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5篇与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5篇与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5篇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5篇与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5篇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5篇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组织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切实抓好干部考核条例的贯彻落实,以高质量干部考核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广大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政绩考核这场大考中要苦下功夫,做好备考“攻略”,考前正心态、考中对指标、考后抓复盘,交一份政绩考核的满意答卷。‎ 考前正心态,端正绩效观念,树立政治标准。所谓政绩观,是指人们对政绩的总的看法。政绩观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和格局境界。政绩考核考查的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范围和程度。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干部在任期间必然是不负党组织和人民的期待,通过扎实而勤奋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留下突出政绩。反观,不正确的绩效观则是不思进取、好大喜功、自搞一套、追名逐利……种种偏差都会导致形式主义的滋生和蔓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最宝贵的时间的浪费,也有损党和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在政绩考核这场大考中,领导干部的第一步就是牢固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加强理论学习、紧抓责任担当、坚持实事求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贯彻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做出好政绩、做出优政绩。‎ 考中对指标,复核内容指标,坚持实绩为上。干部考核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以及方式方法。其中,考核内容围绕着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包括干部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服务意识、业务素质、日常出勤、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等具体且量化的标准。古人云,询事考言,循名责实。干部干部,干了,才是干部。因此,领导干部在政绩考核这场大考中,必须要对标考核指标,干创事业,勇创政绩,为定性评价提供定量依据。‎ 考后抓复盘,对标人民评价,聚焦考核结果。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绩考核成效的重要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时刻,对于党政领导干部来说即是“期末考”又是“升学考”,领导干部要在这次大考中关民切、思民情、惠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险、养老、环护、食安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才能得民心、聚民意。也就是说,领导干部要将政绩考核紧紧围绕着群众路线,大考过后聚焦人民评价,做到优则取、劣则汰,不断优化干创民生事业的方式方法,更加切实的保障群众利益,为民造福。‎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为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必须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实绩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基本依据,坚定不移加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尺度衡量。‎ 同时,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必须把民心所向作为重要风向标。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引导干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工作理念,努力做出造福人民的新政绩。‎ 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用实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以过硬的本领和廉洁的作风,敢干事能干事,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丰功伟绩。‎ ‎【篇三】‎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新形势下,落实好《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也是激励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要求。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组织部门要把好“标尺”,画好干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准、实、严的“硬杠杠”。‎ 以考察画好干部考核的“准”字“基线”。精准考察是干部考核的根本方向。要把精准思维贯穿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考察干部贯彻落实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注重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精准考核、分析研判,做到立体识人、精准选人;当以“庖丁解牛”精神精细剖析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表现,对准考核的“焦距”,把准考核的“命脉”,切实把干部政绩考核考在点上、考在细处,为干部精准定位。‎ 以实绩画好干部考核的“实”字“主线”。注重实绩是干部考核的必然要求。要把取得的实绩作为推动干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基本依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多到基层群众中去、多听乡语口碑,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方能增强群众的“参与度”,让政绩考核工作真实反映群众意愿,从群众的呼声中考实干部。‎ 以监督画好干部考核“严”字“底线”。从严监督是干部考核的关键手段。将监督管理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的各方面,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通过综合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及时发现、有效甄别“带病”干部,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谈话或者函询,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成为干部管理的“硬抓手”,使政绩考核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用“严”字解锁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与干部日常管理有机结合。‎ ‎“大器不可小用,小士不可大任。”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就是要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励干部为推动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事业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 ‎【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践行“两个维护”。‎ 分类施策,找准特色亮点,审好“政绩”题。《通知》指出,要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在以往的考核中,虽然都有侧重点,却总是有“上面要求、下面应该”的统一标准,造成考核中存在上下一般粗现象,对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在抓重点、解难点、创新发展等工作特色亮点没有单独体现能力和政绩表现,造成有“政绩”一起享、有责任个人担的现象,没能更好地运用“高质量发展政绩”这样的考核标准去展现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的能力体现。此次《通知》的印发,将运用分类考核找准各自的特色亮点,更全面地进行“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 层层递进,炼化多维角度,写好“群众”篇。《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因为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群众满意更是领导干部政绩的最实质体现。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扎根基层,用心谋发展、用情去服务、用力抓落实,要坚持从民生保障、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基础建设与政策落实,还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建设,提升治理成效,不仅要让群众知晓你在做什么,更要让其感受到做的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体现,切实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政绩工程来打造,书写好“群众满意篇章”。‎ 综合运用,促进担当作为,答好“发展”卷。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之间,有的有冲劲、有发展宏图,有的人沉稳持重,无论如何都是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工作的,但难免也有“我反正要退休”“我再干也不可能更上一层楼”“干得多责任越多”等“思想弱化”的干部,也有“考核优秀与称职也是同等待遇,我不争也不退图个和谐稳定”的不作为,此次通知的印发,通过从强化组织部门主责主业到与部门联合考核,整合考核力量,全方位地对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实绩表现的综合评定,将问责问效与奖励表彰切实运用到考核结果中,以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担当作为,这将全面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为组织选拔更优秀人才,答好“时代发展”卷。‎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政绩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促进事业发展和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各级各地组织部门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政绩考核内容指标,在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中加强政绩考核的力度和效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着力破解政绩考核方式不全面、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的问题,切实把政绩考核工作贯彻好、落实好,激励广大领导干部争优创先、推动发展。‎ 政治考核属性是干部考核的根本属性,必须将政治标准贯穿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始终,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政治体检功能,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精准无偏。政治素质有其潜藏性和隐蔽性,故要对政治标准进行量化,用好谈心谈话、实地调研、巡视巡察等反馈结果将之“外显”,着眼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细观言行、深察思想,让领导干部的“活思想”“真情况”冒出来,将“两面人”“假面人”“带病人”甄别挑出,将政治表现不合格、政治考核不过关的领导干部“请”出队列,对于思想上存在苗头问题的领导干部,及时咬耳扯袖,切实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 ‎《通知》强调,要“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选人用人,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走实群众路线,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优劣评判标准,就实考察、从严度量、依事择人。要在考评体系中画好民意“延长线”,在考核指标设计上提升群众的话语含金量。人民群众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受众,要坚持人民导向原则,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察德辨才、任用提拔和民主考评,采取问卷调查、召开群众听证会和座谈会等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综评成为检验领导干部“手艺”的重要衡量标准,注重考评干部在为民服务上的态度、质量与成效,突出考核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的质与量、时与效,避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准确客观。‎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5篇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5篇 ‎【篇一】‎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党中央提出重大战略决策,是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一战。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不仅是国计民生更是重大政治战略任务。每个党员甚至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努力完成。我们广大党员特别是基层党员可能认为“两个维护”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努力完成党中央布置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任务就是对“两个维护”的良好的践行。‎ 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家战略任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如果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如何能实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呢?如果仅仅从人均GDP来说,我国已然进入小康社会了,但是那毕竟不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为此,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专门帮扶真正贫困的人,并且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扶贫与产业相结合,着重解决持续脱贫致富的问题。只有我们真正扶持好现有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才可以说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 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最终落脚点。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当然有很多方法,比如从税收、社会保障、劳动分配方式等等方面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但是,精准扶贫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集中全社会的智慧与力量去减少甚至消除贫困人口,是最有效的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这个国家战略决策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发生,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体现。‎ ‎【篇二】‎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脱贫攻坚的脚步也没有“暂停”。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人民的“福音”。无论前进的道路会遇到多少荆棘,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团结的力量下,我们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务实扶贫工作,扎实脱贫过程,打好“脱贫攻坚战”。在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牢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做好本职工作,抓实干,办实事。加强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着力建设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的队伍,优化结构,带动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在扶贫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好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从不同的方面开展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解决人民的需求,摆脱贫困的困扰。‎ 激发贫困群众的动力,调动积极性,打好“脱贫攻坚战”。找准路子,实施精准扶贫,振奋贫困群众的精神状态,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精神。脱贫攻坚的路上,群众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子,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有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参与,脱贫的道路更加“开阔”。加强农村的建设,引入现代化建设,让群众真切地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体会到周围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提升。有了切身的感受,才能坚持到最后,画上完美的句点。‎ 严于律己,落实作风,打好“脱贫攻坚战”。创新监督办法,保障脱贫攻坚战顺利进行,坚决打好贫困村退出、异地扶贫搬迁入住、农村危房改造、控辍保学、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补短板强弱项七场关键战。从自身出发,抓好源头,落实作风,改进不足之处,为人民创造新的风貌。‎ 有了脱贫致富的“钥匙”——勇气与决心,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经过勤劳的一双双手的“劳作”,会打好这一场“脱贫攻坚战”,脱掉“贫困”的帽子,走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道路。有希望,有动力,有追求,有信心,未来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藏铁路开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广大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何为“两路”精神?简言之,就是不怕苦、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之精神。笔者认为,“两路”精神不仅是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的统一,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起码的品格。‎ 不怕吃苦,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指出:“今后3年要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压力不小、难度不小,而且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是党员干部的光荣使命和伟大担当,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取胜的重大战役,只有弘扬“吃苦”精神,以甘于吃苦的认识、善于吃苦的筹谋、敢于吃苦的行动久久为功,才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距离脱贫攻坚收官只剩不到2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把吃苦当成一种常态、作为一种状态,冲锋在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主阵地,不断在吃苦历练中明确公仆身份、坚持公仆本色,磨炼心志、坚定信仰,以自己的多吃苦换来群众的少受罪。‎ 顽强拼搏,争做脱贫攻坚“弄潮儿”。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顽强拼搏之中。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拼搏姿态,方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增添助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可谓生逢其时、躬逢其盛。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更应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力弘扬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推进工作,只争朝夕,奋发干事。要不甘落后、勇立潮头、勇争一流,始终怀着一颗强烈的进取心,增强脱贫的“主角意识”,坚定信心和决心,奋力奔跑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路上,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啃下脱贫硬骨头,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姿态奋勇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乐于奉献,甘为脱贫攻坚“铺路石”。乐于奉献,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无数党员干部从黄文秀、邹炜、李勇等同志手中接过棒来,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着青春热血,谱写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青春之歌。“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还有52天,我们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眼下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慎终如始的态度,发扬劲不松、神不疲、脚步不止的奉献精神,永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奉献情怀,增强“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意识,时刻怀揣一颗奉献之心,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头、抓在手上,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甘于奉献的信心和勇气竭尽全力去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奋力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脱贫攻坚的路虽然艰难,但只要我们发扬“两路”精神,拿出不怕吃苦求的作风、顽强拼搏的勇气、甘于奉献的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就一定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 ‎【篇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蓝图犹如一张答卷,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始终不变的追求和使命,如今到了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环节,全面小康社会这道大题即将得出答案,怎样才能得高分,需要我们答到“点”上。英语单词的point有论点、观点、重点等含义,谐音“破硬特”,只有找准脱贫攻坚的关键点、结合点和发力点,才能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走稳小康路。‎ 脱贫攻坚需找准“破”的“关键点”。人们常说“不破不立”“置之死地而后生”,虽然每一个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思想上的“穷根”不除,脱贫攻坚就难以有持久的动力。因此要破除旧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走出“观念上的贫困”误区,实现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转变,让他们彻底消除“等靠要”思想,见贤思齐、人心思进,让贫困群众拥有改善困境的希望和信心,从而调动起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斗志和激情。‎ 脱贫攻坚需找准“硬”的“结合点”。万夫一力,天下无敌。脱贫攻坚不是扶贫人员的“独角戏”,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大合唱”。要把“单兵作战”变为“团队战斗”,形成“全民皆兵”的氛围,汇聚起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合力,让千千万万个你我他拧成一股绳,让涓涓细流汇成百川成海的澎湃力量。在当下脱贫攻坚即将进入尾声,但对贫困户的持续帮扶和跟进不能丢,要通过“城乡结对共建”“帮扶志愿服务”“农民工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扶贫帮困措施,标本兼治、精准治“病”,让贫困户“硬”起来,真正实现“立”起来。‎ 脱贫攻坚需找准“特”的“发力点”。如何让贫困户持续“保增收”和“稳增收”,需要根据贫困户的不同地域、文化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培育和就业辅导等工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提升乡村产业扶贫水平,在打通贫困乡村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持续改善住房、上学、看病、养老等公共服务,让农村环境美起来、产业旺起来、村民富起来,确保贫困户端上“铁饭碗”,走稳“小康路”。‎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书写者和见证者,只有答到点上,才能写出满分作文,交出让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 ‎【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因此,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期,广大党员干部及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更需在“实干”上下足绣花功夫,请“实绩”就位,让“痕迹”退位。‎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在前期的扶贫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大量采用了“痕迹管理法”,有效规避了工作开展中责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确保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但凡事过犹不及,“痕迹管理法”如使用不当,便会沦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外衣。‎ 脱贫攻坚,“痕迹”是手段,“实绩”才是目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方便对各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管理监督和追溯,要求广大扶贫干部保留工作开展的“痕迹”,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做法逐渐偏离初心。为迎接上级检查,部分干部把工作执行落实,简单地归结于纸上而不是腿上,依托于各式台账、报表而不是狠抓症结、排难解困,导致重“痕”轻“绩”,重“检”轻“干”,本末倒置,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分不清矛盾的主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唯有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才不是花拳绣腿,才能绣出脱贫致富美丽画卷。‎ 脱贫攻坚,勿用“痕迹”做标尺,请以“实绩”论高低。天下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脱贫攻坚是国之大计,关乎民生国情,必须下深水,入一线,爬过道道丘壑,越过座座丘山,用“实绩”说话,以“成绩”论高低。光说不练假把式,能说会练才是真把式。检验脱贫攻坚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只看看“秀”出来的资料是不够,“痕迹”更不应该成为工作开展好坏的标尺,而应该深入贫困地区,走进贫困群众家里“揭揭米缸”“上上饭桌”“聊聊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实地查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以成效见真章。‎ 脱贫攻坚,要勤查漏,补短板,多些“道”,少些“术”,形成长效机制。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脱贫攻坚进入百米冲刺阶段,越是艰难越向前,越是关键越抓实。查漏补缺是重点,补齐短板是关键。在脱贫攻坚后期,更多考虑的是全局与长远问题,是解决贫困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探索形成脱贫致富的“道路”,而不是“方法”与“手段”,要从根本上解决致贫返贫问题。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广大党员干部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勇立潮头,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