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体育课中学生主体性教学浅谈
体育论文之体育课中学生主体性教学浅谈 摘要: 目的:课改后 ,通过全程观察中学新课标体育课, 了解中学体育课中学生主体性教学的作用。方法:观察课改后的体育课,了解新课标体育课的特点;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比法对课改前后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自觉性、身体素质、动作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课改后,新体育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得到培养,多数学生都清楚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能做到,课上积极参与,课下自觉进行锻炼。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结论: 中学生在新课标体育教学改革中,通过情景教学、民主教学、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等教学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其显著地增强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中学体育课中学生主体性教学是实行新课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课改 新课标 学生主体性教学 1 前言 新世纪之初,为了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新课标围绕“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16字方针,提出了“ 在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强化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终生体育思想形成”的主体思想。终生体育大致可分为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阶段。学校体育作为终生体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 1. 1 教师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在课堂教学中忽视或不善于启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提供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意识淡薄,机会有限,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1.2 重教轻学。教师缺乏对教材、学生学练法的研究,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等良好习惯的培养。 1.3 “分层教学”的问题,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 1.4 教学中不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忽视激励与评价的功能。重被动进步,轻主动发展。 1.5 不能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忽略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思想。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课中学生主体性教学浅谈.doc 018ca49d0b8c472048bc79919ffcb51e.doc (41.50 KB)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