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常态教学的整合研究》实验方案
信息技术论文之《信息技术与常态教学的整合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与常态教学的整合研究”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手段和环境,使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培养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二、课题界定 1. 信息技术:本课题所说的信息技术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枯燥、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常态教学:是指教师以人本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导向,通过教学设计,以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方式,高效益地应用信息技术,追求信息技术在促进课堂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性。本课题研究范围以“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学科为主。 3. 信息技术与常态教学的整合:是指以实现教育的优质化为终极目标,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实验的指导,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以此促进传统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并形成信息技术与本校主要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个性化操作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潜件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快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步伐;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优化“传统学科课堂教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研究内容 1、主要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常态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个学科特点,整合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语文学科:结合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教学课件主要以训练语言文字为主、以拓展想象能力为主。各年级的教学课件要以多种手段交替体现五结合:做到动静结合、课内外结合、视听结合、欣赏性与对比性结合、文字与图像结合。 3、数学学科:结合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教学课件主要应用于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内容、图像促进理解课文,以动态课件、通过视觉手段使学生感知数、量、形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4、英语学科:结合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教学课件以视听结合与转换为主。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是在教学常态下进行的,以分科教学整合为基础,再形成学科综合整合研究,具体有: 1、文献研究法: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佳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偏重于建立理论或归纳规律。 3、自然实施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新的课堂教学结构,研制个学科教学软件。 4、各学科各年级每个单元做一个课件,提高资源共享的成果。 5、以课题研讨带动课例研讨,理论研究、课题研究、课例研究互相结合,常态课例与典型课例互相结合, 五、研究过程 1、学校建立课件资料库,各学科各年级研究过程中的资料存入积累。 2、组织年级备课,常规听课。 3、组织阶段观摩研讨。 4、开年会研讨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6月)确立课题,做好开题的准备工作,进行开题论证,确定课题组人员,明确分工,撰写课题方案,申请立项。根据方案工作落实到人。并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2)研究阶段:(2007年9月—2009年12月)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主要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的方法途径。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方式、方法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探究性学习的整合。结合小学学科特点,着重研究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完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进行课件制作;组织研究交流;进行中期成果汇报会。 (4)结题阶段:(2010年2月— 2010年6月)根据实施情况,全面评价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成败得失,上升为经验理论,撰写成研究报告。通过成果展示和公开课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汇报。 六、预期研究成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