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 民主主义与教育(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选《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 民主主义与教育(四)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 民主主义与教育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 民主主义与教育 读书是每个人一生中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读书能够提升自身的水平。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 ,供大家参考选择。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 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学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把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先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由4岁到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岁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这时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学习间接的知识。但是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须应生活之需而为生活所用,否则呆读死记就会成为大脑负担,就像不能利用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反而被战利品所拖累一样。第三个阶段就是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期,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杜威指出,教育最初须是人类的,以后才是专业的。科学家的出发点是追求知识,儿童的出发点是生活生长。 ‎ 现在的课堂依然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领路人。这和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是相一致的。现在很多课堂上老师都注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实践,动手做一做,然后自己总结出公式或者数学规律,自己总结出的这些规律。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而且理解很透彻。这样让学生从做中学的方法,学生依然受益匪浅。特别是小学,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强,当我们学习这方面抽象知识的时候,都是借助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做一做,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儿童的知识虽然很疲乏,但当他全力以赴探讨那些感觉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的时候,他会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肯于动脑筋和费心血。一般教师脱离儿童生活而仅仅为准备考试才向学生提出问题,儿童却是学而不思和记而不解的。实际上锻炼良好的大脑比在大脑中堆放不能消化的公式和定理有价值得多。如果单纯把儿童当成容器,以高压的手段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就会招致学生反感,或则迫使他们敷衍应付。 ‎ 在我们身边的确有很多非常负责任的老师,每天到班里就给孩子们辅导,让孩子们做题学习,教室里每天都能看到这些老师忙碌的身影。孩子们每天的作业他们都会认真批改,然后占用很多本该属于孩子们的休息时间或者上其他副科的时候,让孩子们做习题。这样利用死磨的方法,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毕竟孩子们已经熟能生巧了。但是这也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学习时间,副科也是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技能。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学生所不喜欢的。这样也在无形中给老师增添了很多负担,每天不间断地辅导和批改作业,占用了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让老师忙碌得没有时间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也没有时间去钻研教材,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控能力,更没有时间去搞教研,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整天埋头于作业、试卷、辅导之中不能自拔。最后累垮了自己的身体,累哑了自己的喉咙,但是学生还不领情。 老师要想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一定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而不是剥夺儿童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来学好语文和数学这两门所谓的主课。儿童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儿童的成长是全方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真正给孩子们自由,让孩子们自由成长,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不是在老师的高压逼迫下学习。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彻底改变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 ‎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是一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方向的明灯。西方学者称它与卢梭的《爱弥儿》、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三部不朽的教育瑰宝。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论点和价值,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这位思想家的生平。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之一。杜威于1859年生于美国佛蒙特州风景秀丽的农业小镇柏灵顿,1952年6月1日在纽约去世。也就是说,他生于南北战争之前,卒于第二次大战之后,他那90余龄的漫长岁月,恰好处于美国由农业国一跃而为工农业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急骤转变时期。美国学者称他创立的反映时代剧变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是美国天才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 杜威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者。在他的哲学里,主要概念是经验。在此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与教育理论是统一的,他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的基础上的。 ‎ ‎《民主主义与教育》全书共分二十六章。前七章论述了教育为生活所必需,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教育方向的关系以及社会的机能,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八至二十三章,分析了教育目的、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教学法与教材、课程、教育的价值等。后三章论述了实用主义认识论,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活动教学等观点。总的来说,全书分三个部分:教育的社会职能和效用;民主社会的教育性质;实用主义的真理论和道德论。 下面,我将印象比较深的几点感受说一下。 在第一章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中, 杜威对控制、生活和经验这几个词语做了一些阐释,也对教育与沟通的关系作了详细而深刻的说明。杜伟在书中指出,社会生活不仅和沟通完全相同,而且一切沟通(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杜威在这一章中有几句话给我以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正如营养和生殖和生理的生活的关系一样。这种教育首先是通过沟通进行传递。在个人经验成为共同财富以前,沟通乃是一个共同参与与经验的过程,通过沟通,参与经验的双方的倾向有所变化。 在我看来,这其中的最后一句话,颇适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在这句话中,我好像见到了双赢这个现代流行用语的影子。通过杜威的论述,我才明白正规教育的地位:没有这种正规的教育,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因为书籍和知识的符号已被掌握,正规教育为年轻人获得一种经验开辟道路,如果让年轻人在和别人的非正式的联系中获得训练,他们是得不到这种经验的。而以前我根本就连所谓的正规教育是指什么都不知道,杜威让我了解了更多有关教育的知识,让我认识了教育理论知识的博大精深。 ‎ 杜威在第二章教育是社会的职能里用例子说明社会环境是怎样培育未成熟的成员的,进而深入揭示未成熟的人的活动只是被利用来获得有用的习惯。阅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震惊而痛苦的,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情况了,尤其是在教育工作中。在一些学生的眼中,书籍已经成为让他们痛苦的紧箍圈,课堂变成了牢房,而教师和家长则成了牢头,这时候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啊!这是教育工作的失败啊!杜威是无情的,他尖锐地指出未成熟的人像动物一样受训练,而不像一个人那样受教育。同时杜威也用简单有趣的例子告诉我们语言对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语言是怎样工作的。他还特别强调学校是特殊的环境,并详细指出学校环境的三个特殊功能。 ‎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与传统不同的教育概念。他说教育乃是有效的联系和交通的渠道。我也赞同他的观点,教育应该是灵活化的、复杂化的沟通渠道,而不是机械的、简单的传递。杜威致力于改革传统教育,强调儿童从书本记诵中解放出来,创出了崭新的教育理论。杜威在肯定儿童主体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环境条件的特点对于儿童主体发展的意义,竭力倡导对环境进行改造,尤其是对教育这一特殊的儿童生活环境进行改造和控制,以使其能适应儿童发展的倾向,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杜威认为,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就是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围绕儿童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这与当今新课改标准里的以学生为主体中心相符合。杜威的这种思想,对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兴起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即生长。从儿童的发展取决于儿童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这一角度出发,杜威又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是其经验的改组和改造过程,他主张让儿童从实际参与的活动中学习,即做中学。所以在杜威看来,真正对儿童发展有益的教育,是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经验和连续性经验的活动。从这一角度而言,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些都是新儿童发展观的重要观点。特别是做中学教学观点更是与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提出的数学好玩的观点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 对于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我在看完书后还是觉得很迷惑。民主社会就是杜威的理想国,在他看来,民主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沃壤,民主社会的教育是无比先进和无比优越的。祁尔德曾说在杜威的心目中,教育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民主主义与教育》所论证的就是教育应朝着民主社会的要求,引导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从而使新生一代符合和满足民主社会的希望。我困惑的是,当儿童所处社会与民主社会差别显著,各种条件都得不到满足时,引导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教育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实现杜威所认为的教育目的。而杜威说的让儿童做到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让我很心动,我决定以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在我国,有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受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例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胡适、陶行知和陶鹤琴都是杜威的学生。而现在,我也是杜威的忠实fans了。杜威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单中惠曾指出:杜威关于加强教育与生活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提倡学生动手和思考、课程教材心理化以及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观点,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吻合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以推动当前的教育改革。 深入研读《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不仅为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理论工作奠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其中有关教育目的、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教学法与教材、课程、教育的价值等的分析,为我们以后的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其从做中学的活动教学等观点更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的提升开辟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潜能,点燃了教师的智慧火花。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座珍贵的知识财富。它不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但它绝对会是最让我难忘的一本书。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去阅读更多教育的书籍来充实自己,想要与那些伟大的教育家更近距离的接触。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 ‎ ‎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呼吁民主的,即实现有理想、明智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他不但强调教育理论,而且强调教育实践,他主张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教育史上提出了新颖的教育哲学。杜威所写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的阐述了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也是其教育著作的代表。这本书在初读时的确很难理解,但是耐心读完后却有很多收获与启发。在书中提到了许多与传统不同的教育观念,他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来解释教育,提出了崭新的教育理论。他提出了儿童中心论以及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使儿童的天性得到解放,锻炼了儿童的实践能力,使学校教育有很大的改变。下面我将来谈一谈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感受。 ‎ 首先传统教育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一项工作,但是杜威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从工具箱中取出工具并不代表制造工具,就像从别人口中听来的知识并不代表真正获得知识。在传统教育中,儿童常常都是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听老师讲授知识,被动的吸收知识,全凭老师的灌输去吸收那些,并没有得到实践的知识。且不说儿童对这些知识是否感兴趣,单从知识的反复讲,反复听这方面来说,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恶,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有时老师在课堂上十分投入地去讲,反复的讲,可是还是有学生不会做,也有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讲,显然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针对这一现象,杜威就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是直接灌输给儿童知识,而是应当诱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会体悟经验和知识,教学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那些脱离儿童生活的知识,并不能被儿童所吸收,甚至还会令学生反感。仔细回想一下我们现在的教育状况,不就是这样吗?学生永远有做不完的模拟试卷、频繁的模拟考试、对成绩的严格考察,就迫使老师不得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从而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因此变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这样的状态下的学生并不是乐于学习,而是被迫学习,因此,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所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好,这也应该引起当今教育者的反思。 ‎ 其次,有关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教育本身是没有目的,正因为家长和教师,他们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概念是没有目的的。教育没有目的,它指的仅仅是教育没有内部的目的,但是它还存在外的目的,外部的目的就是社会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所赋予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目前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基于学生自身需要而制定的,几乎没有学生会对那些抽象的数学符号感兴趣,也没有学生喜欢去背诵他们毫不理解的诗句、文言文等。如果说学生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也许仅仅只是因为从事这些活动后的间接结果,比如成绩好可以得到家长的夸奖,获得老师的表扬。读到这里我就不禁思考,对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来说,这些外在目的有那么重要吗?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热爱学习,因此教师和家长就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对儿童的教育进行了正确的引导?教育所要追求的就是儿童在从事这项工作时,他能获得快乐。杜威所写的理想中的教育虽然是很美好的,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教育的效果呢,这也是一个亟待我们思考的问题。 另外,杜威还提到教师应该是儿童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儿童活动的监督者。这一点与我们新课程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处,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只是发挥辅助、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应该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来获得知识,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但是通常有的老师会想,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去思考,就会在课堂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其实,我想说的是,教师千万不要怕耽误时间,因为只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才会记忆更深刻,而对于时间的把握,这就有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计划,要把握好学生思考的度。 ‎ ‎ 读完这本书其实带给我很多启发,教学的意义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获得知识,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教育,在现代社会,杜威的这种民主教育思想依然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我觉得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个人的兴趣。关于课程的设置,也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当今社会,教育还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在实施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都有待改进。其实,就像杜威所说的,教育应该是生活的,享受的也应该是生活中的事情,而非远离实际的空谈。虽然这本书晦涩难懂,但是我相信每一次读完它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会给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一定的思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