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报告(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报告(四)

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报告 ‎ 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报告 XX 区,现辖 X 个街道、X 个镇,总面积 X 平方公里,20XX年户籍人口 X 万人,常住人口 X 万人。20XX 年,地区生产总值X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X 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X 和 X 元。20XX 学年,全区有初中 X 所(其中民办X 所),小学 X 所(其中民办 X 所),一贯制学校 X 所(其中民办 X 所),幼儿园 XX 所(其中民办 X 所),在校中小学生 X 人,在园幼儿 X 人。中小学教职工 X 人(其中专任教师 X 人),幼儿专任教师 X 人。20XX 年至今,XX 区先后被评为 XX 省教育强县(市、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XX 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 近年来,XX 区以抓均衡、强质量为导向,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为抓手,积极开展各类教育补短板、育亮点工作,着力打造学在 XX教育品牌。依据《XX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对市县级人民政府 20XX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通知》(XX 政教督办函[2020]XX 号)文件,对照《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体系》,除公众满意度外,XX 个测评点自评得分为 XX 分,另根据加分指标标准,自评加分 X 分。现将 20XX ‎ 年度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一是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于 20XX 年成立 XX 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共 XX 市 XX 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中共 XX 市 XX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工作细则》,定期召开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完善全区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区委常委议教会议制度,常态化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教育工作的科学决策和目标责任考 核机制。建立党政领导班子联系学校制度,领衔破解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难题。20XX 年起,全面完成了中小学党建管理体制调整,并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全覆盖,印发《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促进主体责任落实。积极推进红船精神进校园和学校党建品牌建设,定期组织专题培训,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四方联盟、志愿服务等活动。《三联三共三提升的党建育人新模式》作为典型经验发表于省级刊物《共产党员》。深入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出台《XX 区清廉学校示范点建设实施意见》,在全市试点清廉学校建设,并逐步实现中小学清廉学校全覆盖。 ‎ 二是科学规划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纳入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提供安全方便、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制定《教育事业十三五 发展规划》《XX 区东片中小学布局规划实施研究》,印发《XX 市 XX 区幼儿园布局规划(2016-2020)》《XX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0 年)》(南政办发〔20XX〕97 号)、《XX 区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XX~2022 年)》(X 教体〔20XX〕XX 号)和《关于 XX 区以区为主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南政办发〔20XX〕78 号)等配套文件,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三是不断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建立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在区教育体育局成立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配备专职督导人员 X 名,兼职督学 X 人,特约督导员 X 人。督导经费连续 10 年列入财政预算。20XX 年督导落实经费 X 万元。落实中小学、幼儿园责任区督学和第三方特约督导员工作奖补制度。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每学年印发《中小学、幼儿园责任区督学月随访工作指南》,组织责任区督学每月到责任区学校(幼儿园)开展督导,形成督导评价报告和整改通知书。充分运用云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督学方式创新。 (二)聚焦立德树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 ‎ 一是落实根本任务。围绕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抓长效机制、内涵发展、创新突破。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方针,顺利完成第四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第二学年的发展性评价工作。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育人评价机制。20XX 年,在全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小学监测中,因 90%以上的指标均高于省、市平均值,获全省通报表扬。 20XX 年,成为第一批 XX 省艺术教育实验区,凤桥镇中心小学成为第一批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印发《XX 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稿)》,余新镇中学、三水湾小学、新丰镇中心小学成为XX 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市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在中央台播出,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XXX 校长工作室正式挂牌。 二是创新育人模式。201X 年 X 月,XX 区域教学变革项目入选了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案例库。不断推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曾被评为 XX 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示范区,学校心理辅导室准化率达 100%,学校教师 c 证持证率达到 82%以上 。现拥有 XX 省中小学一级心理辅导站 4 个、XX 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 X 个。20XX 年 X 月,正式成为省级 STEM教育项目试点区,成立了以 XX 市实验小学为领衔的区级 STEM教育联盟开展抱团研究。组织STEM ‎ 教育种子教师培训班,培育骨干教师队伍,并在区域内进行分享推广。以促进学习真实发生,培养会学习的人为基本目标的教学改革实施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多次在省级各类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中国教育新闻网、《XX教育报》等各类媒体对 XX 教改进行报道。20XX 年中小学体质监测多项指标大幅度提升,其中小学合格率为 99.36%,优良率82.14%;初中合格率为 93.16%,优良率 48.16%,列全市前茅。 三是改革评价机制。构建涵盖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等维度的评价机制,实施科学评价。区教育评价改革项目《促进学生学习力的绿色评价》被确定为省 级试点项目,项目实施阶段性成果公开发表于国家级杂志《基础教育课程》。《绿色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力发展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在 20XX 年 7 月 XX 省教育厅组织的设区市教育局长暑期读书会上作经验介绍。坚持引入第三方专家团队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强化学校自身纵向提升和评价结果运用,每学年将中小学、幼儿园发展性评价结果按比例纳入学校(幼儿园)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并作为学校领导任免、奖惩、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坚持师德为本,持续深化全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把师德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相继出台了《XX 区师德师风建设年实施方案》《20XX年 ‎ XX 区师德师风建设行动计划》等文件,建立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有偿补课等问题。签订师德师风责任状和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师风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有机结合,切实明责任、严规矩。 二是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出台《关于推进 XX 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 XX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以人为本、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合理配置的原则,加强全区中小学教师的统筹管理,全面推进全区 25 所公办中小学的县管校聘改革,盘活了教师存量,激发了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三是优化教育人才引进环境。根据《关于实施硕博倍增计划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精神,开展硕博人才补助申报工作,对来 XX 区教育系统工作的硕博人才,给予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并准予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一并落户。20XX 年,惠及教师硕博人才 X 人,补助购房补贴 X 万,租房补贴 X 万。印发《XX 区教育系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特殊津贴的实施办法(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奖励政策。区政府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园长)、优秀教育工作者及绿叶奖 。 ‎ ‎ 四是深化教育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名师工作站,构建了涵盖职初新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等各级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大教育高端稀缺人才培育、引进力度,组织开办高端名师、名校长班,培育了一大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及省市级名师、名校长,为学在 XX教育品牌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夯实保障支撑,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20XX-20XX 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为 X 万元、X 万元、X 万元,实现逐年增长。20XX年普通初中、普通小学、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 X%、X%、X%,20XX 年分别比上年增长 X%、X%、X%。20XX 年中小学暑期维修经费投入 X 万元,教育装备经费投入 X万元。201X 年 X 月、201X 年 X 月、201X 年 X 月,先后三次调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实现教师工资平稳增长,20XX年较大幅度提高了全区教师的绩效考核奖,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我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资助率达到 100%,资助金足额拨付到位。 二是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提升,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四同步建设。20XX 年到 20XX 年连续三年将学前教育扩容工程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三年新建并使用幼儿园 X 所,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 ‎ X%,普惠性幼儿园园区比例达到 X%,幼儿园专任教师持证率达到 100%。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四统一,20XX 年省标准化学校比例为 X%。积极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借助之江汇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班班通,多媒体或交互式电子白板进教室达到全覆盖,所有学校的理科教学仪器全部按省标准配备。20XX 年 X 月,人民网 XX 频道对我区互联网+义务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积极培育新优质学校,着力打造老百姓 X 门口的好学校。全区共 X所成校省标准化率达到 100%,其中 X 所已获评省现代化成校。 三是平安校园有序推进。区教育体育局出台《关于推进校园安全网格化高水平管理的实施意见》(X 教体〔20XX〕205 号),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清单化推进、系统化提升、积分制奖惩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学生、食堂、公共场所四级网格管理责任体系。开发一套基于钉钉的校园安全隐患申报积分管理系统,构建四网格一平台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联动机制,组织教育、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联防联控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同时强化学校食品安全及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积极开展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确保师生健康平安和校园安全。 (五)规范创新并举,为教育工作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 一是政策法规落实到位。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健全并履行教育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教育政策、重大教育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审计并开展绩效评价;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在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政策的出台前认真做好拟定、报备等各项工作。 二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印发《区教育体育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实施方案》,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完成入学报名一网通、教育缴费点点通、学籍学历一表通、师资管理全网通、学后托管家校通、培训机构管理一站通、校车审查一事通、教育资源泛在通等目标。 三是推进课程• 教学• 评价三项改革。组织全区第二届中小学拓展性课程精品课程评选,推动学为中心课堂转型。深化学习力发展项目群研究,20XX 年组织各类教研培训、专题研讨 X 余次,推动学为中心课堂转型。区域整体教改成果在全国创新型教育研修机构发展联盟年会上作展示,并发表于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部公开刊物《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教育质量在省级监测中整体优秀, 轻负高质指数位列近百个县区的前 X 位,是区域轻负高质方面表现较好的六个点名表扬的县区之一。 ‎ 四是强化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加快教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XX 学校等 12 所中小学与 XXXX等学校结成友好学校。20XX 年,累计选派 XX 人次骨干教师赴长三角地区培训。邀请 XX 专家学者、XX 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等 XX 人次的 XXX 区域著名教育专家来 XX 区讲学。依托互联网+义务教育,推进千校结对工程,在城乡携手,同步课堂的基础上,确定 XX 市实验小学、大桥镇中心小学等8 所学校为结对帮扶学校。 五是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和学前教育民办幼儿园补助的具体办法。全区民办学校建设规划纳入区域中小学整体布局规划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合理配置民办教育资源。出台《XX 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作、联合执法、属地管理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机制,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和查处纳入政府常规工作,建立教育培训机构信息公示及黑白名单机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布局不够合理。随着 XX 区位价值的凸显以及户籍政策的放开,人口要素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大量农村人口和新居民持续向市区集聚,尤其是东部新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出现个别学校办学规模较大,部分学生就近入学也成难题。 (二)公民办教育尚欠协调。XX ‎ 市本级民办学校相对较多,并且辖区群众就读优质民办学校的意愿依然十分强烈,造成适龄儿童在民办学校的就读比例仍然居高不下,这对公办学校尤其是公办初中的教育生态带来了直接影响。 (三)优质均衡存在短板。对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文件,全区中小学 的配置还不够合理,尤其是新居民学校校区多,骨干教师分布、技能课专职教师配备、教学辅助用房等短板弱项较为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树牢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发展三个优先,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的教育领导体制,定期研究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进一步落实教育优质均衡措施。不断优化校网布点规划,强化教育设施规划刚性落地,加快推进新居民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紧盯学位紧缺区域,大力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严格控制义务教育热点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 ‎ (三)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大力培育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总结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学习力研究和绿色评价两大创新项目向纵深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的覆盖面,努力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