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巴山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巴山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巴山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巴山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巴山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巴山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巴山精神心得体会(一)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这首互文诗响彻古今,透着摄人心脾的美,而“巴山”也在不经意间镶嵌其中。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地处陕川交界、环境恶劣的大巴山腹地,这里汇聚了襄渝线上隧道最长、桥梁最高、曲线半径最小、线路坡度最大、海拔最高、生活最艰苦的“六大之最”。自1978年以来,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巴山铁路人不断适应和改善自然环境;踏实工作,保障了铁路运输36年来“一事不出”;积极进取,开创了一整套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代代巴山人的努力,为巴山精神注入了“吃苦为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奋发进取”的精神内涵,鼓舞着一代代铁路人奋发进取。学习巴山精神,我感触很多: 1、学习巴山精神,就要学习巴山人不向困难低头的豪迈气概。 巴山的苦,有目共睹。一是设备维修难度大,这里集中了襄渝线最高的桥梁、最长的隧道、最小半径的曲线。二是自然条件艰苦,这里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生活条件最差。巴山人面对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不低头,不气馁,凭借“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对设备维修养护“不返修、一遍过”,工区安全管理做到防护一处一方案、作业一次一方案,真正把作业标准和安全风险防控的要求落到了实处。面对周边的恶劣环境,巴山车间干部职工坚定乐观,自己动手装扮温馨的家园,在乱石岗上整出了篮球场,在荒山坡上开辟了生态园,利用废旧材料做成艺术品,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巴山人面对困难不低头的气概,才让巴山大变样,旧貌换新颜。 2、学习巴山精神,就要学习他们立足本职岗位成才的正确心态。 什么是成功?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我最认同的就是:“把自己的岗位做到最好,把每件工作做到最好,无论别人看的见还是看不见”,化成一句话就是:立足本职岗位成才。与北京南线路车间一样,巴山工务车间也是工务车间。我们处于铁路系统的最基层,每天从事的也是最基础的线路、道岔等的维修养护。工作是艰苦而重复的,没有太多挑战,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成功却往往蕴含在这平凡之中。 巴山工务车间的每名职工都对各项规章制度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敬畏感,高标准、严要求、重基础, “精调再精调、精确再精确、精细再精细”,设备养护做到“不返修、一遍过”,工区安全管理做到防护一处一方案、作业一次一方案。这些最最微小的事,像一块块的砖石,每块都做到了高质量,就能累积成宏伟的大厦,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让人心生敬畏,个人的成功也就随之而来了。 3、学习巴山精神,就要学习巴山人投身铁路改革洪流的坚定决心。 在铁路的历次改革中,巴山人都用自己的坚定决心,随形势而动,顺势而为,让巴山人的一切努力都为全路的改革事业提供正能量,让巴山人的踏实工作为铁路的发展添砖加瓦。北京南线路车间要学习巴山人顺势而为的坚定决心,在新一轮铁路改革中,团结车间干部职工,了解形势、顺应潮流,积极转变思维模式,与铁总和路局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落实好“检、养、修”分开的管理模式,踏实做好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为铁路在新时期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学习巴山精神,让我学到了巴山人“吃苦为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奋发进取”的精神内涵,我要在将来的工作中敢于吃苦、敢于迎接挑战,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以巴山精神为引领,立足自身岗位,严于律己、攻坚克难,为铁路事业的长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巴山精神心得体会(二) 在我国的西部,有这么一个地方放,它处于陕西省与四川省的交界。平均海拔为1300~2000m并且多山多雨。它就是大巴山。 1978年以来,巴山精神始终与改革发展的时代同行。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代巴山铁路人筚路蓝缕、以苦为乐,把安全担心线养护成了放心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一代巴山铁路人接过接力棒,攻坚克难、顽强奋斗,创造了36年安全无事故的新业绩。 说心里话,要我在巴山干几天可以,但要干上20年、30年,我做不到。巴山铁路人执着的坚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翻阅中国铁路近百年发展的历史画卷,一系列铁路精神引领和支撑着无数的铁路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作为铁路精神之一的巴山精神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历经36年风雨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学习巴山精神,就要把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而巴山工务车间几代人能扎根艰苦一线,以苦为乐,建设家园,并实现连续36年安全稳定的佳绩。在我们机务系统生产一线,有驾驶机车奔波在线路上的机车乘务员,有天天围着机车转而满身油污的检修工,有为到达机车整备的作业人员,很多 岗位苦、脏、累,而对照巴山工务车间所处的环境,我们工作条件还相对优越。我们一定要学习巴山人,立足平凡岗位,不惜出力流汗,努力按标作业,甘于吃苦、乐于奉献。 学习巴山精神,就要把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巴山工务车间抓安全高标准、严要求、重基础,设备养护“不返修、一遍过”……其实我们铁路企业的每一个工种,每一个作业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忽视任何细节,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作业中一定抓好每一个细节,落实好每一项措施,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才能让铁路安全长治久安。 学习巴山精神,就要把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装备的普遍应用,安全生产的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确保铁路安全的压力更大,容不得丝毫松懈和麻痹。面对大巴山腹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襄渝铁路安全风险防控难度大的线路区段,巴山工务车间自创“工厂化”单元修、“第三方查看分析”等方法,为安全稳定夯实了基础。因此,在确保安全上,要学习巴山的创新精神,根据生产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特点,采用新思维、新方法来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方式,积极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在生产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才能防患于未然。 学习巴山精神心得体会(三) 近日,学习了《巴山精神宣传手册》,看了《人民铁道》等路内外媒体对“巴山精神”的报道,我被彻底震撼了。 巴山工务车间管内82%是桥梁隧道,集中了襄渝线最长的隧道、最高的钢梁桥、最小的曲线半径、最大的坡度、最高的海拔和最艰苦的环境,被人们称为“空中铁道”、“地下长廊”。 虽然我从小在山区长大,远离繁华闹市的喧嚣,虽然如今的我也是一名湘西大山里的铁路工务员工,对山区生活也有所了解。但在没看这些资料、报道之前,我没曾想到巴山站就坐落在大桥上,四周被大山包围着,抬起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片天。说实话,在我的感觉里,巴山太过于荒凉和闭塞,交通不便不说,单是人烟稀少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巴山铁路人并没有退缩,他们在这里坚持了下来。 是一种什么力量或者是一种什么精神能支撑着一代代巴山人常年生活在这里、工作在这里?我在宣传资料里、在脑海中苦苦寻找一个能让自己信服的答案。 条件再怎么艰苦也没能难倒巴山铁路人,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他们相信人定胜天!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修起了菜园、建起了休闲场所;利用废弃的设备做成了体育锻炼器材;他们从1978年至今,连续举办了30届巴山站区路地群众运动会,使这个初始仅有职工参加的比赛,成为一座路地联手共建、传播精神文明的桥梁,被当地群众视为“巴山奥运会”……这些让我十分感动,着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历届巴山车间党总支部带领一代代巴山人默默奉献在大山深处,锤炼和形成了以“吃苦为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奋发进取”为主要内容的“巴山精神”。他的的内涵在于:“安于山区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坚定乐观的自强精神”。 “巴山精神”是根植在巴山人血液和骨髓里的一种价值追求,是巴山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党总支始终将“巴山精神”视为巴山之魂、护路之本,坚持不懈地对干部职工进行光荣传统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怀着“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使命感,一代代巴山人充分发挥着联系老百姓、服务地方经济的桥梁作用,当好构建和谐站区的火车头。这一切,为的就是确保铁路的安全畅通,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在我对“巴山精神”有了一些了解之后,他们这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着实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动!巴山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艰苦奋斗、奋发进取的接力棒一直在传承。正是有了他们的不畏艰辛、无私奉献才有了巴山铁路的今天。 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巴山精神”很值得我们当代年轻人去学习,特别是作为一名工务员工更应该去好好学习和发扬,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巴山铁路人的优良传统,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寂寞,安心岗位,干好本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