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评价学生的方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评价学生的方法

历史论文之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评价学生的方法 ‎ ‎    (2)以个人代表作品作为智能展示评估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但并非都能在学习中发挥出来。个人代表作品能有效地挖掘和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注入新的内容,更为学生重新认识、评价自己和同伴提供有力的证明。例如,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交一份个人在历史学习方面的代表作品并在班上举办个人作品展,对作品不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可以是自己写得最好的一篇历史小论文、可以是课文某些有争议性的问题的个人见解、可以是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画成图画、或者某些知识的小手抄报、小制作等等。由于作品形式不一,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能将自己最强的能力展现出来,有利于发展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完全可以因势利导,通过作品展让学生发表他们对作品的不同看法,引导他们发现和肯定同学的不同智能。这其实就是学生对作品的自评、互评表现。作品是学生的心血,是他们一段时间以来历史学习的成长展现。因此,教师应通过激励性评价把握学生的智能特征,使学生从学习过程和作品中有所领悟,为学生的成长留下光辉的一页。 二、       充分发挥终结性评价的积极作用 终 结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评价,常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每个学期根据课程进度大约进行3次单元测验,通常在测验中我们都会加入一道开放性题目,如“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呢?”“假如通过时空隧道,来到北宋东京城,你如何改变自己去适应当时的生活”‎ ‎,大都要求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根据基本史实发挥想象,写成200字左右的小文章。学生都比较喜欢这类有自由发挥空间的题目,而在学生的答题中,我们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内课外知识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渠道之一。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是教师对终结性评价考察作用的更深层次的延伸。结果分析可以体现在统计全班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和各分数段的分布上;了解学生各种题型的答题情况,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答法;哪些学生是有进步;哪些学生有所退步;分析个别题目失分较严重的原因等等方面,由此促进教学的改进。讲评方式应多样化,避免教师一人讲,可让学生参与到这一环节中。对于失分不严重的题目可由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较好的学生讲解,教师从旁点评。这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对他们学习的极大认可。但对于普遍都没做好的题目就需要教师详细的讲解了。实践证明,通过对考试结果的深入分析和对考试的详细讲评能充分地发挥终结性评价的积极作用:对优秀学生而言,可增加他们的学习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巩固和提高成绩;对于困难学生而言,能使他们得到帮助,改进学习,提高和恢复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感到他们正在取得进步。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命大环境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该紧跟教改的潮流和步伐,打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揉和统一、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就既注重过程兼顾结果,又重视个性与共性。这样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给学生多一份尊重、多一点激励,学生就会多一股学习的活力;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成长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激励、考察、导向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2003年4月2、关老健、陈观瑜主编 《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新课程通识培训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3、唐晓杰主编 《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