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导评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导评教学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导评教学 ‎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导评教学周长安成都市第四十六中学 四川 成都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从根本上切中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它不仅指出了教学改革的迫切性,也为教师探寻适应当代学生和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改革的思路。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怎样才能围绕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核心进行有效教学,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呢?笔者认为:导评教学是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导评教学,就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的方式,而代之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下主动地去阅读、思考、讨论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获得知识和技能或达到一定程度的思想认识。导评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评价——指导上。由于教师为主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在教师指导评价下的学习活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得以真正体现。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此外,采用指导评价的教学方式给予了学生极大的思考活动空间,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必然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导”、“评”‎ 上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探求,实现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1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导评式教学尝试的必要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导评式教学的尝试,是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它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三维目标进行。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其次,就知识目标看,尽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安排的知识量和难度都不大,但它毕竟涉及到了初中学生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知识,需要学生加以掌握。再次,整个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循序安排了学生个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国情和当今世界格局等内容。这些内容都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能以正确的思想方法、观点进行简单分析,进而提高自己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根据学生个人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发展变化进行了多次改编,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全新的教学内容也决定了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三维目标”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课面临的教学对象——学生发生了变化。当代的初中生视野宽阔,信息来源广,丰富的思考材料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为什么”的思考促进了他们的成熟或“早熟”,也迫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寻找更适合他们方式进行。此外,社会创新型人材的培养也启迪教师探索新的更适合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方式。2    “导评式”教学的步骤班巴斯基在论述教学过程中最优化理论时说:“‎ 教学过程中最大优化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劳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活动。” “导评式”教学怎样组织学生活动呢?在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中,我认为应分为五个步骤进行:2.1导入环节导入是引领学生进入教材内容学习的首要环节。一堂课能否吸引教学对象的关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导入是前提。导入时,老师要对教材的每一课“情景再现”巧加使用,使“情景再现”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过渡“顺理成章”。此外,教师尤其要积累与学生生活或班级生活有关的事件,搜集社会生活重大事件,加工成新鲜有吸引力的“情景再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2.2导读环节学生学习欲望被激发后,教师注意适时转入本课内容学习。在此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材料、事例。指导学生掌握材料的基本情况、原因、经过,抓住事例特征,为下一环节学习做好准备。导读方式可默读、个人朗读、集体朗读,教师一般不代替朗读,而让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2.3导思环节思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劳动形式,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布鲁纳说:“发现并不限于那种要求人类探究未知晓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他进一步说:“教师不应该用讲授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消极状态,而应该假设式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亲自去得到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 在导思环节中,教师的导主要应体现在把握材料或事物的核心问题;说明了什么道理;哪些内容与主题有关?哪些内容与主题无关?符合违背了什么观点?导思中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与主要学习内容一致,不能偏离主题。2.4导析环节导析是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学生主动参与了阅读和思考的学习活动,学生会得到自己分析的结论或结果,这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检验这些结论或结果是否合符正确的观念(理论);是否有忽视或遗漏的方面;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的导才可转入指导把对材料事例的分析结论上升为正确的思想观念或理论;把分析结论上升归纳为知识要点,落实到知识目标上,并基本形成由知识或正确思想观念去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导析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有理、有据、有逻辑的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导析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采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或个人发言进行分析交流,促进学生从交流发言中学习提高,教师作结论性归纳总结。2.5导行环节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首先就是培养和造塑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的课程。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导行上要重视学生的行为养成。在导行环节,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与同学、父母、老师和谐相处;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积极融入班级生活和社会生活;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培养战胜困难的信心;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导评教学中“评”服务于“导”。“导”是这种教学尝试的主要手段,而 ‎“评”则是辅助手段。导与评密切联系,导中有评、评中有导。导为主线,以评促导。只有将“导”与“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五个环节的不同特征,“评”的方法主要使用在导析环节和导行环节。适时的合理评价有利于引导学习活动正常进行,保证“导”的效果,充分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既是育人的课程,又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学方法的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上述教学改革的尝试,仅仅是近年来的教学反思,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我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能走出创新之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