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诵读让文言和谐起舞
语文论文之诵读让文言和谐起舞 永康市古山中学 黄康明 【摘要】 文言文教学中,怎么让文言并重,笔者试图让传统诵读法重新焕发魅力,并注入新的内涵。本文是笔者的诵读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 文言 诵读 一、诵读,困惑中的一线曙光 文言文历经了几千年时间的洗礼,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先秦散文到明清散文,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漪教师形象地称之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而文言文教学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该怎么教,方法当然很多,有两种极端的做法值得我们关注,一种是重“言”轻“文”,一种是重“文”轻“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不断完善,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文”“言”并重,“文”“言”并举。 具体说来,“文”“言” 并重要关注三个层面:文言(语言)、文章、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这是教学的基础;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这是教学的关键;更要强调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是教学的旨归。“文”“言”并重应有两个重心,“文言阅读”、“文学鉴赏”,它们既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怎样让“文”“言”并重?笔者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处理,一是分时段来组织教学,一堂课既有字词句的疏通,也有文章的研读分析;二是把文句疏通和文章研读分析分成不同的课时来教学。当然这两种教法各有弊病,第一种教学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第二种教学的整堂课字词疏通让学生感到疲乏、枯燥。 而且入选的文言文时间跨度大,难易悬殊,文章长短不一,有的重叙事,有的重写景,有的重说理,有的重抒情。五彩缤纷,各有特色,“文”“言”该怎样并重,让我困惑。我在寻找“文”“言”并重的结合点,我去翻阅一些理论书籍,查阅一些语文教学杂志,我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管开兵老师的《逼近语文教学的本质-- 一课三改的启示》,让我茅塞顿开,他采用了诵读法,把“文”“言”巧妙的结合起来。 他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渔父》 一、诗意设境 二、谈话激发学习热情 三、读书三境界 (一)第一境界:读。要求声音洪亮,吐字准确。 (二)第二境界:诵。要求语调和谐,抑扬顿挫。这一要求是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 第一步:梳理课文,师生合作疏通字词句。 第二步:理解形象及朗读指导。 (三)第三境界:吟。感情饱满,酣畅淋漓。要求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形象,走近人物内心。 四、文本探究总结 通过这个教例,我看到了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同时,“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注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教学内容不仅强调文言字词,也关注文章的人文因素,将审美和鉴赏尽可能地融入课堂中。字、词、句、语法不是独立的讲,而是在诵读中讲解,在讲解中促进诵读水平的提高,促进对文本更准确的把握;同时也注重人文性的感受体悟,但不是教师包办代替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领悟,凭借准确的领悟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诵读的水平。 是啊,诵读本身就是对语言形式和文学内容的最好融合,我决定用诵读法对“文”“言”并重又进行一翻尝试。 二、诵读,“文”“言”和谐起舞的平台 1、诵读的方式。所谓诵读,应做到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言、语义,从表层到深层含义、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 ①学生自读 课前学生一定要对课文进行自由自读,初步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初步体味文章的思想情感,发现难词难句,并做好记号,目的在于读准字音和句读。 ②学生单读 这是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发现学生诵读中出现的错误及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纠正和引导,对学生来说,是整体感知文意,感受气韵声律。 ③教师范读 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教师的范读不仅有示范作用,而且容易架起文章与师生间沟通的桥梁,缩短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带动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的情境氛围当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品味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内涵,如《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范读,前句轻读,后句重读,语调沉着,语速滞重,表情苦闷,突出反映了这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就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④录音范读 这是文言文教学中很宝贵的资源,可以有效地发挥指导作用,弥补教师范读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规范诵读的标准。 ⑤学生再读 以期梳理文字障碍和深入了解课文。 ⑥学生三读 通过学习后,学生纠正了字音和句读,体会了人物形象,可以酣畅淋漓大声朗读,以声传情。 当然,诵读的方式还有分角色读,略读,研读等,方式的多样性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及实际教学条件加以灵活运用,以期产生最佳效果。 2、诵读的要求 ①读准字音 文言文有很多生僻字,多音字。如果想当然的读,就容易读错,有些字读错,就会破坏文章的音韵,曲解了字义。如《指南录后序》第4段有两个“间”“得间奔真明”“出没长淮间”,一生朗读时,读成同一音。一生评点时,指出这两个间应该读不同的音jiàn和jiān,音不同,义也不同。 ②读准节奏 如《指南录后序》 中“至京口,得间奔真州”,表现了急不择路的奔跑速度。“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表现了形势突变的险恶和作者行动的果敢,“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表现了困境中的无助与悲怆,“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表现了离开险境的急速和急于南下组织抗元力量的急切心情。引导学生从语气、语调、缓急、轻重等角度反复揣摩诵读,并注意三字句、四字句的连续或交错运用所形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变化。 ③读懂文意 一为读懂文内之意,即读懂关键的实词、虚词、句式,二为读懂言外之意。 如读《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段,“国危矣”要读出忧心冲冲,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是烛之武的感叹,要读出抱怨、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不满,而是责备自己。“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而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所以后一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就带有威胁的语气了。 ④读出文化 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闪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芒。朱自清认为,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可以止于理解和欣赏,增加一番文化见识。因为古典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对本国国民的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并不完全着眼于实际的应用。可见,在读文时,如果不透过语言与古人交流,寻得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化,获得对时代文化的体验,那这样的读很难谈得上高质量。文言文教学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读出蕴涵于文字内的丰富文化。 如《季氏将伐颛臾》,“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与“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翻译并非难事(教科书更是给足了注释),但仔细读,我们就会发现句中的“均”、“安”、“文德”体现了孔子“仁”的政治理想,此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研读,使学生理解并沉浸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 ⑤读出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优秀文章,都蕴涵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读文言文,要读出字里行间的跌宕情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使自己与作者的情感相契合。 情感倾向比较明显的,教师可抓住情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读。如《谏太宗十思疏》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句情感明显,只要三个“必”重读,要读出坚定之势。 情感含蓄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情感处,与学生一起琢磨体会。如“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这句,反问的语气要读准。而且,“劳神苦思”,“聪明之耳目”等既赞颂唐太宗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从而取悦太宗,又用反问语气为他编织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怎能不令唐太宗心动呢? ⑥熟读成诵 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能否使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使文言文的精髓融入学生的血脉中,让学生获得文言学习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是熟“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3、诵读的途径 (1)由“言”入“文” 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只有准备地理解了“言”,才能更好的把握“文”,这是基础。 (2)由“文”入“言” 把握了文意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词句。如《五人墓碑记》中有:“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这是对五人临刑前情态的描绘。有一个教学案例,学生提出将“詈”换成“骂”更符合五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养。老师表扬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时引导学生查阅“骂”“詈”的区别,经过合作探究,学生明白了“骂”指恶言侮辱人,“詈”表示在骂别人时罗列对方的罪状或缺点。用“詈”突出了五人临死前镇静沉着、舍生取义的潇洒风范。这是深入。 (3)由“言”入“文”,由“文”入“言”的不断循环反复。 诵读承担起了让“文”“言” 和谐起舞的作用,在诵读中既体会了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领悟也艺术和人文的精髓。这就是所讲的常读常新。 三、诵读教学实践反思 1、诵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诵读。 与传统的个人诵读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诵读法表现为“无法”,体现了古人模糊、含蓄、感性、重整体和个人体悟的思维方式,它是以长期、整体、默会为特点的。我所用的诵读法,是连接“言”和“文”的有效载体,是一方平台,除了保持诵读的含蓄、整体、体悟外,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互动,相互点拨,还有多媒体的辅助,目的是营造氛围让学生更入文、入情、入境。 2、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教育智慧 (1)教师到位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读准字音、语调、语速、停顿、节奏、重音、语势,这就需要教师课前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教师的担子更重了。 (2)教师要正确处理点拨与诵读的关系。 每一次指导学生朗读都是有目的的,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应该以较为整体的问题来推动思维活动的深入,切勿处处设疑,句句提问。比如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中《大铁椎传》。这是一篇带有传奇的人物传记。可设置三个问题:第一,大铁椎“奇” 在何处?第二,为何这样一个勇士会找上宋将军?大铁椎找上宋将军到底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第三,作者为什么要为大铁椎立传,到底有什么深刻的寄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课文,在对问题的解答中自然而然地疏通了字词。这也正符合王荣生先生的“核心点”之说:“语文教学的多项教学任务应巧妙统一在一个环节里,而不是几个方面各行其是,把语文课堂弄成一个个碎片”,“阅读教学内容要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 3、在诵读教学中,应强化语感实践。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调动感官,以口、耳、心的综合活动为依托,在具体的诵读中,要加强对长句、疑问句、特殊句、骈句等句子的揣摩,适当多次反复地诵读这些句子,体会言语轻重缓疾的变化和原因。例如《师说》一文,第二段汪洋恣肆,指导诵读时,要特意强化对下面三个句子的语气揣摩。具体的操作是: 第一步,找出语言形式:“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 第二步,请学生分别来体会每一层的语气。学生读--形成共识--学生再读。 由责问(“其皆出于此乎”)到否定(“惑矣”--“吾未见其明也”)再到嘲讽(“其可怪也欤”),作者的感情愈加激越,汩汩滔滔,也愈加让我们体会到师道不传的种种令人痛心的现象,这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从师学生的现实必要性和针对性。 如此训练下来,学生必然不再觉得语感是缥缈无踪的虚拟之物,而是可以真切去把握和体会的情感外露的载体。 4、诵读教学应与学生个性化阅读相结合 教师的范读是教师对文本理解的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由于功底不同,理解就不尽一致,诵读就五花八门了。如上《寡人之于国也》第一段教师范读后,按文本内容分为四组:“五十步笑百步”、“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天下民至”,给相应的四个大组学生。 教师提出诵读指导: 诵读准备:每段从语意可分几层?语调、语速、停顿、重音、如何处理? 诵读要求:读出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诵读方法:组内接力诵读、同一句子比较诵读。 重点探究:教师读第六段四种主张,四个“矣”字,读出语气,指导学生体味运用排比音节铿锵,文如连珠的气势。 学生分组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相机追问,进行纵深拓展,并予以总结、评价,促使学生准确把握之意。 5、预习工作应加强,加大检查力度 刚开始用诵读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列详细的预习提纲,应包括字词教学和文学鉴赏两方面的内容,等学生熟悉后让学生自己去编学习提纲,老师加大检查力度,这是诵读的前提。 6、早读课是诵读的重要阵地 对学生的早读要有序、有量、有指导,让语文早读激情飞扬,读出语文味。 参考文献: 1、雷声《熟读深思师应知》,《语文教学通讯》,2010.1/A 2、刘静雯《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摭谈》,《语文教学之友》,2009.9 3、管开兵《逼近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通讯》2009.10/A 4、黄志达《文言文岂能一“读”了之》,《语文教学之友》2010.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