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谈课后作业
数学论文之谈课后作业 摘要:本文以数学课为例对目前关于学生课外作业的现状,以及一些老师对课外作业的误区做了浅层次的分析,对为什么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什么作业“”怎样布置作业“”怎样评价作业“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后作业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可是成效并不大,减负的要求也是年年提起,可是这”负“似乎越减越重,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有学生小声嘀咕:减负啊,老师!对此我哭笑不得,可是我心里也在挣扎:课后没有作业怎么行呢? 是啊,课后没作业怎么行呢——许多老师都这么想,而且还认为作业少了不行,反正多做作业总是没有错的,不是说”要想成绩好,作业少不了“ 吗?因为课后作业不仅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强化,更是知识和能力的深化与发展!但是对于课后作业这一古老话题我们还是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如何使课后作业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因为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该停留在此。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的,不能把教师当作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才是基本的立足点。”为什么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什么作业“、”怎样布置作业“、”怎样评价作业“都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必须认识以下几点: 第一,课外作业只是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不只是为了加深课堂教学的印象,更不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后不要疯玩、必须时时学习而采用的手段。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大多是理论知识,教师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些在课堂上是很难完成的,拿数学为例,我认为数学课后作业的第一作用应该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 第二, 课外作业不应该是课堂知识的简单重复,不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枯燥的练习,而应该是课内知识、课本知识的延伸,是多元化的拓展,是学生自己的探讨、挖掘,——你能”挖“多深,有多少新的方法,新的感悟,就看课后你如何去完成课后作业了。 第三,课外作业不该是强迫性的,学生不该是愁眉苦脸地对着它,不该是被迫无奈地去完成,否则效果可想而知。《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能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因而它该是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生应该是每天都期待布置课后作业的那一刻,完成课后作业将是学生这一整天里最刺激最有成就感的事。而老师的评价则是他们最期望得到的荣耀。 第四, 课外作业不该是单一的,无法选择的,长期以来,全班学生同做一道题的教学观念已根深蒂固。由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掌握知识水平不一样,这种”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不利学生的个性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现代学习方式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因材布置课后作业“,即根据不同的学生或者小组,布置不同的作业,或者让学生自己来挑选,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挑选适合自己的作业,甚至可以不选。因此,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让他们各尽其能、各展其思,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第五, 教师不是作业的强制执行者,也不是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的监督者,而是在宏观掌握学生知识基础、学习兴趣等情况的前提下的场外指导者。就像叶澜教授所说的教师是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 第六,作业要突出合作性,变”单干户“为”共同体“ 。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之一,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绝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来解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实践型作业,让课内合作学习在课外继续得到延伸,使”合作完成“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