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计划总结之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备课组计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计划总结之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备课组计划

英语计划总结之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备课组计划 ‎ ‎   一、备课组成员简介 ‎  二、本学期教学现状分析 ‎  1、我们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很大程度受教材的限制,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不能将最新的、有用的、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教给学生,导致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拓展。‎ ‎  2、我们的学生没有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无论读、背、抄写、练习、作业、测验都一种模式,都要达到同样的标准,学同样的句子和词汇。评价学生也是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导致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 ‎  3、我们在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方面还做得不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抄写作业,有时是惩罚性的作业,使英语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 ‎  4、由于学生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呈良性循环状态,成绩优秀,充满自信和创新精神。而部分学生则处于学习的困境中,缺少学习的动力、方法、良好习惯和学习环境,不达标的成绩使他们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使学习呈恶性循环状态。由此导致了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 ‎  三、本学期重点工作与措施 ‎  1、加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力量,有想法大家讨论,出了问题大家研究,对教材要全面分析了解,并把“聚焦课堂”作为本学期教学的一个重点。‎ ‎  2、启用“学案”教学法,以卢晓东主任为首,每堂课结合着学案更好的教学。‎ ‎  3、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我们除了在学校规定的星期四下午进行集体备课之外,每天下午我们都会抽时间围在一起讨论当天课堂上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以及第二天新课的设计。‎ ‎  4、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  5、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  6、围绕提高平均分,合格率和优秀率,降低差生率的目标,指定切实可行的培优和补差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争取做到“顾两头,抓中间”,扩大优生比例,缩小差生范围。‎ ‎  7、实施“任务型”‎ 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备课组活动安排     七  年级   英语   学科备课组活动安排    时间: 备课组长:华丽 教研组长:金薇 分管行政:卢晓东 周次 内  容 形 式 备  注 开学前准备  ① 总结上学期工作和新学期要求 ②备课计划的确定 ③ 教学目标的确定 组长主持会议 组员讨论   ①      对每课时教学内容要随时研讨交流 ②      对教学常规的落实相互督促到位,尤其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与学法的指导 ③      重点关注低分学生的发展 1 第一次活动 ①      重点分析第一单元教材 ②      加强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研讨和有效练习的编制 ③     ‎ ‎ 相互督促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   组员讨论   ①      同上①②③   3 第二次活动 ①      分析第二单元的教材 ②      把握单元目标达成及其阶段性测试 同上 同上 5 第三次活动 第一次阶段测试 同上 ①      同上 ②      单元检测须以巩固为目的     7 第四次活动   ①      分析第三单元的教材 ②      把握单元目标达成及其质量分析(单元检测) 同上 同上 9 第五次活动 期中复习研讨 同上 同上 11 第六次活动   ①      分析第四单元的教材 ②     ‎ ‎ 把握单元目标达成及其质量分析(单元检测) 同上 同上 13 第七次活动                        ①      分析第五单元的教材 ②      把握单元目标达成及其质量分析(单元检测) 同上 同上 15 第八次活动   第二次阶段测试 同上 同上 17 第九次活动   ①      分析第六单元的教材 ②      把握单元目标达成及其质量分析(单元检测) 同上 同上 19 第十次活动     期末复习研讨 同上 同上           说明:1.‎ ‎ 加强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研讨和有效练习设计与科学讲评;2. 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与学法指导工作的落实;3. 加强单元目标达成的巩固与检测;4. 关注低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