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思考与感悟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疫情防控的思考与感悟3篇

疫情防控的思考与感悟 3 篇 【篇一】疫情防控的思考与感悟汇总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城市基层党建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创新工作推进方式,探索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 情过程中,机关党员干部临时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创新工作作法。浠水县委 大力推进“家门口服务”功能型党组织建设新实践,推动“三变”,进一步强化 社区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临时性党组织变综合性大党委,构建常态化党员下沉组织体系 以党建为核心,通过社区“大党委”统筹协调县、乡镇(县直单位)、社区、 小区(片区)四级党组织,整合社区内的组织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以互 联互通互动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形成服务群众的多方合力。整合资源,发挥社区 “大党委”纽带作用。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城区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的实施 意见》,结合“五城同创”驻点包保安排,统筹 81 家县直单位党组织和 15 个城 区社区党组织,共同组建了 15 个社区“大党委”,明确 6 大工作职责,选优“大 党委”领导班子,选配 1 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强化社区组织力量。通过推进议事 会议联议、主题党日联开、党建资源联享、志愿活动联办等机制,实行县直单位 和社区的双管理、双服务、双督办、双考核,实现现有党建资源利用化,全面构 建区域化党建格局。整合地缘,发挥功能型党支部堡垒作用。在全面调研和摸底 的基础上,按照地缘相接近、人员相集中的原则,结合疫情防控期间成立的临时 党支部,合理划分 239 个物业小区、单位小区和“三无”小区(片区),成立“家 门口服务”功能型党支部。研究制定了《浠水县城区社区“家门口服务”功能型 党支部运行办法》,进一步明确组织设置、工作职责、活动方式、管理制度等内 容。选优配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实行县直单位在职党员、业委会党员、物业公司 党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楼栋、相对集中的片区为单位,明确党员中心户, 设立楼栋长、网格片长。功能型党支部在家门口发挥政治引领、服务社区、凝聚 群众、管理党员的作用,成为居民们“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的身边堡垒。 整合人员,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工作在单位、奉献在社区、服务 双岗位”原则,结合党员常态化下沉要求,组织县直单位在职党员、社区直管党 员、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等到所在小区报到,积极参与“家门口服务”功能 型党支部建设。下沉党员结合个人特长和居民实际需求,自领岗位、自领任务、 自领区域,在小区“家门口”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党员“临时下沉”变“常态化下沉”,创建家门口服务长效机制 以党员认先锋岗位、认承诺事项、认责任区域为主要内容,推动党员干部常 态化下沉基层社区,在“8 小时”外亮身份、做贡献。出台制度确保常态化运作。 县委研究出台《浠水县城区社区“家门口服务”功能型党支部运行办法》,围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 大局,按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讲究实效的原 则,在各个社区党组织内部组建城区社区“家门口服务”功能型党支部,明确了 组织架构、人员来源、换届年限、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确保社区“家门口服务” 功能型党支部常态化运作。投入经费确保常态化运行。县委将加强社区治理服务 作为“县委书记抓党建领办项目”,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工作的统筹推进。县政府结合“五城同创”、旧城改造、社区活动场所 建设等工作,拿出专项经费,按照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 有保障的要求,全力支持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强监管确保常态化实效。压实县、 乡镇(县直单位)、社区三级组织的主体责任,压紧乡镇党委书记、“大党委”书 记、“家门口服务”功能型党支部书记等三级书记的直接责任,实行严格的清单 管理、积分管理、日常管理和考核管理,加强对党组织管理运作、党员服务群众 质效的日常检查和考核,将县直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参与和服务小区情况、“家 门口服务”功能型党支部开展工作和无职党员的服务情况作为各单位党建述职、 党建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与单位党建先进单位评比、党员干部评优 晋级等联系挂钩,坚决杜绝走过场、搞应付,切实以强有力的举措,把党的政治 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传统的党员到社区报到变信息化手段下的党员群众互动,创新服务群众 新模式 积极探索网络联系,协同作战。探索“云服务”,推行服务小程序线上线下 点单接单,形成居户和党员的良性互动,做实服务工作。包保联户无缝对接。在 “家门口服务”功能型党支部的组织下,要求每名党员落实“包保联户”机制, 以楼栋和片区为单位,结对 20 户左右的小区居户,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微信 等方式,及时收集和反馈社情民意,打通党群联系渠道,实现信息互通、党群相 连。领岗认责为民解难。全县 2300 余名党员加入“家门口服务”功能型党支部, 认领了政策宣传、文明劝导、卫生保洁、邻里帮扶、应急处置等 20 多种岗位, 通过线上群众点单、线下党员办理的方式,积极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智慧服务 一键即达。基于“互联网+党建”理念,开发了“家门口服务”APP 平台,集成 政策宣传、岗位服务、积分管理等功能,推出“居民点单、党员接单”服务,满 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利用 APP 及时跟进服务进展、开展督办指导、了解 群众满意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在 APP 上实行党员履职 服务“积分管理”,合理设置积分事项,为党员接单和办理情况、参与志愿服务 情况、履职尽责情况“打分”,优化积分奖惩办法,不断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积 极性、主动性。 【篇二】疫情防控的思考与感悟汇总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持续向好,但防控任务仍然艰巨,全面落实“外 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丝毫不能松懈。而经陆地边境输入风险仍在 上升的情况,则在警醒着每一个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一定要有闭环思维。不仅 要形成从边境口岸到隔离点的闭环,也需要强化各地各部门协调运转开展防控的 工作闭环。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 方方面面。如果不能形成点点落实、节节不松、环环相扣的严密工作闭环,就可 能导致一着不慎满盘输。面对当前复杂的防控形势,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 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应急处置与常态化防控相结合,在严防境外疫情 输入的防控体系和具体的防控实践上形成闭环。 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就是眼下亟 需抓紧抓实抓细的一件大事,既要强调过程性也要强调全面性。一方面要提升防 控能力,加快补齐防控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夯实行政区域、 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以紧密衔接防控链织严织密织牢统筹协调防控网。 “大厦之构,非一木之枝。”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只有形成闭环,才能更加紧 密完整,不留漏洞、杜绝隐患。放眼全局更着眼细处,以闭环思维抓落实,加强 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控,方能筑牢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稳固堤坝。 【篇三】疫情防控的思考与感悟汇总 4 月 8 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武汉 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是“历史性一刻”,意味着我国遭受疫情最严重的城市已 挺过最艰难时期,并按下了“重启键”。正是全国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有序复 工复产,中国才历经艰苦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 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 然而,国际疫情正在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 素显著增多。与此同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 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面临国内外新的困难和挑战之际,唯有继 续求变、求通,方能达到长久的安定。 疫情之初,决策果断、民众响应、全民齐力、共克时艰。而今,国际疫情持 续蔓延,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一方面要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 控工作,另一方面更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 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在未来可预见的几个月内,全国疫情低中高风险地区都应更加因时因地制宜、 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更加努力探索并营造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运行的 新秩序,这种新秩序不仅要能有效防控疫情,更要能激发社会活力、生产活力、 生活活力、创新活力,最终在经济新秩序下走向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全面正常化 有序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秩序必须要认真研究并预判国内及世界经济形势,要 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比如要 思考并积极应对全球疫情蔓延下各国相继“封城”“封国”等举措对外贸进出口 所带来的短暂停摆,要思考并寻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短期不畅甚至局部停摆的替 代方案,要重新思索并找到有效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方式方法,要继续扩大开放, 吸引国际投资与全球化布局…… 就眼下而言,各地要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 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要加大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对困难 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 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 需良性互动。 从当前国际疫情来看,还没有疫情结束的时间表,这也提醒我们要时刻根据 疫情形势主动调整、主动变化,在调整和变化中寻求到新的发展路径与经济运行 新秩序。要始终坚持并牢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