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心得)之从基础做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从基础做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地理论文之从基础做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 从基础做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台州市 路桥中学 地理组 汪红刚 摘要: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个年头,新课改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早已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源头。教师可能拥有很多经典的教育方法、也可以忘我地工作;但对差异明显的每一个学生而言,这些不一定都有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研究型教师”,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关键词:研究  新教材  活动  生活化 ‎ 在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的同事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既是教师形成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否则,教师就看不到教育现象的勃勃生命力,就感觉不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那么,教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缺乏热情和创新,因循守旧,甚至消极怠惰。课程改革的成败,系于教师。此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呢,在本人近一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教师的研究是立足于教学的研究,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育研究的过程。而且,这种研究是以一个实际的教学为例的研究,围绕着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展开一系列的研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育方式,改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我认为要成为一名研究型地理教师首先要从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着手:一、研究学生学生是学习体。我常常这样提醒自己:高考是学生去高考。这似乎是一句废话,但是它非常重要。有了这个观念,你在课堂上,在作业布置上,就会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任何一种教学行为的实施,一定要考虑:学生从中收获多少。实施前,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实施中,要考虑采用怎样的手段让学生感兴趣,从而审美地完成枯燥的学习任务;实施后,要客观真实地分析学生到底收获多少。而在研究学生的过程中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学生个体的研究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其中有些因素可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因素,有此因素可能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是(1)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职业,家庭的经济状况,个人在空话中的地位,父母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双亲是否健全,父母的教育方法。(2)个人经历,包括是否受过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基础如何,是否转过学,转过风次,受过何种奖励和处分。(3)个人身体状况,包括属于何种神经类型,有无疾病,体质如何,有无卫生习惯于。(4)对待学习的态度,包括喜欢哪几门课程,讨厌哪几门课程,认为无所谓的有哪几门课程,学习某门课程的能力如何,对学习的自信心或自卑感,是否做好学习前的准备。(5)人际关系,包括在校内、校外跟谁是好朋友,有无合作、互助、关心别人的思想行为,选择伙伴的标准,跟老师的关系如何。2、对学生群体的研究对学生群体的研究包括先进、中间和后进学生的情况及所占的比例,班级的历史发展和变化情况,班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力量、团队组织的作用,同班学生与学生之问彼此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其团结的程度,整体活动的水平,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人的自我评价与抱负,群体的稳定性。二、研究新教材,新教法1、研究新教材,提升学习的趣味性(1)取材贴近生活,时代气息浓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不再是当代学生的追求。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为此,根据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新地理教材注重人文地理的特点,及时将社会热点事件引入课堂,也可以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和国际时事的兴趣,为地理教学增添活力。如在学习“地理信息系统”一节时,我引用了“美国轰炸阿富汗”这个事件以导入新课,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为寻找本·‎ 拉登的确切地点,最需要什么?大部分同学很快就能讲出大量美军现在使用的各种信息化装备,这时,我就引导他们说信息系统与军事密切相关。接着我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本中的几个问题,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学习。(2)地理文化渗透,体现人文精神新教材不仅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地理需要,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资料。史及背景知识,丰富了学生对地理的认识,拓宽了知识面,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资料的来源,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地理、研究地理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材料介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等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体会地理的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3)重视思维引导,促进能力培养在教材的编写方式上,注重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如:思考、提问、概括等,让学生逐步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问题产生之后,怎样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教材中新增加的旁注,就像一个小老师,时时刻刻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必要的点拨, 2、研究新教法,强化学生的活动   (1)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    新地理教材中各种地图贮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图并从图像上获取信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图像的出发点。在新地理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尽量地减少教师的讲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从而逐渐树立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具体作法是:运用地图,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上主动地获取信息。如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示意图”‎ ‎,首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站在不同种类人的角度去思考我为什么要进城,使学生明确不同角色的人向城市迁移的动机不一样。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是:(1)乡村人多地少,人口急剧增长造成乡村的劳动力过剩;(2)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城市的生活、教育、文化、交通等条件比乡村好。在此基础上,联本地实际,让学生讨论问题:(1)你所在的村庄有没有迁到城市里的?(2)他们到城市里去干什么?经过讨论,学生了解到每年迁入我区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多,他们大部分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一小部分到城市里去卖水果、蔬菜等等。联系实际,显然更能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活动中学习,学习中活动。    如学习第二章“天气和气候”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天气、气温、降水、气候的资料,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各小组同学集思广益,通过看电视、听收音机、看报纸、上网等途径,搜集到了很多的资料,为课堂学习提供了方便。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扩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相互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3)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 ‎ 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则由台前退到幕后,成为导演、策划者、组织者;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选择部分课题让学生讲解。事实证明,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成效。如学习 “世界人口的增长”这一节时,我把问题交给学生,有些同学在讲“世界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时,巧妙地运用毛线和纸板制成了一个“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毛线可以活动,人口的增长一目了然,效果十分明显。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等活动中,学到了知识。三、研究生活中的地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尽量在我的教学中落实这一新理念。    地理学科知识有些很抽象难懂,再加上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程度,所以他们的地理基础知识非常欠缺,因此很多同学学习地理感到很困难,有些同学甚至有放弃的打算。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才能让够学生知难而上有兴趣去学习、学好地理呢? 经过思索考虑后,我给同学们设置了一项活动:每天去留心观察你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和你所看到的现象,如果和我们学习的地理相关,就在每次课的课前介绍给大家,即在班级每堂地理课利用三到五分钟进行题目为“生活中地理知识”‎ 的演讲。每周评出最佳演讲者一名。刚开始,我以为学生会忙于做题参与的程度不会太高,可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每次课上课前,都有很多的学生要求在这次课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小演讲。几节课下来使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了。由于我设置的作业范围非常的广,身边的很多小事都可成为学生的材料,而且没有形式的要求,所以学生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可更多的发挥自己的特性。小结: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只有随时对自己的教学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学习的场所,把课堂作为研究的实验室,把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进行重组,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才能适应新的变革,从容面对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刘宝剑主编     《高中研究性学习基础教师教学用书》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扈中平主编     《现代教育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8陈澄 夏志芳主编 《地理学习论与学习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