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育人是心与心地沟通
其他论文之育人是心与心地沟通 内容提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交流,要想做好这种交流,教育者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本文从从以人为本、健全人格、爱心浇灌、言传身教、注重细节五个方面谈了作者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 艺术 天职 健全人格 爱心浇灌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深深的体会到与其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不如说是师生心灵的沟通。说起教书育人,人们往往会想起唐朝人韩愈对教师职业的定位:“传道、授业、解惑”。韩愈把传道放在首位,足见育人的重要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一个只知道教学生课本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品性的教师只能叫教书先生,不能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从以人为本、健全人格、爱心浇灌、言传身教、注重细节五个方面谈谈育人的艺术。 一、以人为本 有一个《校长画画的故事》:一次48位校长参加北京清华大学“现代教育管理”校长培训班。培训班结束时,人人踌躇满志,个个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回家一定要好好干一场。 这时,他们的教授组织了一项考试:教授让每一个校长拿出一张纸,用简笔画,画自己未来的学校,让大家互相学习学习。校长们没有异议,埋头作画,很快作画完毕。教授把校长们的画认真看了一遍,什么也没有说,当时只提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画到人的请举手?48位校长中只有12位举手,大多数画的是学校的大楼、树木、花坛、设备等,就是没有人。接着,教授问第二个问题:画出了学生的请举手?只有4人举手,其中有一位校长在图中画了两排人。他解释说:第一排画的是学校领导,第二排画的是老师,但没有画学生。接着,教授问第三个问题:画出了学校所在社会环境的请举手?举手的人很少。第四个问题是:画出了学校特色的请举手?基本上没有人。 四个问题提问了,教授当时没有作什么解释,但校长们震惊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去年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题目就是《画学校,画出了震惊》。请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让校长们震惊了? 当前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学校要以人为本”、“学校要办出特色”等。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培训课上,这些校长们早已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在理论认识上一点都没有障碍,然而落在一幅画上时,却很少体现出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观念理解容易,转变行动困难,如果要把观念变为自己血液中的东西,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新观念很多。这就要求我、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不仅要勤于学习新课改,更要勇于实践新课改。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家庭要以孩子为本。学校的以人文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试想:一个没有学生的学校还能是学校吗?去年有一位给我们作报告的教师说:“学生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有些老师体罚学生,我觉得学生是不能打得,你能打自己的父母吗?”这就话虽然不尽正确,但他的确道出了学生在学校、教师工作中的重要性。使我对“以学生为本”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健全学生人格 首先,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明白自己应该处理好教育教学的本质问题,明白育人的真正目的是培养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下一代,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青年,培养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奋发拼搏精神的青年,培养具有“五心”(忠心祖国、爱心社会、诚心朋友、孝心父母、信心自己)的青年。 学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不是机器,不是模具,他们不仅属于学校,他们还属于家庭、社会和将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完成升学任务,我们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不仅要对现在负责,还要对将来负责。学校教育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后继教育仍有很多。所以,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我非常注意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描绘未来生好的美好蓝图。我想这也就是基安中学吴基安校长所说的“是成人,还是成事的问题;是养成还是速成的问题;是内化还是外烁的问题。” 所以,我对待学生不仅要注重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思想品质的塑造;不仅要注重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和尚的这句平淡的话语,一定给小和尚留下了深刻的影像,促使他健康的成长。 我的孩子在金台区某校就读,我常常给他们的班主任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位姓陈的老师总是说:“你的孩子不穿校服、不爱劳动、不敬老师、说话随便”总是不说学习好坏(其实,孩子成绩名列前茅),读了上面的故事,我方才理解了这位老师的本意。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作为老师最大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也许不能改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不能改变整个社会潮流和舆论,但我们能改变学生,只要我们不推卸、不躲避、不畏难,在心底里对自己说:“教书育人,我的责任。”我们首先自己要记住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有浓厚的爱国情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至理名言都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精髓。我们有责任继承良好的教育传统,并通过教育实践,不断发扬光大。我们向学生灌输的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文明传统,我们的唐装,我们的京戏,我们的汉语,点点滴滴全是我们的文明。 三、爱心浇灌 诗人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作为一个老师,要有”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执著坚忍,具备”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要善于和物欲横流、追腥逐臭的世俗潮流远距离,和三尺讲台近距离,与广大学生零距离。我们要学会用爱心和真诚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打造一个互动平台。爱心温暖人心,真诚消融坚冰。理解—谅解—化解— 和解,展现的是师生关系间和谐良性的发展轨迹。童年,总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爱心守望,真诚同行,是我的默默追求。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工作离不开爱心:爱学校、爱班级、爱学生、爱每一天的平凡工作,爱淘气的女孩,更爱顽皮的男孩,爱学生的一声问候,爱学生稚嫩的目光,爱学生活泼的身影。上课铃响了,调皮的小明急急忙忙的跑进校门,不要责备,走上前轻轻地摸摸流汗的脑门含笑说:”快去坐下吧,明天记住来早点!“看看那张又紧张变的灿烂的笑脸,你会无形中收获到清晨爱的成果:小调皮今天上课听的好专心啊… 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老师的爱心,不是单纯的,是复杂的、综合的。他要爱一个班,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这种爱就必须是”博爱“。既需爱优生,也需爱后进生,既要爱强者,也要爱弱者。笔者曾经面对过这样一个特殊的”丑小鸭“,那时1998年的秋天,新接的班上有一个叫朱小林的孩子,天生甲状腺肿大,背上一个大肿块,别人叫他”小驼背“,他本人也许是自卑的原因吧,衣服脏,个人卫生也差,许多人不愿意接近他,同学们甚至不愿意和他同桌。爱心是我接近他,关心他:首先,对嘲笑他的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告诉他们小林是我们的兄弟、是我们的亲人,一切都不是他的错,疾病已经是他痛苦,难道我们还要落进下石吗?与此同时,平时自己衣服都很少亲手洗的我,给小林洗衣服,帮他洗头,洗澡,小林变干净了,变美了。这样,在我的感染下,同学们爱小林了,主动帮他学习和他交朋友,和他开心的玩,小林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的笑容,班风也因此得到了转化。 四、言传身教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在我耳边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做到时,我总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 多年从教的经历,使我明白一个更深的道理:在育人工作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于小孩子来讲,他们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从一开始说话,他们就在模仿,到后来,他们学会的各类活动,都是经过模仿而习得的。所以,在学校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每一个举动,因为或许是你一个不经意间的动作,都会让学生看在眼里。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尽量让自己做得最好,做好学生的楷模。如在班级卫生方面,我是抓得比较严的,从刚进学校学生拿扫把开始,我都亲自教他们,一开始,我和他们一起打扫,后来,他们慢慢就学会了扫地。平时,我还教育他们,不管在哪里都要养成不随地扔垃圾的好习惯。那年在西山的一个小学校任教,山区的孩子有随处扔垃圾的习惯。一段时间,上课我总是用纸巾擦手,故意扔在地上,然后又捡起,自语:”不好意思,随手扔垃圾了!“这样的做法重复了三两次,学生们看到了,从此养成了不随地扔垃圾的好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吗?“听了这话张伯苓没有生气,微笑着说:”我改。“此后他再也没有吸过一次烟。学生中吸烟的都戒掉了。 五、从细微处入手 育人工作要从”小“做起。这个”小“,其实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从小时候做起,另一方面是指从小处做起。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一旦习惯养成了就很难改变,好习惯养成了,终身受用,而坏习惯养成了,终身受害。因此,对于孩子,我们一定要从小时候就要开始重视。育人还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让学生在平时的小事中学会做人,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各种生活的本领。每天,不管做操、打饭、还是放学,从走出教室开始,我们班都是排队有序进行,从不争抢;在教室里,只要看到地上有一张纸片,他们都要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每天扫好地,值日生都要把扫把、拖把放整齐,从不东倒西歪。我相信,一旦他们这些习惯养成了,以后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做到有理有序。当然要从细小做起,教师就要养成细心体察的好习惯 那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学生答题的故事》: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自己用“ 。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人感到惭愧。 这个故事对我的启示是:我们真该常常光顾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拔苗助长似的牵引,总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 其实,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方面比我们大人要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强得多。孩子的同情心比大人强,孩子的神圣感比大人强,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要比大人强。有这样一个调查:北师大一位教授问参加会议的师生:树上有五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还有几只?结果被调查的师生中,99%回答一只也没有了,因为都吓跑了,但有一名小学生作了精彩的回答,还有三只,因为五只鸟是一家人,打死了爸爸,吓跑了妈妈,还剩下三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新课改明确规定: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向学生学习,要和学生一起成长。我想,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孩子,倾听孩子,向孩子学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觉得,”蹲下身子“是优秀老师成熟的标志;”蹲下身子“是聪明家长睿智的标志。你只有蹲下身子,你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 去年,学校让我带三年级数学,一段时间,班上一个学习一直不错的小女孩马婧,作业老是错,字迹杂乱,我有些生气。一天早上,数学课上了近一半了,她居然才走进教室,我没多问,脸色阴沉着说,”你咋才来,站出去!“可是,就在我回头的一瞬间,发现她的脸上流下了委屈而又无奈的泪水。我似乎发现了什么,于是赶紧走到小马婧身边,蹲下身子轻声的问:”你家里有事吗?“还在马上抽噎起来,说出了原委:他爸爸在新疆打工,妈妈前天住院了,小弟弟上幼儿园,每天早上她还要做饭,偏偏今天早上弟弟在路上摔倒了,哭着不去幼儿园,她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弟弟哄到幼儿园,结果迟到了近一个小时。听到这些,我当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马婧,并检讨了自己刚才的鲁莽。马婧高兴的笑了,同学们高兴地笑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想先生的这句话应该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育人之道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