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心得)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困惑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困惑

信息技术论文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困惑 ‎ ‎  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程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的积累,对教学内容进行刻苦的钻研,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步骤进行周密的安排,对教法和学法进行认真的探讨。本人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惑。‎ ‎  九十年代初,当计算机教育刚刚普及时,个人拥有计算机还是比较少的,那时的计算机课在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普及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根据近两年本校的调查统计,不少学生家庭拥有计算机且配有宽带上网,其配置普遍高于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频繁地要面对学生在软件使用技巧上比他们更高明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再改进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现在我们教育系统的一些“专家”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安排在小学、初中阶段重复出现,教学内容严重重复。我认为这些做法完全违背教育规律,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按照这一观点编写的教材怎能让学生学得进去;按这一观点上课的课堂怎能让学生听得进去?‎ ‎  另外,《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非考课,在一些中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考试无关,与学生成绩的名次无关,客观上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一部分学生都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经常产生一些争论。有人主张学生喜欢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的兴趣喜好不一,知识程度不一,又该如何取舍呢?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自学,以至于造成“放鸭子”教学现象时有发生。‎ ‎  综上所述,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这门课?我感到许多困惑……‎ ‎  第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游走!‎ ‎  新课程强调:知识应该是生成的。我的理解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建构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知识结构,或者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探讨与研究出来的知识结果,其中探究性学习是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的条件下,学习的效率被简化为单位时间内掌握的知识越多,或者说模仿出、反映出的知识越多,而不管多年后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或者更严重一些的,对有关知识的厌恶与憎恶。所以预设仍然是教师在备课中的首选教学思维模式,因为在如此的学习效率价值观下,预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出更多的知识,但是生成需要更有耐心的等待与更高超的引领,而时间有时就是学生与家长心中的“分数”。我们如何让学生在每周只有1-2节课的情况下掌握信息技术这门课,我们只有利用课堂上仅有的45分钟去教导学生,而学生练习的时间少而有少,这又循环到运用“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只能一味的灌输,学生怎能学好?‎ ‎  第二:学生的时间究竟在哪儿?‎ ‎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亮点,利用研究性学习进行科技活动,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学素养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开展此类活动,作为辅导教师,虽然非常清楚对于中国的未来与现状而言,科技辅导的重要性,但是苦于学生没有时间,很难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与考察。不仅研究性学习如此,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过程中,学生又有多少时间来读真正的名著,记得,一位学者讲过,读书不仅仅是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滋养心灵,获得生活的乐趣与勇气,获得人生的智慧与启迪,但是除了课外的学习辅导用书,我们的学生读书读得太少,不仅令我感叹,现代学生花最多的时间在读最少、最没价值、却最功利的书。同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这一块,更加没时间去阅读一些有关计算机的杂志、报刊等等。‎ ‎  第三:交出主动权就能发展吗?‎ ‎  新课程倡导:把发展精神生命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非常赞同这样的理念,因为成长应该属于生命自己,教师的教育都是外力,我也尝试创设一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一次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取自主学习《Frontpage网页制作——‎ 表格的应用》一节课的教学,课前我预先制作了一个学习网站,学生可以浏览网站来完成学习。一部分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理解一些思辩性的问题,但是一部分同学习惯于依赖老师与教材进行学习,在开放性、需要团队合作来获取信息的学习环境中,无法真正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我注意到并不是简单的交出主动权,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地位就树立起来了,需要教师能够应用更恰当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  第四:教师的时间又在哪里?‎ ‎  新课程理念: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信息素养及基本信息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的理解是教师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在教学中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全体学生都能从信息技术课中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教师亦要努力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学;3、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会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位呢?平时除了完成课堂教学外,还要维护学校网站的建设、学校电脑的维修、多媒体设备的保养、部门网页的制作等等。‎ ‎  第五:信息素养的环境在哪儿?‎ ‎  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最基本和必备的工具,同时它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必备的工具。若学生家庭根本不具有计算机,光靠学校一个学期那二十几堂课(没保障)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可能好到那里去;其次:没有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信息环境,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家庭成员错误的信息导向以不良网站的错误引导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再一方面: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不是简单的打打字、编写程序,它亦需要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如何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素质,这不是单单靠信息技术教师就能完成的。例如,汉语拼音都学不好,何来学习拼音输入(最低要求);没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又何来的平面设计和动画制作;没有好的数学基础,又如何学习数据处理、程序编辑(尤其是函数的使用)和空间构图(更不要说三维动画)。‎ ‎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旨在考虑教学不仅仅是如何讲授任务的设计,考虑的层面应是多角度的、相互之间是融合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差异,教学应该有所侧重,如何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尚需要进一步与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深入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提升。努力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做一点有实施的服务。课堂教学达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做的更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