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语文论文之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语文论文之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语文论文之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语文论文之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语文论文之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湖南省石门县楚江镇一完小   张莉萍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对个人至关重要,而且对促进整个社会的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从小培养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这样说:“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就目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来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方面还任重而道远。一、现状:1、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于说话能力。如果孩子们根据一个主题用笔写个片段,他们或许能写得不错,但是如果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许一个字都不愿讲了。是什么原因呢?他们在公众场合发言的机会太少了。发言主要是要有表达的自信,孩子们在没有机会锻炼的情况下,怎么能谈上说话的自信呢?2、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时语言表达不完整。在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老师特别重视孩子们说完整话,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是到了高年级,学生说话的重点变为对说话内容对错的关注,老师们对说完整话的训练也就没了那么重视,于是在高年级,孩子们回答问题往往都是半截话。3、学生发言积极性普遍不高。老师提出问题后,回答者寥寥,教师组织讨论交流,分角色表演,根本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的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时老师的反应还跟不上孩子的思维速度,于是老师们为了自己的尊严,对学生说话的评价往往会带有打击性的语言。这样,学生也就没了发言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们对学生不越雷池的回答比较认同,对那些不合自己口味或和自己意见相左的,总是欠缺鼓励性的评价等等,这都会压制学生说话的积极性。4、生活中,学生们与人交往时,存在着诸多毛病。一是缺乏起码的交际礼貌,命令性口吻或不顾场合的耍赖性口吻居多;二是孩子气的语言,欠规范的语言比较多;三是交际自信心缺乏,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二、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1、语文教学评价机制中对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缺失,导致语文教师对学生该项能力培养的轻视。虽然新课程改革实施到现在已经有些年头,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手段在老师们的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但就农村小学来说,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还是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每次的期中或期末检测依旧是一张试卷定乾坤。这让我想起我在初二时的地理老师,他每次把我们在上课时回答问题的水平都以当场打分的形式记载在记分册上,到期末时平时回答问题的成绩和试卷考试成绩各占不同分值,相加得出地理课的综合成绩。回想起来,我们那时在地理课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真是高。如今的课堂是不是也可以加强平时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鼓励性评定呢?为了对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产生的原因有个透彻的了解,我了解了一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做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⑴ 教学中偷工减料首先是在课节上偷工减料,我们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上,每个积累运用中都有一个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题。这在教学要求中是让老师们用一个课时指导学生进行交际训练。可是大部分老师没有按照要求上好这节课,要么提示一下,一带而过;要么丢掉几个,只选择好准备情境的几节让学生做做。其次是教学环节中偷工减料,也许是学生发言的就那么一两个,也许是孩子们说话结结巴巴,也许是孩子们说的积极性不高,老师们干脆就自己满堂灌,或者选几个尖子生说说完事。在语文A版教材中,一年级下册教材的每组课文后都有语文乐园,其中最后一个栏目是语文生活,这里的每个活动都有要求让学生说一说的规定。可是,老师们大部分时间是为了省事,简单的让几个胆子大的、肯说的学生说说就开始写的训练。其实,大家都知道,胆子小的、不爱说的更需要多锻炼。⑵ 教研时不做考虑说起来,教学研究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自觉进行的行为,但是,宥于农村条件的简陋(不管是硬件还是师资都还和城市存在着差距),因此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对此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如果说重视的话也是阅读教学研究占重头了。据我所知,学校教育教学中,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交流好多年都不能进行一次。以上这些,老师们心里很清楚,但是为了孩子们在书面考试时能给家长和学校一个满意的交代,大家也就天天重复昨天的故事了。2、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阻止了自己水平的提升,导致教学中的捉襟见肘。经常听见有说,某人天生会说,某人先天嘴拙。在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很容易误导人们的思想:有些人没有上什么学,却能说会道;有些人读过一些书,有的甚至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可就是个闷头鸡子,和别人说话就脸红,结结巴巴,难得说出什么名堂。于是这就干扰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认识,片面的认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天生的;也有认为是“树大自然直”的那种,孩子小当然不会说了,长大了自然会说。其实究其那些会说的深层原因,不外乎孩子后天得到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的造就。思想决定行动。教师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必定不会创新,总觉得自己原来的方法稳妥,不思改革,导致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假若在教学中出现了精彩的“生成”,也只会按原来的方法处理,有时甚至驾驭不了课堂。我曾经就听说过好几起小学生把老师“治”了的事例。以上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造成学生们口语交际能力比较低下的现状分析。除了学校教育外,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还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交往的基本上都是自己身边的长辈。在和长辈们交往时,孩子们说话的口吻往往是命令性的,例如:“爷爷,奶奶,给我……”;或者是“爸爸妈妈,我要……”等等,让听话人听不到商量的语气。如果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或许就会用哭闹来要挟长辈,若是长辈们没有足够的耐性就会让孩子要么频繁使用这一招,要么就是长辈武力解决问题,孩子从此再不敢向大人提要求。其实,这是培养孩子和大人们进行口语交际的良好时机,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没有抓住机会。孩子是父母的娇宝贝,小时侯告诉孩子说话时,往往故意说一些孩子气的话,如:“来,宝贝,吃饭饭;穿衣衣等等”。我朋友的孩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他的奶奶经常哄他喝牛奶时说“宝贝,来喝牛奶奶”。现在,他有时喝牛奶都还向他妈妈撒娇说要喝“牛奶奶”。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做长辈的要尽量教给孩子规范的语言,让孩子尽早用具有社会交际功能的规范语言与人交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出外打工的父母不断增多,留在家里的孩子多半都随着祖父母过。由于年龄的差距,孩子们和他们的沟通很难正常化,要么命令指使,要么胡搅蛮缠。加上祖辈对他们一般都比较溺爱,一般只管穿暖吃饱,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上是不是合乎交际规范一般是很难顾及到的。“留守儿童”‎ 还面临着和他人交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由于自己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们往往在别人面前感到自卑,不愿意张口说话。在农村,本来人口就比较稀少,加上现在青壮年劳力基本上已经出去打工,孩子们见到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理所当然的见到陌生人的机遇就更少,要和陌生人交谈的机会那真是微乎其微了。于是,万一和陌生人交谈出现躲躲闪闪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三、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针对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现状,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把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有意识的当作教学难点来突破。首先,我们主管教育的领导要重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要的是让各位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各位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重对孩子头表达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工作安排中要注意教师对口语交际课是否正常教学;在教研活动中要重视对该课的听课评课;在对教师的教学成绩进行评价的时候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定也纳入其中,当然这是件需要不断探索评价方法的事情。其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是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的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相互讨论、交流,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后的表演;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互评互改;写字识字教学中学生们识字方法的相互学习等等,都是锻炼学生交际能力的好时机。但是有些教师一是可能由于教学工作的繁杂,二是由于自身学习主动性不够,很难去有意识的钻研教材,导致设计教学环节时忽略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如教学《晏子使楚》,我们一般都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根据就我掌握的情况,在农村小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改编后表演成功的仅占10%,教师们如果能在课前精心设计这一表演环节,或许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二是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在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我们随机叫了6个五年级的学生在走廊进行面谈。态度大方、能主动回答我们提问的一个也没有;点名后能自然的回答的1个,其余的同学要么低着头轻轻的说,声音小的可怜;要么就往别人身后躲藏,干脆不回答。可见,我们的孩子这种积极主动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还需老师大力培养。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大力营造这种交际的氛围,让学生能放开胆子说。留意生活中实际的交际场景,抓住时机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进去,敢于在别人面前说话,敢于在陌生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和家长多多交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现在,农村的“留守”‎ 儿童相当多,他们和家长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要鼓励他们多和父母通电话,说自己的生活、学习;在家要和带他们的亲人多交流,特别是祖父母们嘴巴比较零碎,要教育孝敬长辈,培养孩子们耐心倾听的好习惯;家访或家长来学校时,教师态度要亲切和蔼,让孩子也参与到教师和家长的谈话中来,并多鼓励孩子敢于当着老师和家长的面说心理话,让孩子在大人面前也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三是我们要多设计口语交际课,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堂上进行培养。口语交际课是专门设定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课节,那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前必须选定好交际话题,话题必须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能让他们有话可说。其次要创设好交际情景,让学生能积极的投身到交际场景中去。就在上周我上五年级《生命与健康常识》中的《我的性格我了解》一课时,同头的五个班,四个班都能做到师生、生生之间积极对话,气氛也十分和谐。可就有那么一个班的学生,我叫起来一个,沉默一个;站着不说,让他坐着说也不说。普通学生不说,连班干部也不说。让你伤脑筋的是他们只是微笑,就是不开口。到现在我都还没明白,他们究竟是怎么了。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交际的情景创设肯定还没达到能激发孩子们说的欲望。四是和所有教学科目整合,让学校所有的教学科目都担当起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任务。语文教师要和其他科目的教师多联系,特别是多和班主任联系,让所有的老师都形成教学合力,切实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总之,农村孩子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多多关注,多想办法,让孩子们个个愿说,能说,会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