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妙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妙用

语文论文之浅谈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妙用 ‎ ‎   “你去过”苏州园林“吗?你听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假江南“呢?你了解苏州园林的假山池沼有什么特点吗?”一系列问题提出后,  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没去过,不知道。那就顺势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读一读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吧。在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教师点拨讲解的师生互动之后,学生知道了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置,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注意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雕镂琢磨、色彩的运用。可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亭台轩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农村的孩子,大多没见过什么世面,虽然有文字介绍和老师的讲解,仍不会形成什么具体的映像。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呢?因为苏州园林漂亮吗。怎么漂亮?没见过,不知道。‎ ‎  这时,多媒体就有了用武之地。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展示在学生们面前,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设计者和匠师们所追求的目的。感受到苏州园林真的很美,它美的自然,美的和谐,美的让人想身临其境。直观的图片,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目标也真切达成了。‎ ‎  《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桥之美》、《说屏》------像这样的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都是农村学生没见过的,单靠教师针对文本的讲解略显苍白,如果借助一幅幅真实可感的图片来协助教学,未尝不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可见,多媒体课件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那散文的阅读教学是否需要多媒体课件来添光增彩呢?答案是肯定的。‎ ‎  例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课初,先欣赏一段“安塞腰鼓”的舞蹈,在来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组比喻句的准确性也就毋庸置疑了。不禁也要与作者一起高呼“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  学生的耳中听到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在他们的心中震荡,他们感觉他们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多媒体与文本的有效结合,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安塞腰鼓那震撼人心的气势,感受到作者的语言魅力和思想意识。如果没有多媒体的介入,《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就会成为一个难点——因为在蓬勃向上的安塞腰鼓面前,教师的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  《猫》、《斑羚飞渡》、《济南的冬天》、《背影》------一系列诸如此类散文的教学,因为有多媒体课件的加入,让学生轻松且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深刻情感,并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和语言风格——因为作者的语言运用得再恰当不过了。‎ ‎  我们知道诗歌讲究的是意境,需要的是感悟。但恰当的图片,适当的音乐也同样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如《黄河颂》、《华南虎》的教学,就会因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而轻松攻破教学的重难点。‎ ‎  语文的阅读教学,除了需要直观的图片和音乐的加盟外,亦需要一些资料的共享。如作者的生平简历,相关的知识了解,同类作品的解释等等,以农村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家庭条件,是不可能独自查找资料学习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牺牲点时间,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材料,补救学生的不足,让知识得以共享,让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缩小差距,让农村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殿堂里遨游。‎ ‎  作为农村的语文教师,虽然我们因城乡之别而有了差距,但我们可以勤而补拙,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多上网络看看,查点资源,送给学生,让我们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何乐而不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