规扣分细则”内列有多项内容,亦有分值说明。与年级组长一样,对班主任也订有《月工作考核细则》,有若干项内容,各项有分值也有等级标准。该评价同样体现师生互动性、内容具体性、评价量化性等特点。班级德育管理,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级德育自我评价自然倍受重视。‎ ‎  d、以发展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构建学生自我评价体系。‎ ‎  学生自我德育评价,按《学生德育学分制度》进行,分三部分:基本分、奖励和处罚(Q+M+N),与下述六个《量化表》和一个《细则》相结合。六个《量化表》分别是:《学生品德行为定量考核标准(周记)表》、《学生品德行为定性考核标准(月记)表》、《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表》、和《学生文明礼仪评价表》、《学生综合素质达标评价表》、《学生三级六制评价表》,上述六个表的评价构成学生德育评价的基本分(Q)部分;一个《细则》是指《学生德育奖励处分实施细则》,它构成学生德育评价的奖励分(M)和处罚分(N)两部分。对学生的评价,系统、全面,有奖、有惩,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更看重于行成性发展评价,有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和塑造。学生德育学分中所包括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部内容,这对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此外、学生德育学分的品评的参与者,有学生本人,有同学,也有班主任教师,是自评与他人评价的综合,因此评价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主动、负责、隐忍、宽容等品质将得到锻炼与增强。‎ ‎  3、尝试构建“生态——激励性”测评系统 ‎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性行为。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德道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础。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生态——激励性”评价。营造“生态——激励性”测评系统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体现在:‎ ‎  ①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  品德是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控制操作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 ‎  “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  ②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为了保证生态化测评的真实性和自然性,要营造一个测评的“生态”‎ 环境,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线,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  第一,测量指标隐化。‎ ‎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 ‎  第二,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序,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 ‎  第三,捕捉生态信息。‎ ‎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各种活动中的事件来进行观测,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活动中个体德性状态。要求测评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反应力。‎ ‎  三、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建立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规范的、切合实际的德育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注重德育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注重学生实际与主观结合、注重激励与约束结合、注重自评与他评结合。2、通过对学生品德的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德育品质能内化成自觉的素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合格人才。3、通过实验研究、组织、锻炼,提高科研人员、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三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的理念,方法水平,形成全面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4、依据体系,对德育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对德育工作起到督导、发展、提高作用,优化德育水平。‎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各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系统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运行体,需要通过德育评价不断获取系统状态的信息,以此来调整德育目标,改进德育方法,优化教育过程,提高德育效能。因此,德育评价是德育过程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德育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完善德育模式,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理论发展意义。‎ ‎  2、目前德育工作普通存在的一个现象“高”、“空”、“虚”,尤其是评价上观念落后,存在多种弊端:重结果忽视过程,重主观忽视客观,重他评忽视自评,重外化忽视内化,重规范少发展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力求,找到一种科学、务实的评价体系,解决多种弊端,因此,本课题研究是具有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  3、本课题在国内外目前研究尚处于起步,是当前德育研究的崭新课题,因此,具有研究的创新性。‎ ‎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原则 ‎  (一)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环节上。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机构改革,应注重对德育机构作出合理安排,有所加强。‎ ‎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决议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  3、《中学德育大纲》的全面思想及理论 ‎  4、有关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理论、品德构建理论 ‎  5、国家有关法律和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专项教育的相关理论 ‎  6、新课程标准、理论、思想 ‎  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研究原则 ‎  1、主体性原则 ‎  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教育和环境影响所引发的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同学生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只有学生把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感和对事物、对人际的和谐相处转化为自身发展的新的需要,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及素养时,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能力及品德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一切德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开展及评价都要以学生为中心。‎ ‎  2、整体性原则 ‎  整体性是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也是我们教育实验最重要的原则,把德育实效性评价作为德育模式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把学生品德发展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使实验更能体现“三个面向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 ‎  3、实践性原则 ‎  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着自己,学生在广泛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学习本领,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才能将品德和良好行为,内化成自觉的过程,实现德育的内化。‎ ‎  4、创新性原则 ‎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模式实效评价的研究是“创新性的”,在德育研究领域中开先河。因此,实验研究的全程既充满了机遇,又充满了挑战,我们的实验从一开始就是创新,实验的全过程只有紧紧把握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用群体智慧和力量去开创新的局面,才能走向胜利的彼岸。‎ ‎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从内涵来讲,包括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品德,其核心是学生品德,因此,德育的评价应是两方面内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评价模式是新课题,我们深知自己还不具备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条件,只能从我们的认识和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在理论指导下的反复实践、总结,对构建科学的、规范的、实效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我们实验中学立足于:既要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又要看得见, 摸得着、脚踏实地,实验工作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实效地运转。‎ ‎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及其考核方案,奠定学校德育管理实效评价坚实的基础。‎ ‎  (1)构建学校、年级、班级、学生四级德育管理体系和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 ‎  (2)健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目标管理制度。首先,按照“四级管理”的职责要求,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过程目标管理与评价”的体系,明确了德育主任、德育专干,团队干部、生活老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各自的工作目标、岗位职责:其次建立了定期进行检查评比、落实奖惩和制度,以保证德育工作的落实。‎ ‎  (3)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和工作考评制度。学校规定担任班主任未满三年的年青教师,每年必须参加由学校“教育培训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学习教育理论和岗位职责,组织老教师传授班主任工作经验。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老班主任和新班主任“一对一结对子”‎ 的班主任指导教师的制度,由学校德育处负责组织落实。‎ ‎  定期组织班主任到外地学习,每周组织经验交流,通过五项常规对班主任进行管理过程定量考核。期未定性评价,以提高班主任这支德育骨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  (4)、构建少年军校特色德育模式及管理制度 ‎  少年军校是我校一种特色德育模式,其校心是将军事化管理引入学校日常管理,注重学生的优良作风、品质、意志、习惯的养成教育。‎ ‎  (5)健全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及评价 ‎  学科渗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应是一种全员育人的思想,是德育的主渠道,就应有完善的实施方案及成效评价体系 ‎  (6)健全心理教育的队伍建设、实施、过程及考核 ‎  心理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心理教育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是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  (7)健全生活指导教师培训及德育管理评价制度 ‎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课后的育人主体,生活指导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他们育人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促进德育工作的落实。‎ ‎  2、健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基本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度,建构品德及行为习惯养成测评新体系。‎ ‎  (1)依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并完善学校“三基  ——六化”德育模式,(三基是指基本行为规范、基本道德品质,基本心理素质,六化指目标层次化、途径网络化、方法科学化、工作规范化、队伍全员化、管理一体化)‎ ‎  (2)制定完善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规范、学生培养目标、孝敬守则、开展磨砺教育方案、爱国主义实施方案、“十无”竞赛方案等。‎ ‎  (3)学生德育考核条例、操作评定细则、学生争创星级达标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达标方案、学生能力达标方案。‎ ‎  (4)尝试构建“生态——激励性”学生品德测评体系 ‎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 ‎  (1)学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的实效评价 ‎  (2)学生道德品质和基本行为规范的实效评价 ‎  (3)尝试构建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新体系 ‎  (三)、课题的难点 ‎  (1)教育者观念的更新 ‎  (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评价 ‎  (3)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内化及评价 ‎  (4)学生品德测评的情景建设和道德动机的诱导 ‎  六、实验研究体系 ‎  (一)、目标体系 ‎  1、中学生德育目标体系 ‎  2、中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目标体系 ‎  3、中学德育过程管理目标体系 ‎  4、中学德育制度目标体系 ‎  5、中学德育实验评价体系 ‎  (二)、操作体系 ‎  班级德育评价表 ‎  2、年级德育评价表 ‎  3、学生品行考核表 ‎  4、“三级六制”学生自主管理方案 ‎  5、学生综合素质达标量化表 ‎  6、学生“十无”达标评估方案(十无文明个人,十无文明寝室,十无文明餐桌,十无文明班级)   7、两室文明建设达标方案 ‎  8、学生孝敬守则 ‎  (三)、检测体系 ‎  1、学校德育评估体系 ‎  ①学校德育绩效量化表 ‎  ②组织活动、客观评价 ‎  ③设计问卷,调查统计 ‎  2、学生品德、行为习惯检测:‎ ‎  ①创设情境,观察分析 ‎  ②组织活动,客观评价 ‎  ③设计问卷,调查统计 ‎  七、研究方法和步骤 ‎  (一)、研究方法 ‎  1、观察法与调查法相结合,通过观察,积累和掌握新研究的对象的具体材料,摸清研究对象现状,作为研究的依据。‎ ‎  2、实验法: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在德育管理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控,按照预定的研究目的,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从实验的效果,得出必要的结论。‎ ‎  3、定期召开研究组,实验组联席会议,交流信息,通过总结交流经验,使实验研究的素质和手段得到揭示,挖掘出德育评价规律性的有效方法,并从理论上得到升华。‎ ‎  4、培训教师,更新观念,学习相关理论,掌握科研方法树信心。‎ ‎  5、成立领导组织,理论指导小组,实践操作小组,做到责权明,各司其职。‎ ‎  6、调整课程计划,增加德育活动课,通过社会实践,身心指导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德育品质,实现自我评价。‎ ‎  7、各学科制定改革方案,深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形成德育的大氛围。‎ ‎  8、课题组成员深入一线,指导监督实验的操作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制定、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  (二)、研究步骤 ‎  1、准备阶段(2002年9月---2003年8月)‎ ‎  (1)、拟定研究课题 ‎  (2)、制定研究方案 ‎  (3)、建立课题研究组 ‎  (4)、课题开题论证 ‎  2、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5年8月)‎ ‎  (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管理制度及评价的研究 ‎  (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 ‎  3、总结阶段(2005年9月---2005年12月)‎ ‎  (1)、整理实验材料,进行数据统计 ‎  (2)、对实验全面总结 ‎  (3)、完成实验报告及各项成果 ‎  (三)、组织形式 ‎  专家小组:省市教科所德育研究专家作为此课题的顾问。‎ ‎  周  林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研究员)‎ ‎  姚文忠  (省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顾问)‎ ‎  龚林泉  (市教科所副所长、特级教师)‎ ‎  辜勤学  (市教科所政治教研员)‎ ‎  胡兴旺  (市教科所理论研究员)‎ ‎  领导小组:‎ ‎  邱兴元  (市教育局副局长)‎ ‎  赵文富  (市教育局政教科科长)‎ ‎  熊小明  (区教育局局长)‎ ‎  魏先和  (区教科所主任、特级教师)‎ ‎  张国新  (区教研室科研处主任)‎ ‎  杨仪虹  (区教育局教育股股长)‎ ‎  (3)主研人员:曾乐云、杨俊、熊山 、林小勇、王朝义、龙太根、姜景普、巩小蓉、左强、雷振、陈兵、万学文、任小平、张建友及全体班主任 ‎  (4)参研人员:全校教职工,学生本人,家长 ‎  4、经费来源:学校每年计划用于此项科研费1万元 ‎  八、预期成果 ‎  (一)、理论成果:‎ ‎  1、城市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模式研究报告 ‎  2、有关论文。‎ ‎  3、评价操作体系和量表。‎ ‎  (二)、实践成果:‎ ‎  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评价方案十余种。‎ ‎  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绩效突出,学校德育工作创省、市先进单位,校风建设创省、市校风示范校、示范初中、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学校整体工作创巴蜀初中名校。‎ ‎  3、社会评价高:广大市民、家长、对学校的校风、校貌、德育管理大加赞赏,满意率高,学校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一流学校、领导心目中的窗口学校。‎ ‎  九、有利条件 ‎  1、学校参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课题研究的人员都是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以上并参加过研修班学习,具有丰富的德育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素养。‎ ‎  2、学校是省信息技术工作先进校、市德育工作先进校,校风示范校、学校的德育成效显著,德育氛围浓,师生参与积极性高。‎ ‎  3、学生、家长素质较高,充分认识德育在教育学生成才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积极支持配合德育工作的开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