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新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有效性
数学论文之新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有效性 整理与复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操作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学习,归纳整理,恢复,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深化掌握数学技能。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必须通过整理和复习来解决知识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通过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现在的整理与复习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于知识的理解没有系统性,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练习的形式过于单一,练习有效性有待提高等,通过自己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明确整理和复习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方向 整理和复习教学的整体目标是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加巩固,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根据小学数学教材整理与复习的具体内容,明确总体教学目标;其次,在复习每一节的知识时,还要明确每节具体的教学目标。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发展观,根据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程度不同的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分目标。通过不同目标的实现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每一个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制定整理与复习计划,使教学更有条理和针对性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因此,数学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每一节整理与复习课,制定好整理与复习计划,有计划、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研究探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如,在复习六年级《数与代数》具体复习计划如下: 时间 内容 具体内容 课时 5月4日 至 5月26日 数的认识 整数与小数 1 因数与倍数 2 分数与百分数 2 常见的量 1 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与计算方法 1 运算定律 1 整数、小数四则计算 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解决问题 3 探索规律 1 式与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1 方程 2 比和比例 比 1 比例 2 正、反比例 3 这样安排既方便于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积极开展整理与复习的活动,又能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技能。 三、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形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旧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编码,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整理,即对过去所学的分散、零碎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使之纵成线、横成片,从而使知识结构脉络分明.所以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回忆的知识要点,从“点一线一片”上整理。如在复习“平面图形”时,教师先请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各图形,然后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让学生根据图形之间的有关知识整理的结果,先和同桌交流,再用图示把个图形之间的联系表示出来。最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如下 学生通过自己的整理,使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整理的内容简洁清晰,这样的复习,既使各平面图形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凸现学生整理建构时的自主性,帮助学生掌握整理、建构的方法,形成整理建构的能力。 四、既要全面整理与复习数学知识,又要突出整理与复习的重点 整理与复习课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整理与复习,系统地整理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达到知识再现和再利用的要求。教学中不能漫无目的,要确定整理与复习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复习的重点,这样才能达到整理与复习的预期效果。如六年级的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由于学生对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及解方程等知识比较熟悉,复习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这部分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侧重于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用方程解决分数与百分数的实际问题,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等,并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利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在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中也应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比如在复习《常见的量》时,在整理和归纳这个环节中,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放手让学生用填表格的形式去整理,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去感受常见的量及这些量的具体表象,在汇报和交流时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实际长度等。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深入研究思考。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自主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从而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整理与复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勤于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精心设计练习,提高整理与复习的效率 整理与复习离不开必要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练习。通过学生有效的练习,切实提高整理与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首先,练习分层,逐步提高。在复习阶段,分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通过题型或问题情景变化,促进学生获得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利用学生间的互相提问、小组中成员的合作等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自主探索中获得 发展。比如在复习“圆柱的体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题: 1)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把一根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木块。这个圆柱体木块的体积是原来长方体木块的百分之几? 把一根横截面直径为2分米的圆木截成两段后,两段圆木的表面积之和为75.36平方分米。求原来那根原木的体积。 这样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成绩一般的学生能正确解答,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能解决难度较高的探索性习题,使全体同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其次,要重视一题多变的练习方法。一题多变是加深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训练方法。这样复习有两个好处: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应用 题的理解掌握规律;二是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比较,防止知识负迁移。如在复习“用分数解决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变式练习题: 红花有35朵,黄花是红花的,黄花有多少朵? 红花有35朵,是黄花的,黄花有多少朵? 红花有35朵,黄花比红花多,黄花有多少朵? 红花有35朵,比黄花多,黄花有多少朵? 通过这道题的思考、交流和讨论。学生深刻理解了分数应用题的本质特征,而且对这几类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也有了较深刻的领悟。 最后,通过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综合复习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所建构的结构化知识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合理有效地将它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因此,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必须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在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练习题: 为了孩子的卫生安全,实验幼儿园给每个小朋友配一个水杯,每只水杯3元,安盛超市打九折,新华都超市“买八送一”。幼儿园想买180只水杯,请你当“参谋”,算一算到哪家购买较合算?请用计算说明理由。 这样用学生身边的现象,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应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复习课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充满活力,越来越有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