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论文之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找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可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并应用数学的能力。 一、 结合生活实际,探求数学原理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学生产生了问题,就会产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解决问题时积极地调动观察力,注意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改变思维的惰性和定势,形成好问、多问、奇问的思维习惯。因此,要不断地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要注意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从生活中引入 问题是思维的先导,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设计问题情境时应更多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我先提出问题:“今天我们班有位小朋友坐得可神气了!他是谁呢?他就坐在第一组第一个,大家猜猜他对谁?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这时我开始了新课的导入:“ 小朋友可真聪明!刚才我们是给这位小朋友确定了位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 可见通过我身边的小伙伴引入新课,既创设了一种宽松有趣的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 2、模拟生活镜头,开展活动 学生的数学认识,数学经验,有赖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学习内容与其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例如“元、角、分的计算”后,在课堂中开展一个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学生用3元钱买单价2元3角的圆珠笔,怎样找钱呢?由于学生有了生活的感受和购物经验,对“元、角、分”的知识产生兴趣,通过表演购物情境他们情绪都很高。 生1:3元可以化成300分,2元3角就是230分,剩下70分就是7角,所以应找回7角; 生2:先付两个1元,再用另外1元付3角,找回7角; 生3:我认为他们想得都很复杂,我想3元是30角,2元3角是23角,30角减去23角,剩下7角,这样算比较简便。 通过生活化的数学表演活动,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元、角、分的计算”知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运用数学原理,指导生活实践 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 数学的眼光观察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增强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统计”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调查统计自己感兴趣的生活问题,能在统计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学了“角”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去找教室里、家庭里和其他地方物体上的角,并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这些角的存在。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 注重实践活动,训练数学能力。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使其在自我探索中,产生创新灵感,想方设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实际。例如:学习了“米和厘米”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求学生测量篮球场的长、宽和篮球架的高。我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用什么方法测量:首先说说测量篮球场的长:同学们叽叽喳喳说开了,有的说直接用卷尺或米尺测量;有的说先用一条绳子去测量,再用尺测量出绳子的长度;也有同学说用步子测量……其次讨论第二个问题测量篮球架的高(注意不能爬到上面),同学们的方法可多了:①先用一根竹竿去测量,再用测量出竹竿的长度;②放风筝后,再用尺测量出风筝线的长度…… 这些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按小组选择测量对象后,合作实际测量,很快测出了篮球场的长、宽和篮球架的高。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锻炼了测算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当今数学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学科领域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对象,要善于利用生活实践材料来充实数学课堂内容逐步实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