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在常识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在常识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小学科学论文之在常识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常识课程逐步被科学课程所替代,在新旧课程交替时期,常识课程如何接轨科学,用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常识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诱发好奇心,提高学生探究兴趣。 ‎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诱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常识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运用各种手段,诱发学生对探究对象产生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 ‎ 如在教学《小风车》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小风车,并演示小风车转动的小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家急于想做个小风车试试。这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制作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形状的小风车。小风车做成后,让学生围绕“怎样使你的小风车转起来?”和“怎样使你的小风车转得快?”等问题去玩小风车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探究,去发现风向、风力与小风车转速的关系。由于玩小风车的实验学生兴趣足,探究欲望高,大家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去,很快发现小风车的转速与风向、风力的关系。 ‎ 二、鼓励学生提问,启发探究思维。 ‎ 常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这说明学生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活动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常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使学生感到新颖、好奇的情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在学生知道什么叫滑动摩擦力后,让学生利用测力计测出自己小组的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的磨擦力,并让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在听取各组的交流汇报后,发现每组的木块在桌面上的滑动摩擦力各不相同。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很高,急于想要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为什么木块在桌面上的滑动摩擦力是不相同的?‎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深入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和动手操作。发现木块在光滑的平面上测得的摩擦力小,在粗糙的平面上测得的摩擦力大,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使问题得到了解决。由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学生主动性强,探究目标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 现代教学对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使学生在实验中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教师要把选择材料、支配材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设想,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自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自主探究过程。 ‎ 如在教学《空气在哪里》一课时,学生虽然知道空气是一种物体,但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具体生动的实感。为了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不局限于书本上的材料,还给学生提供了注射器、塑料袋、瓶子、粉笔等材料。让学生在实验中自行选择材料,合理支配材料,自行设计实验。由于实验材料充足,学生除了完成书本上的实验外,还想出了许多创新的办法:有的用塑料袋捕捉空气;有的在注射器里抽满空气,然后把空气注入盛水的水槽里,发现有气泡出来;有的用书本扇动空气;有的把小砖块、粉笔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等。在实验中,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实验方法灵活多样。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都能发现空气的存在。实践证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既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四、课堂内外结合,拓展探究空间。 ‎ 小学常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在单一的教室里进行教学,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狭小,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把探索活动的空间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实验、采集、考察等,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获取书本上难以得到的知识。 ‎ 如在教学《木质茎和草质茎》一课时,通过课文学习和观察标本,学生初步知道植物都有茎,茎上都有节、叶、芽及木质茎与草质茎的区别。但课堂上讲到的植物品种少,概念抽象。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使学生看到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茎、节、叶、芽。这样能扩展知识面,巩固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对草质茎和木质茎的感性认识及识别能力。又如在教学《彩虹》一课时,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做“人造彩虹”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阳光和水珠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 五、发挥合作优势,促进学生深入探究。 ‎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合作中学习,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互补;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 ‎ 在常识教学中,观察、实验、制作等教学活动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动脑来完成。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集思广益,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如在教学《怎样接亮小电珠》一课时,学生通过课文图解的配合和动手操作,较快地掌握了简单电路的联接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出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同一电源(两节电池),使两只小电珠同时发亮,有哪几种联接方法?并比较哪种联接方法小电珠发出的光强?由于该问题较有难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每组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交流和动手操作,较快地完成了两组不同电路的联接方法(并联和串联),并比较它们发光的强弱。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既能突破教学上的难点,又能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 总之,在常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发扬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精神。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