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多问·巧谈·善观(学科经验交流)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多问·巧谈·善观(学科经验交流)

班主任论文之多问·巧谈·善观(学科经验交流) ‎ 连江附小 林玲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要想在思想工作方面取得预期效果,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多问 ‎  教师在思想工作中,要多问。问学生,问家长。问学生,问他们的新打算,问他们的建议,问他们的希望;问家长,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长教育情况等;所有这些“问”,为的是对学生有个大体了解,以顺利地开展班级的教学工作。‎ ‎  刚接任一年级的新班时,有个小男生的行为很让人头疼,上课中途常因为忘带书、本而尖声怪叫或号啕大哭,考试总来不及而且字迹特别潦草。在与家长电话沟通时,他的母亲总在夸儿子在家独立完成作业,字迹很工整。多听几次,我有些恼火:这个家长该是“母不嫌子丑”‎ 的心理在作怪吧?再多几回交流后,家长和我终于达成共识,这个孩子确实行为两样化。原因在于他是在家庭的环境中,有种安全感,不受外界干扰,做起作业来效果佳。而在班上,人一多,心里就烦躁、紧张,以至于作业很不理想。由此,我经常在电话里询问家长,一旦这个孩子出现背书等作业未完成时,只要家长证明他在家已完成,因孩子慌张忘了带本子,我就给予网开一面,免得这孩子又会有一系列的哭闹行为。多问,不仅仅融合了我、学生、家长间的感情,也为学生的乐学创造了安心的学习环境。‎ 巧谈 ‎  和学生谈话,固然可在严肃的课堂上,也可在庄严的办公室里。但那种谈话的气氛往往严肃有条,轻松不足。倘若教师思想开放一些,则可采取更自由的谈话。就是说,教师可以在课间,乃至放学、上学路上,并肩而行,随意而谈。虽似聊天闲谈,但是这种聊天式的巧谈,学生对此无戒心,无忌讳,无保留,会谈出许多心中的秘密。‎ ‎   还是那个小男生,虽然我给予他特别的关注,但他课堂上完成作业的情况还时时令人担忧,时常完不成作业或者藏起本子。这时,我很需要有一双小眼睛盯着他,促进他共同进步。终于物色了一个管家型的小女生与他同座。可问题也跟着来了。据小男生的母亲在电话里透露:由于女生经常帮助他的孩子,就以“无条件地借用铅笔”作为条件。而且她孩子的手臂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是因为他什么都慢,那女生一再催他,就不时拧他的手臂。看来,这个女生是在发挥督促的作用,但方式不对头。我特意选了一次下课时间单独叫出那女生,先夸她几句,她开心地笑着,腼腆地接受我的表扬,而后,我温柔地指出她工作上的不对之处,她点点头接受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和睦相处。一次,我在小男生的日记中发现: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为有这么好的同桌感到骄傲!榜样的感染力量是不可小看的。‎ 善观 ‎  善观,就是教师要有眼力,看准学生思想动向,要摸准思想脉搏,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诸如,对学生喜怒哀乐的异常突变,脸上新添的细小伤痕,作业前后的微笑变化,教师都要潜心观察,才能“一叶而知秋,及时治病,防患于未然,催新生于萌芽!”‎ ‎  我常在班上开玩笑地说“林老师有一双孙悟空似的火眼金睛。”我的眼睛扫视课堂一周,总能捕捉到那些自以为很隐蔽的小动作。因此学生们被我的眼力震慑了,课堂上专心倾听的多了,积极发言的也多了。‎ ‎  多问、巧谈、善观都要伴之以“深思”,才能透过现象了解本质,从而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