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浅谈节奏教学法在音乐课中的运用及感受
音乐论文之浅谈节奏教学法在音乐课中的运用及感受 【内容摘要】节奏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上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里"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身体动,还有心动、脑动--不仅能创作属于自己的节奏作品,还能将创编内容运用到演唱或欣赏中,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反应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达到自由表现音乐的目的。 【关键词】节奏教学法、即兴创编、师生互动 节奏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起作用吗?回答是肯定的。起,而且起很大的作用。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人类最本能的音乐,它是人类本能性自然、直接、即兴的流露。“原始的节奏”是人类脉搏跳动、呼吸及内心情绪起伏的体现。他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 而节奏教学法能够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欢乐。一个人的情绪在不同的状态下,接受新事物的快慢则不一样,当人们的情绪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下时,接受新事物则快,反之,则慢。如果教师能用一种方法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那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轻松愉快,令课堂熠熠生辉,课堂教学效果则会事半功倍。怎样将节奏教学法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我有以下两点感受:“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与表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在于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没有调动起来,按照以往的音乐教学,例如学唱一首歌曲,学生往往是跟着教师一遍一遍学唱,直到学会为止。这里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机械地学唱,根本就不会用大脑去思考就学会了,反而对音乐的兴趣也减弱了,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呢?我运用了节奏教学法后,效果截然不同,例如:一、回声节奏练习法:A学生拍四拍节奏,B学生不仅拍A的四拍节奏,再创造四拍节奏,C学生不仅拍B学生创造的四拍节奏,自己再创造四拍节奏,依次类推,反复练习。二、接龙节奏练习法:教师规定创造2/4拍等节奏型,学生龙头接龙尾,自由快速创编节奏接龙游戏。速度慢者,罚其给节奏配词,接着再玩。三是人名节奏练习法: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不同拍节的节奏型,连说两遍,接龙进行。如“张三|张三 0|”等反复练习。四、特殊节奏起名练习法:时钟节奏××|××;马跑节奏×××或×××;鸡叫节奏 等等;同样是学唱一首歌曲,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比较难的节奏(例如:切分音、附点音等学生往往不太好把握),找出难点后,学生自己练习、视唱,而且必须养成边唱边打拍子的良好习惯,难点练唱好了以后,再把整首曲谱连起来视唱。这里不一定要求每个学生都准确地把音准唱准。首先是把握好节奏、音的长短。然后跟着钢琴音准自然就准了。学生自己跟着钢琴准确的识谱的时候,他会忽然发现原来一首歌曲,不用老师教自己也能唱了,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因为对学生来说,学会或掌握知识所带来的快乐,就是真正的快乐。学习音乐的兴趣自然也会提高。 二、创造与表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创造与表现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的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教学中,创造与表现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节奏教学法,我和学生玩起了“绕口令”与“节奏“的游戏。首先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根藤,青青藤条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然后我用木雨敲着规整的节奏朗诵,让学生在每一句绕口令下面填上我所朗诵的节奏,填好以后学生自己来朗诵。掌握好了以后再换另外一种节奏型朗诵,学生再来填写。用的节奏型是确定好的七种节奏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不停的变化。通过这次绕口令与节奏的学习,学生很快地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型。于是他们分小组进行音乐创作,每个小组找一个绕口令,填写不同的节奏型,然后小组的同学自己敲击木鱼朗诵绕口令,整个课堂的气氛非常的活跃。 我们还可以以游戏方式,分三个梯度,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即时记忆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1、要求学会看指挥。每组必须思想集中,因为下一组轮到谁是不定的。不能跟上指挥或者念、打节奏不整齐的组将被出局,退出游戏。2、剩余的组继续游戏,要求后一组重复前一组的节奏再加上自己的节奏,如重复错误或不整齐,退出。这对小组的每个成员在注意力集中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进入了即时记忆力的训练。3、最后一轮,老师节奏变化了(前两轮教师一直用固定节奏),要求下一组重复老师和前一组的节奏,以此强化训练音乐记忆力和节奏感。实践证明,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每个组都很认真参与,且集体荣誉感很强,第一轮被淘汰的组往往会强烈要求再来一次。因此,这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喜欢音乐课起到很大作用,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 为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学习和游戏,一般每个音乐小组长应先和组员进行节奏问答,然后从组员的回答中挑选或整合一条符合要求的节奏,带领全组一起练习。有时因小组人数较多,会出现组员讲话,不动脑筋等待组长说出节奏的情况。因此,老师要经常走动,观察、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小组,积极进行活动。另外,也可在课余,根据上课要求事先对组长进行培训。 结论:当然,在音乐学习过程当中节奏教学它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但是节奏却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的音乐就好象没有了灵魂的驱壳,所以节奏是激发学生内心潜在音乐敏感性的源泉。那么,一个多样化的主动学习模式,一个增加学生的活力性新兴教学模式,就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个性。总之,我们不能忽视“节奏教学法”在音乐课中的作用,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体验了快乐,对其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们不仅对音乐产生了兴趣,而且引发了探索的欲望。这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交往、自控力、社会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地学会音乐。这样才能让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本文参考书目: 1、《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曹理 何工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4月第一版2、《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李旦娜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2月第一版 3、《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 尹爱青 主编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一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