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简论语文教学怎样体现人文精神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简论语文教学怎样体现人文精神

语文论文之简论语文教学怎样体现人文精神 ‎ 简论语文教学怎样体现人文精神孙 超河南中牟县直三初中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语文学科为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不仅仅是道德 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根据中西人文精神的传统阐释,可将人文精神进一步细化理解为:第一,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品格;第三,当代人文精神重视弘扬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那么,语文教学中该怎样体现人文精神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 ‎1  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精神方面的、道德方面的、创造能力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以及体魄方面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警其师,信其道。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让他们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使命感,增强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的责任感。我们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有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格力量。在学生在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2  ‎ ‎ 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实际上也在无行之中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教学中是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用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灵活处理的随机应变教学法,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以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师学生一对一的沉闷、乏味、缺少交流的模式,而成为师生之间交互、多向、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谈心与探讨。这里有的是对学生的尊重,有的是平等的朋友式的交心,有的是对不同见解没有定论的面红耳赤的热烈争论。教师就在与学生问题的探讨中,随机应变地从宏观上灵活处理,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就从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学会了民主协商,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正确的研究学问的方法。这样既张扬个性,又民主集中,既有主见、不人云亦云,又尊重别人的健全的人格,在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中逐渐养成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提高学生鉴赏分析能力的同时人文素质的提高才会化为现实。3    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汲取人文素养 新课标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把语文课上成具有趣味、充满人性之美,能净化学生心灵,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课,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自修中提高其文学素养。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所选的篇目大多注重文采,充满艺术魅力,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在贯彻新课标的大前提下,我们在运用这套新教科书时,就不可能忽视对学生的文采培养。否则“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就是一句空话。笔者认为,应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教材外的名著精选,见多识广,“润物无声”,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获得丰富的心灵体验,铸造审美的心灵。4   构建人性化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细节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促使“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构建人性化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意义重大。在语文教学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语文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正处于21世纪新课程背景下的特定时代,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凸现“人”‎ 的主体地位。语文负载着传承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应浸润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只有把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育出更多人格健全,趣味高尚,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教育是提高民众素质的最重要手段。人文教育不同于科技教育重在培养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提高人理性思维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上,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教人做人,做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富的人;做一个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做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实利,"有技术、没文化"的人格单薄的人。事实上,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人类社会、自然、他人、自身的问题,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真谛。最终,把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人文关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