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心得)之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信息技术论文之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 ‎  宋国宏 ‎  摘 要:信息化社会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教育信息化成为全球化发展趋势,有的学者称之为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之一,而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本文阐述了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与其产生的背景,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提出培养中学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  关键词:  中学教师   信息素养  培养 ‎  正 文: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高度信息化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归结为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之间的竞争,已归结教育的竞争,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在信息化社会,学生的教育环境也在悄然改变,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因为网络的存在变得更加广阔,这样,传统的学校和教师必然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变迁,迎接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挑战,把学校办成更能吸引学生的场所,教师要向他们提供真正理解信息化社会的钥匙。为此,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已成为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迫切的任务。‎ ‎  一、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与其产生的背景 ‎  首先,这是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地加快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令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提供的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直至生活方式。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21世纪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 ‎  其次,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在新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就突出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承认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  第三,这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在教师培训方面对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要求,特别是最近颁布实施的《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初稿)对中小学教师、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素养分别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另外,终生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作为信息社会中的一员,只有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不落后于这个社会,不被信息社会所遗弃。‎ ‎  第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信息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完成这一使命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  个人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意识情感。信息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信息意识,即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2)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小学教师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3)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明白,对于其发展与作用是否了解,应该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4)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即操纵、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评价和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并且开发与传播信息。小学教师的基本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通讯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等。‎ ‎  二、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  华南师范大学桑新民教授指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其中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在国内外中学教师培训中,对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中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的培训上,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具体情况如下:‎ ‎  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 ‎  1999年“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后正式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工程”明确提出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党的“十五”大期间教育信息化将力争实现三个层面的目标:‎ ‎  ① 加强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院校信息化环境、设施和资源建设,基本形成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网络体系;‎ ‎  ② 全面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显著提高全体教师和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  ③ 探索并初步建立信息化环境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  由此可见,在教师培训中,国内外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以培训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操作能力为主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以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来保证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要,成为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解决问题的新一代。‎ ‎  三、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策略 ‎  1、重视硬软件环境建设,创设培养教师良好信息素养的应用环境。‎ ‎  要使信息技术在整个学校得到很好的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必须保障经费的投入。以我校为例,先后建立了两间间多媒体电子教室, 2005年9月,又开通了校园网,还为40个教学班、各老师、办公室各处室及教研组配置了办公计算机及笔记本电脑,实现了“班班通”。特别是2010年学校为新教学楼的22个教学班采购了先进的“超短焦距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到现在全校共有台式计算机500多台,笔记本电脑8台。学校购买了教师学习和使用所需的一些资料、软件等,购买了一些各种素材的光盘,还购买了系统及K12学科资源库等,为教师制作课件和备课提供方便。‎ ‎  2、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信息技术校本培训”。‎ ‎  教师必须通过接受适当的计算机学科培训达到对计算机硬件和现代通讯设备的初步认识,理解信息来源、途径和方法,如果一个中学教师连最起码的计算机应用中的输入输出设备或者连打印机都不能独立使用,信息素养就无从谈起。我校从2004年至今,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网页制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一系列课程的培训,从而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技能。绝大部分老师顺利的获得了“电脑高级证书”“INTEL培训结业证”。因此,信息素养应从培养中学教师大胆操作和实践开始,只有首先改变中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畏惧心理,信息的情感和意识加强了,才能提高信息知识容量和更高层次的应用信息的能力。‎ ‎  3、在“课程整合”中提高信息素养。‎ ‎  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有的人在这方面走过弯路,把信息技术单纯地理解为课件制作或是多媒体演示。我们要避免走进这个误区,要把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的重心放到探索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上。先后有多名老师在各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比武中获奖。‎ ‎  4、建立健全学校校园网络应用的各项规章制度。‎ ‎  互联网对于教育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丰富的信息与知识,让我们享用便利快捷的信息的同时,也对我们的身心产生了危害,无用的,非健康的,污秽的信息同样接踵而来,上班打网络游戏,在线聊天等不良行为在教师中也时有发生,学校应加强组织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应用。培养教师辨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健康信息与污秽信息的能力,了解并遵守与信息文化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和道德,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和污染。作为育人者的教师应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道德及信息道德,培养自己良好的信息素养。‎ ‎  5、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  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及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对电子办公,电子教案的上传,课件的收集与制作,主题知识网站的规划建设及应用,校园网络资源的应用及建设等方面应有相应的规定,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新技术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自助成长。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课题实验学好用好信息技术,鼓励并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 ‎  教师掌握信息化程度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话题。这对于长期习惯了一块黑板、一枝粉笔工作方式的教师来说,有种相当的难度。但这项工作从开始启动到今天,已经给教师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  1.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专业化素养明显提高 ‎  无论你走进课堂,还是走进教师办公室,都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教师教育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上备课,寻找资料,网上教研已经成为教师每天常规工作。在校园网的论坛上,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作品,以文会友,创建个性化的教育天地,多名教师建立“博客”‎ ‎,信息化改变了我们教育生活,带给我们许多工作和学习上的挑战,也带来了教师成长的快乐。‎ ‎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信息化已经把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 ‎  2. 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得到初步改变 ‎  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造,尽管这条道路还很漫长,但是我校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教师们在课堂上已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有的教师创建了专题网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专项服务,走进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的追求和实践。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正在变成广大教师自觉的行动。‎ ‎  3.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得到拓展 ‎  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研发课件、丰富学科的教学内容,重组教材,已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把身边刚刚发生的大事要闻开发为课程资源,在我校已是屡见不鲜。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已经变为现实,信息化使课程开始由预设走向生成。‎ ‎  我们深知信息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校将以市教育信息中心为依托,积极探索,以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在信息化发展中快速成长。建成一支信息化、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办出有影响力的现代基础教育,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  参考文献 ‎  顾非石  《信息素养:当代教师专业化的必备素质》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 ‎  黄荣怀,《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  宫淑红、桑新民《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