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谈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
语文论文之谈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 牛锡亭 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阅读占整个语文教学课时的2/3—4/5左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的过程既是对语言材料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又是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吸收、存储、积累的过程,同时阅读过程还是一种体验与反思的过程。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的统摄下,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阅读教学不再单纯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再是以教师传统的分析与讲解为主导,更不再是以强化、机械的训练为重点。新的教学理念认为阅读是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感悟,获得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鉴赏水平以及综合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探究性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本次课程改革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呢? 所说的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导引”启发之下,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从阅读材料中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独立思考、推论验证、形成诠释的阅读方式。 从发展的角度看,探究性阅读不主张消极的接受,而是强调自主参与、主动探索,探究阅读材料深层次的问题,探究阅读材料深邃的内涵,从中寻找出规律性东西。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密切的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探究性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与人生、阅读与社会、阅读与自然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加以整合。具体说来,探究性阅读就是引导学生联系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对阅读材料进行思考与感悟,加深理解与体验,从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 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探究性阅读呢?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认为,语文阅读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来提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分析来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认知与理解,应该说,这种接受式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获取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是由于学生是被动接受,没有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因而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悟,对语言的推敲、揣摩与品味,以及对人文内涵及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都是不够的,或者说影响不大。任何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都应该是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由此说来,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也只有在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理解、自主鉴赏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促进和提高,学生才真正能够在探究阅读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 探究性阅读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基础,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探究性阅读主要以学生个体或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实施,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就是探究的过程;理解了问题,达成了共识,就是探究的目的。探究性阅读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进行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探究过程。在探究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探究自己是否能够提出问题,是否能够求得进一步的理解,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管理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教师也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组织学生围绕阅读材料自主阅读进行探究;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是一个导引者,在探究阅读过程中起到导学、引路、搭桥的作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问难,学生发现不了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巧设台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期待与探究热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人教版)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十分鲜明的突出了“探究”、“讨论”的特点,这些“研讨与练习” 既遵从语言学科的规律,又符合语言学科的性质;既注重拓展性,又注重开放性。一般情况下,不搞一个问题一个答案,而是倡导多元化思维,倡导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在探究阅读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激发灵性与悟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十分有利。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呢?例如,学习《在山的那边》一诗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这样来探究:“请同学们通读课文,试探究诗中的‘海’与‘山’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可能答不好,或者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可以点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一下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说的?”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找出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教师可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是全新的世界呢?”学生稍经思考就可以说出“全新的世界就是美好的世界,就是理想的世界”。教师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请同学们进行拓展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什么样的世界是全新的世界呢?”学生经过合作讨论探究,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1“从小的方面说,我们家由棚户区搬进新的小区,住进新的房子,这对于我们家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搬进新的小区,住进新的房子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感觉,感到家更宽阔了,连天都显得更为广阔了,这可真算得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2从大的方面说,今天我们这个兴旺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对于半个世纪以前的革命老前辈来说,就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全新的世界” 。由此推论,我们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我国就将跨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时,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将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就会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生的探究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谕的。又如,探究阅读《石壕吏》一文,教师可通过出示“问题组”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诗人在“暮投石壕村”时,老翁与老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时,竟“独与老翁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1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2诗人此时的感想又是什么?学生围绕“问题组”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即可得出结论。写老翁此时的心情可以用“恨”、“疼”、“忧”、“怜”四个字来概括。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请同学们想一下,老翁‘恨’的是什么?、‘疼’的是什么?、‘忧’的是什么?、‘怜’的又是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文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即不难探究出:“恨的是战乱带来的灾难”,“疼的是死去的儿子”,“忧的是被捉走的老妇”,“怜的是未成年的孙子”。写诗人此时的感想,学生可能回答出,“诗人非常痛恨石壕吏的凶暴无情,非常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这仅仅是写了诗人忧民的一面,是否还应从诗人忧国的角度思考呢?”经过教师的导引,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就自然得出“作者还怀有深刻的忧虑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情感”的结论。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进行探究性阅读,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寻求阅读规律,使之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参与以及导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与看法,在学生小循环(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自己探究的问题时,教师要能够明确分辨出学生在认识上的偏颇,以便选取恰当的时机介入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学生大循环(以全班为单位)讨论交流本组探究的结果时,教师要敏锐的发现学生已经拥有与仍然欠缺的知识与经验,以便确定给学生补充所需要的的相关背景、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经验。 总的来看,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在新教学理念统摄下的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促进学生的提高阅读能力,优化阅读过程的先进的阅读方法,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终身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对其深入研究并使其不断完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