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视听输入有效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视听输入有效性

语文论文之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视听输入有效性 ‎ ‎  【摘要】视觉和听觉作为最重要的输入通道,让视听有效输入在课堂中发挥其通道优势,形成有效的学习氛围,营造积极教育的模式,对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低段数学课堂,创设愉快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学习需要,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小学低段;视听输入;有效性;数学课堂 ‎  知识这个大能量往往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得,而大部分必经的是学生的视听通道。如何才能有效地学习,跟学生的视听能力有着必然的联系。那如何把学生视听能力互补,发挥出它们最大的合力呢?‎ ‎  一、知识输入现状分析 ‎  1.学生之间视听能力存在先天差异 ‎  举个简单的例子: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分两种情况,第一种看算式卡片口答,第二种听算式进行口答。进行小测试两种情况对比后发现:①有一部分孩子在第一种情况下答题迅速很快,他们擅长用视觉通道进行输入信息。②有一部分是听算能力比较强,擅长于听觉通道输入。③‎ 有一部分是在听算时需要用小手指在桌面上比划出算式才能算出得数,把听到的转化为视觉上,再进入视觉通道输入信息。④有一部分是看到之后默默地读一遍,转化为听觉信息输入。‎ ‎  2.视觉和听觉两者之间互相作用 ‎  我们不妨做个体验的小游戏:邻座两个人面对面,听老师报一串数字,一人用手势表示出数字,另外一人做出判断。如果答对了则两人拥抱一次。数字逐次增多。‎ ‎  这样一个小游戏是体验视听两种能力存在,并互相作用。视觉和听觉有时候互相促进,发挥积极作用,有时候却带有一定的掩蔽性,起到消极作用。两者同时使用时,怎么样配合才得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是否关注过这种现象?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提高视听的能力,发挥他们共存时的促进作用?那我们如何来运作这些通道呢?‎ ‎  二、打开输入通道,汲取有效“营养”‎ ‎  输入通道最重要的莫过于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打开通道的开关,让知识顺利有效地进入学生的输入通道,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营养汲取更加充分。‎ ‎  (一)视觉通道 ‎  在视觉通道里,学生视觉输入的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它包括◎视觉探索(例如让学生找到字、词、句子);◎视觉描述(例如让学生说哪些书写的时间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说说你看到的);◎视觉追踪(例如在自己本子上描一描);◎视觉联想(例如相似的题型)。‎ ‎  在教学中是什么“堵塞”‎ 了孩子的视觉输入通道?是枯燥的视觉信息。我们该如何是好?‎ ‎  为什么每个低段小学生都那么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故事情节趣味足、轻松直观。低段数学课堂里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会“人在曹营心在汉”,如何把心拉回来?必须改变枯燥的知识呈现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直观趣味足这一点,放到数学教学的课堂里,创设有效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 ‎  1.让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如何尽量让课堂学习的内容也变得直观易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因地制宜的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把0到9这十个数字做成了数字宝宝,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宝宝“0”,接着跳出1-9这几个数字宝宝,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这样的情境引入生动有趣,让孩子入迷。‎ ‎  2.让数学知识富有“动感”。‎ ‎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小游戏活动,让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裨益。试着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等动感十足的情境,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例如,在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中,“2”和“7”是一组好朋友,“3”和“6”是一组好朋友。)‎ ‎  又如,一年级上册《比高矮》这部分内容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边框上,一上课教师故作惊奇的说:“咦,黑板擦怎么跑那么高,谁愿意帮我把它拿下来?”上来拿的学生由于个子矮,够不着,他就跳起来很吃力地够着拿,还是够不着。老师微笑着说:“还是让我来拿吧。”老师动手拿下了黑板擦。并问:“同学们,刚才为什么他很费力也拿不到,而我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学生纷纷发言:因为老师个子高,学生个子矮;说老师个子比他高,他比老师个子矮;老师你都长到黑板那儿了,所以一下子就够着了……‎ 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马上叫刚才拿黑板擦的那位学生上来站在老师身边,再次比高矮,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教师总结:看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谁比较高,谁比较矮,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高矮。这样的导入设计生活化,体现了新理念,让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理解了比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  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  3.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视”得其所。指导学生观察,教给学生善于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①学生不仅要学会观察物体数量的多少,还应该学会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数与总数,大小数与相差数、每份数与总数、一倍数、倍数与几倍数等等。例如:在“倍的认识”时,教师应该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如6只松鼠和18只小鸟,在比较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小鸟的只数中有3个6只,接着让学生摆学具,摆出3个6只,在观察中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倍的概念。②‎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关键。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第75页的加减混合,它是用天鹅飞来飞走的情境说明的。原来有4只天鹅,先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算式是4-3+2,这样就比较形象,指导学生观察,再列式计算。观察是智慧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  (二)听觉通道 ‎  听觉输入的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听分辨(如读句子时的轻重,音准);◎听记忆(如复述别的小朋友的话,比如问谁听明白了他说了什么?谁来当他的小录音机?);◎听排序(如谁听清楚他说了什么?用1、2、3来表述一下);◎听理解(如替换,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听懂了什么);◎听动反应(如指令反馈。指令可从1个、2个……逐个增多。)‎ ‎  低段的孩子,在课堂教学中,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 ‎  1.教师讲的课成为学生的“耳边风”,请学生朗读或答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指。‎ ‎  2.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老师,我来!”“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其余学生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唉声叹气,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学交流。该生发言结束,其余学生举手要求发言的高潮再起。如此循环之中,学生心态浮躁,听讲浮躁,表面的灿烂下面是内在的苍白----轻学习交流,重表现自我。‎ ‎  3.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后,再请学生发言,学生不能归纳综述。有的学生还一再举手要求发言,回答结果却是简单重复某个学生的回答,或是一些明显的错误。……‎ 从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只是一味地表现自己,根本不会去倾听别人的意见。‎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训练、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呢?‎ ‎  比如:听算。首先,要会听,在听算训练时应创设情景,激发爱好,引起兴趣,以情趣助听。低年级学生开始进行听算训练时可先练听,听读题后复说,比比看谁听一次就能按原样复述一遍。开始每次读一题,渐渐每次读二到三题。逐渐增加,读题时也由慢到快。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相信听力就会大有提高。‎ ‎  其次,听算练习中,要充分运用注意规律,培养学生注意力:①在听算练习中提出具体的目的和任务,使学生产生完成任务的强烈愿望而形成有意注意。例如精心设计几组类型不同的听算题,让学生听算后,再说说每组有什么特点等。②还可以通过抢答、一组读题一组听算,或者开火车听算等多种儿童喜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③听算训练时,读题时还可改变语调、语速,培养学生合理分配注意力。通过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改善,听算能力也会提高。‎ ‎  最后,在听算训练中提高记忆能力。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可言,记忆是应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前提。听算训练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途径之一。在听算训练中学生要先记住题目,再用心算,最后还要原题输出,本身就是强化记忆的方法之一,只要坚持听算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就会提高。‎ ‎  三、注意课堂视听统合,发挥促进作用 ‎  视听整合,让视觉与听觉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地继续摸索,实践和尝试。视和听,整合得不恰当便容易产生副作用,我们教师应该避免“张冠李戴”,比如:语文教师教字音时,让学生看着卡片读,理论上字音就该开通听觉通道,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好,这个教师似乎犯了个我们平常不太注意的小错误。像这样的情况,反过来应该效果更佳,比如放录音读,学生找到字并跟读,这样不知道会不会好一些。当然,有的教师统合地很好,例如巩固乘法口诀的时候,练习本上计算好一系列除法算式,校对时,一般教师都会请一个学生报答案,这样会让其他学生很空,注意力涣散。而这位老师让一生报算式和得数,其他学生看着自己的本子并齐说用到的口诀,这一过程中其实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视听整合。其他孩子一定要进行视觉跟踪,这样注意力就自然而然集中了,并很好地达到了巩固乘法口诀的目的。‎ ‎  要提高学生的视与听两大块“输入部分”的效率,并非何等易事,得从细细小小很多方面入手,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而具体该如何实施细化,有待我们继续在不断地实践中,积累经验,这是教学工作者一项长期不懈的探索任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