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科学论文之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多年来的实验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广泛开展常识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方向转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常识实验课上好,使实验设备由“封闭型”变成“开放型”;由单一的教学方式变为多媒体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更快地提升教学质量。这是我近年来在常识教学中探索的一大课题。 一、新观念,摆正实验教学位置 在应试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常识)实验课得不到正常开设——有时上成了语文或数学课;有时采用“说天书”的教学方法替代了常识实验操作。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只会读“死书”,靠死记硬背学知识。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转轨,通过在教学中摸索、实践,我越来越尝到开设常识实验课的甜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常识实验课的兴趣浓了,操作技巧活了。教师由从书本到知识枯燥教学方法转变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掌握,运用知识,教师也爱教了。 二、确目标,发挥实验仪器的作用 科学(常识)课必须充分发挥实验仪器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我在教学《物体热胀冷缩》实验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水、煤油、洒清”等热胀冷缩实验,从而归纳出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验操作要力求规范,观察要仔细。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演示“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得出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再引导学生思考:工人师傅修水泥路时,为什么每隔一段距离要空一条小沟?这是利用了什么性质?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由理论到实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讲《人体的骨骼》、《眼睛的科学》等课时,则利用模型讲解,利用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科学(常识)教学中,深挖教材内部潜力,充分利用教学仪器,尽量做到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使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实验为主,配合利用电化教学 在科学(常识)教学中,有时光凭几个实验,也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之目的,而采用实验、电化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则效果更佳。 在教学《卵石的形成》一课时,先指导学生利用实验仪器完成了“小石子在水中碰撞磨擦棱角变圆了” 这一实验向学生说:河里的卵石是从哪里来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去实地考察。接着,点键插放《卵石从哪里来》的片段录像。那清晰的画面,那潺潺的流水声,和着讲解员解说词……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同学们通过实验、实地考察得出:高山上的岩石通过“风化”“日晒”“热胀冷缩”“爆裂”而其一块块掉落再通过水的“搬运”和在水中互相“碰撞”,从而产生了卵石。 四、课外实验,延续课堂学习兴趣 课外实验是课堂课堂实验 的延续,是科学(常识)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等不可缺少的又一重要环节。小学常识教学大纲指出:“儿童在课外进行独立的常识研究活动,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能力,对他们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对那些长时间才能观察出结果的实验,采用开展家庭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课前提前准备(或课后回家去做)。做到课堂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在教《水的蒸发》一课,前一周就要布置学生用无盖和有盖的瓶子各一个盛上水,并做上记号,同时放在通风向阳的窗台上,(一瓶开口不盖,一瓶紧盖密封)。一周后,看水面高度变化情况。这样,上学生 掌握了第一手资 料,有利于课堂实验教学。 在教学《种子发芽》、《根毛吸水》等,都让学生在家庭中观察实验,并成立兴趣小组,互相督促、共同研究。 几年来,我坚持不懈地上好常识实验课,取得了一点成绩。这仅是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微薄体验,今后将继续努力,在实验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断探索和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