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例谈初中英语童话阅读教学的三个落脚点
英语论文之例谈初中英语童话阅读教学的三个落脚点 江苏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 马建锋 摘要:童话阅读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本文针对童话阅读文本特征与意义,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童话阅读教学“读、品、趣”三个落脚点,旨在唤起初中英语教师对童话阅读教学的关注,把握童话的文体特征,提高童话阅读教学的效率,发挥童话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英语课程; 童话阅读; 教学实践; 人文素养; 一、引言 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童话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它用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情节、充满趣味的语言为儿童营造一个美妙的幻想世界。优秀的童话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充满着奇特的想象,饱含着深邃的哲理,对愉悦儿童的心灵、开启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培养儿童美好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童话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的选材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要“ 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精华和中外文化的异同”(教育部,2012)。正是由于童话故事的独特价值与意义,2012年修订的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阅读板块部分增加了英国作家路易士。卡洛尔(Lewis Carroll)的经典英语童话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第一章节Down the Rabbit Hole的开头部分。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故事的主角爱丽丝,从兔子洞掉进一个充满奇珍异兽的梦幻世界,遇到许多会说话的动物,最后却发现原来是一场梦。这部童话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不同年龄的读者喜爱。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童话阅读教学,符合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特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英语的兴趣。然而,不少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设计没有体现编者的意图和童话教学的特点,采用一般的阅读教学模式,将注意力集中在字词的学习和文本表层意义的理解,以冷冰冰的问题和表格肢解童话语言(曹力城,2013)。这种肤浅化的处理未能使童话阅读发挥应有的价值。 近日,笔者听了我市一位教师开设的一节童话阅读课Down the rabbit hole,在本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准确把握童话名著阅读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与活动,将本课教学有效落脚到“读、品、趣” 上,让童话阅读教学收到了应有的效果。笔者列举其中的一些教学片断进行分析,期望本课对一线教师开展童话阅读教学有所启发。 二、初中英语童话阅读教学的三个落脚点 (一)基于阅读的角度,童话阅读教学应落脚到“读” 1.利用童话文本,培养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 童话阅读被教材编者改编为课本的阅读素材,自然少不了作为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发展学生阅读良好阅读策略载体的功能。从学习阅读的角度出发,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王笃勤,2012)。阅读技能包括理解大意的技能,提取具体细节信息的技能,推理判断的技能,理解作者意图、观点的技能,猜测词义的技能,理解不同文体文本的技能,以及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王笃勤,2012)。常见的阅读策略有浏览获取大意、跳读获取细节、推理获取隐含意义以及词义猜测等策略。授课教师结合童话文本的特征,设计了多个活动。 (1)注解标题 经典童话著作的书名及章节标题通常具有简洁、生动、涵盖大意等特征。授课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览读全文后用1-2句话来注解标题“down the rabbit hole”。这个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名著标题的特征,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全文,获取故事梗概的兴趣。不少同学读后给出了Alice followed a rabbit to jump down a rabbit hole and found a wonderland的注解。 (2)注释词义 整篇童话阅读共有20个生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障碍。但是童话阅读具有故事性、情境性强的特征,有利于训练学生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授课教师充分利用童话阅读的文本特征,让学生对文中的生词进行释义。学生根据情节的连贯,比较轻松地猜出了诸如,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 and then hit the ground. 一句中,hit含有arrive的含义;There were doors all around, but they were all locked.一句中,lock含有closed的含义。 (3)读后评价 阅读后评价活动需要学生基于对文本理解基础之上进行推理判断。读后评价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授课教师让学生对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评价:“What do you think of rabbit?”这个问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推理和概括能力,学生们根据自己阅读感受与体验回答到:“strange, special,amazing”。授课教师追问:“Can you find more phrases or sentences to prove these?”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细读的兴趣,同学们很快找到了“It can speak. It has a watch. It can look at the time.” 2.利用经典著作,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朗读是学生体验文本,走进文本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深刻领悟文本的“催化剂” 。初一阶段的阅读目标仍旧包括朗读课文(王笃勤,2012)。童话的语言优美、明快、自然,语言反复,象声词多,富于音乐美,非常适合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与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内涵(陈静,2013)。授课教师拿出了文章的第三段进行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意并结合句子成分给这个段落划分了意群,标出句子的停顿、重音和语调的变化,还要注意节奏。启发学生的角色意识,调动学生情感意识,指导学生通过音调的高低急缓来表现疑问、惊叹等情感。接着挑选了第四段,在小组间开展了朗读比赛,让学生融入角色地朗读体验。 朗读可以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当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 Down, down, down. 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 and then she hit the ground.”的时候,主人公爱丽丝感到奇怪,想要一探究竟的情景立刻浮现在大家眼前。学生在感受作品文字优美的同时,也走进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体验着主人公的心情。 (二)基于名著的角度,童话阅读教学应落脚到“品” 童话是文学的,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童话阅读教学应该遵循文学作品的教学规律。阅读、学习经典童话,能让学生从中得到高尚情操与积极趣味的熏陶,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自己的人格与个性。因此,教师应要和学生一起对童话阅读认真地“品”,引导学生去挖掘童话阅读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味名著的基础上热爱阅读。 1.品味词、句 经典童话阅读的词、句都值得细加咀嚼、品味。授课教师设计了“Can we change the words?”的讨论活动,让学生讨论诸如第一段落中对天气描写的形容词sunny可不可以换成cloudy或frosty等。同学们经过品读与讨论获得了自己的看法:The weather is fine represents this is a funny story. 文章中有不少对环境、人物活动描写非常细腻、生动的段落。授课教师选取了其中一些片段,指导学生品味其中的好句。譬如,针对主人公活动描写丰富生动的第三段,授课教师设计了“To be a good translator”的活动。学生将Alice stood up and ran across the field after the rabbit. 翻译为:“爱丽丝站起来,穿过田野,紧随其后。”在英译汉中,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教育部,2012)。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品味优美语段,发掘童话阅读的语言魅力,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 2.品味修辞 童话是文学中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由于它的阅读对象大多为儿童,因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一般多采用反复、拟人和夸张修辞手法来展现故事中的人、物或情节,以此吸引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在本节课中,授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品味童话阅读中的修辞手法。授课教师从文中分别选取了使用了反复、拟人和夸张的句子在PPT上投影出来,然后设计了让学生“Find their friends” 的活动,让学生们到文中分别找出与这三类句子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学生们在找朋友、归类相同修辞的活动中加深了对童话故事细节的了解,也对童话阅读的修辞手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3.品位情节 童话故事的情节发展总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爱丽丝梦游仙境》作为经典童话作品更是如此,入选教材的片段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授课教师选取了文章中的第四段,先让同学根据文章在表格中填入故事发展所遇到的相应情节,在表格完成后(见PPT-1),讨论爱丽丝遭遇不同状况后的心理变化。 PPT-1 同学们在讨论后发现,主人公爱丽丝的心理感受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同学们在品味情节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这一波三折、起伏不断的故事情节正是童话作品的魅力所在。 (三)基于儿童文学的角度,童话阅读教学应落脚到“趣” 童话多为儿童而创作的,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离奇、引人入胜,顺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审美接受心理,因此具有鲜明的儿童性。学生期待童话阅读课堂是“有趣的,快乐的”(张利琴、常万里,2014)。因此,教者在进行童话阅读教学时,应把握童话阅读特点和阅读对象的心理特征,将教学落实到“趣”上:充分挖掘其中的“趣” 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地阅读,并由此引经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探求;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的想象乘着童话的翅膀自由飞翔,使他们置身在童话的意境之中,自己去发现、去观察、去探究。 1.顺应童心,体验童趣 童话的最大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童话阅读的特征决定了它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学生沉浸其中体验到阅读后的快乐。教师教学童话要重视儿童的心理,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设计多种阅读活动,用符台儿童心态的眼光引导儿童理解内容,认识形象,欣赏作品。只有保护儿童的童心,并用儿童般真诚纯朴的心去品评和领略童味、童趣,才能很好地引导儿童进入童话境界,发挥其应有价值。授课教师先是让学生找出故事中令人好奇和感兴趣的地方,“Is this story interesting? What do you think is funny in the story?”不少同学回答:“The rabbit can speak, she has a watch.”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授课教师继而设计了学生跟兔子对话的活动,“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talk with the rabbit, what will you ask her?” 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必须让他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在本环节,授课教师借助于童话阅读趣味性来培育学生的阅读乐趣,关注了儿童内心世界,从儿童的思维特点和童话的特征等角度确定教学策略,把教学与趣味融合起来,让教学更能切合儿童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 2.在文本“补白”中激趣 童话作品的结构充满了不确定性,作者常常使用“留白”的艺术手法,在文本中留下空白,需要读者丰富的想象去衔接,去延续。童话阅读中的“空白”留给了学生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发挥主观想象,进行个性化的补白,让童话故事的情节更加丰富,让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本节课中,授课教师首先充分挖掘童话阅读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基于文本,通过想象、推理进行合理地情节、心理感受补白。譬如,授课教师让学生阅读“Down, down, down, 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后进行主人公心理感受补白:What did Alice feel at that time? 在学生阅读“There were doors all around, but they were all locked.”后,让学生进行情节补白:What did Alice do then? 文本补白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文本补白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被动的接受性阅读变为主动探索和发现的建构过程。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补白,就是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借助于文本补白,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倍增。 三、结束语 教材选编的童话阅读都是经久不衰的文学名著,具有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通过开展童话阅读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在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童话阅读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既要达到利用童话阅读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目标,也要能让学生感受童话阅读魅力,品味到童话阅读的趣味。当然,童话阅读教学中的“读、品、趣”活动并不是绝对孤立的,有时也是相互包含、交融的。童话阅读教学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教者只有把握童话阅读的文本特征,挖掘文本内涵,依据学生的特征设计阅读活动(曹力城,2013),才能让童话阅读发挥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曹力城“基于文本解读的阅读教学设计”,《基础英语教育》2013年第6期 3.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 4.陈静“结合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第8期 5.张利琴、常万里“提高中学英语童话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年第7期 6.王守仁、何锋《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下册)》,译林出版社,2013年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学校“ 英语文化品格”重建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E-c/2013/008。) 附录: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下)》第六单元阅读板块 Down the rabbit hole One sunny day, Alice sat by a river with her sister. Then she heard a sound. She looked up and saw a white rabbit in a coat passing by. “Oh dear! I'll be late! ” said the rabbit. It took a watch out of its pocket and looked at the time. How amazing! Alice stood up and ran across the field after the rabbit. The rabbit jumped down a big hole. Alice did not want to let the rabbit get away, so she jumped down the hole too. Down, down, down. 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 and then she hit the ground. She found herself alone in a long, low hall. There were doors all around, but they were all locked. Alice saw a small key on a table, but it did not fit any of the doors. Then Alice noticed a small door and put the key into it. The door opened! She could see a lovely garden on the other side. Alice tried to go through door, but she was too bi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