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其他论文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模式改革是教育界经久不衰的话题。我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从提出至今已有多年,作为罗田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学校,我们骆驼坳中心小学的课改已经到了优化模式、推广应用的阶段。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内涵。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宗旨,回归教育本位,坚持“学为中心,教为主导”原则,以“乐学、会学、创学”为主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学两为”。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构建健康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实现健康课堂,增强课改实施能力,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二、确立实施方案。 此课堂模式的探究历时四年半,分为三个阶段,即研究学习,确定实验重点阶段;示教研讨,创建模式阶段;优化模式,推广应用阶段。目前,我们已进入第三阶段。 经过反复商议,我们确立“全员参与、重点实验” 的实施方案。采用由重点实验教师带动所有老师、由重点试验班级带动所有班级、由重点实验学科带动所有学科的手段,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循序渐进,最终逐步推广。 三、形成“四导五环”教学模式 在示教研讨,创建模式阶段,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也曾走过弯路。后来经过反复实践,形成了现在的“四导五环”教学模式。所谓“四导” 即“导学、导研、导展、导练”,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所谓“五环”即将教学分为入境入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练习拓展五个环节。该模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分别进行体现,“四导”是从教师层面提出的,强调教师组织、引导、激励、帮助学生的定位及作用;而“五环”则是从学生层面提出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着重体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出“学为中心,教为主导”的原则。 四、模式推广,推进改革。 为在全镇进行教学模式的推广,15年秋,我校依据“四导五环”的模式来设计安排了三堂课,组织了一次面向全镇教师的教研活动。授课教师的安排,我们采用重点实验教师带动普通实验教师、重点实验学科带动非语文学科的结构。方扬是我校语文课堂改革的实验教师;胡双老师虽然不是重点实验教师,但与方扬所带的班级是平行班,是同学科;范雅老师任教的是同年级的不同学科。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最终逐步推广。 语文课,我们采取的是“接龙教学”的方式。选用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由重点实验教师方杨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理清课文的脉络、学习文中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的那部分内容。这三部分之间似乎没什么联系,怎样把他们串起来呢?方老师运用“四导五环”的模式,就很容易很自然了。首先,借助图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魅力,激起学生探知的欲望。再创设一个情景----带着学生去旅游,并抛出一个难题----想去“旅游”的必须“过关斩将”才有机会。这个“关”就是认识文中的生字词,这个“将”就是理清文章的脉络,“旅游”就是领略海面的美丽风光。这种入情入境的设置,既串起了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两得。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识字方法,所以在识字教学环节,方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而理清文章脉络,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点,方老师就借用了“四导五环”中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小组探究来解决。感受风景优美的海面这部分内容很容易,我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拓展,也为下一节课留下一个链接点。 第二课时由非重点实验教师胡双教学。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感受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让学生热爱这片岛屿。课文围绕着西沙群岛的富饶,描绘了这样几幅画面----海底、海滩、海岛。其中海底是重点学习对象。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会了文本知识,又达到“ 乐学、会学、创学”的目的呢?那就只能遵循一个原则---“学为中心,教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互学。老师只负责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往前走。根据“四导五环”的模式,第一步,入情入境。胡双老师创设了一个带领学生寻宝的情景。先让学生到海底寻宝,自然地导入到学习海底这部分内容。第二步,自主学习。给出自学提示,怎样寻宝?一是要潜入海底,就是读,读通、读透;二是找宝贝,就是找出文中所描写的生物,圈出来,读句子,想象样子,准备如何介绍宝贝。第三步,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其实是对上一环节第二步的拓展,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宝贝。这个时候,平时的小组建设非常重要。“小组建设” ,说起来很容易,真正要产生效果,却很难。因为一旦操作不好,极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得好,主动性差的学生成了听众、观众。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作过研讨,认为加强小组建设,首先要分好组。分组既要兼顾学习能力,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必须搭配好,让组与组之间形成平衡,才有竞争力。其次,要选好组长,必须组织能力强,能带着组员很有条理地进行学习。第三,老师要引导好,提出的要求要明确,学习的步骤要具体,让小组成员在一起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从这两堂语文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三年级的小组建设进行得还行。首先,老师引导到位,要求明确。如第一课时,方扬老师给出一个填空题请学生读课文再填空;第二课时,胡双老师在小组自主学习前也给了学生一个回答问题的模板。这样,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还训练了学生完整说话的能力。其次,小组内分工明确,组长安排合理。如第一课时,分组读课文时,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学生采用了齐读、分句读、组长领读等方式;第二课时,小组汇报时,有说、有读、有演。第四步,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来汇报自学情况。 当老师引导着学生学习完了海底这部分内容后,老师总结出了学习方法----一读、二找、三品、四议,再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让其依照此法自主学习其他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历这样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了“授人以渔”的目的,这也是我们课堂改革的终极目的。 今天的数学课是非实验学科,由范雅老师执教。怎样把“四导五环”的模式拓展到其他学科呢?通过尝试,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一模式更适合数学课的教学。因为相对于语文的情感体验,数学更侧重于知识点的掌握。回顾一下范雅老师的这堂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那几个环节。不过,结合教学的需要,她把中间环节的顺序做了调整。入情入境导入新课后,教师就给出了一个长方形和学习提示,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探究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然后汇报交流,得出结论。交流过程中,范雅老师引导、点拨,交给学生方法,再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轻而易举了。最后借助习题让学生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四导五环”课堂模式是我校顺应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产物。提起模式,最初我是抵触的。我相信很多老师也有这样的困惑,认为这与教育学中的“因材施教”、“教无定法”是相悖的。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段,甚至是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课时,教学的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怎么可能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呢?但是,反过来一想---练字还要一个字帖呢,教学怎么会没有一个框框呢?的确如此,任何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只有反复临帖描红,才能体会出写字的奥秘,为将来的个性书法奠定基础。我们提出的教学模式也只是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一个工具、一种手段而已,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掌握了课改的精髓,一定会让教学模式与“因材施教”“教无定法”在教学中相辅相成,达到实现健康课堂,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目标。 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活动,我们一定达到了改革的目的----放弃原始的填鸭式教育,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张着嘴等食吃变成了自己主动寻食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