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范文之教育科研培训资料(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导处范文之教育科研培训资料(二)

教导处范文之教育科研培训资料(二) ‎ ‎  一、标题 ‎  小二号黑体加重,居中;若题目有两部分或以上,中间可加标点,也可以用一空格代替标点,末尾不加标点(除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外);副标题的破折号在正标题下后移两个格,四号黑体(不加重)。‎ ‎  二、署名 ‎  姓名与单位之间空一字,宋体小四号,与标题间距一行。‎ ‎  三、摘要 ‎  与署名间距一行,首行缩进四字,“摘要”二字之间空一字,黑体,五号,后跟冒号,或加【  】;摘要内容用楷体五号,换行后文字缩进两字。‎ ‎  四、关键词 ‎  首字与“摘要”对齐,黑体五号,后跟冒号,或加【  】;关键词内容用楷体五号。‎ ‎  五、正文 ‎  与“关键词”间距一行;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每段首行空两字;分标题序号。具体要求:‎ ‎  一级用“一、” “二、”……(黑体、四号)‎ ‎  二级用“(一)” “(二)”……(黑体,小四号)‎ ‎  三级用“1.” “2.”……(宋体加粗、小四号)‎ ‎  四级用“(1)” “(2)”……(宋体、小四号)‎ ‎  五级用“①” “②”……(宋体、小四号)‎ ‎  各层次序号左起两格起排;可以从大到小跳级使用。‎ ‎  正文中如果直接引用一个或几个段落、一个或几个案例,一般独立成段,段落开头空四格,换行空两格,五号楷体字为宜。‎ ‎  六、注释或参考文献 ‎  与正文至少间距一行,“注释”或“参考文献”用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在正文中须标出“[1]”、“[2]”……,然后在注释或参考文献后对应注明“[1]”、“[2]”……做注释或参考文献时须完整,不得残缺不全;注释或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 ‎  第二节  论文撰写 ‎  科研论文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及其素材,只有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新的成果者才能写出科技论文,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也就是说,科研论文只是我们从事实验的、理论的或观察的科研工作所取得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写成的报道。因此可以这样定义: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者对创造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并得以公开发表或通过答辩的科技写作文体。一篇科研论文除了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外,应该按规范格式和要求来撰写,同时在表达方面力求有较高的可读性,才能被相应的期刊杂志接受,得以有效发表。‎ ‎  随着期刊编排标准化工作的推广,我国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在编排格式上都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标准。期刊征稿启事罗列的事项,除了收稿范围以外,主要是对稿件贯彻国标的具体化要求。因此,论文的内容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应的规范编写,是论文撰写必须注意的问题。‎ ‎  一篇符合标准规范的科研论文,至少应具备这些要素:题名;作者姓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引言;正文;参考文献。分述如下。‎ ‎  一、题名(Title,Topic)‎ ‎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  (一)准确得体 ‎  即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  (二)简短精炼 ‎  即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  (三)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 ‎  (四)醒目 ‎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技期刊一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发现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属于“用词不当”、“结构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义等亦时有发生。‎ ‎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  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  三、摘要(Abstract)‎ ‎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  摘要的主要功能有:‎ ‎  (一)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  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 ‎  (二)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  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同时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3种类型。‎ ‎  1.报道性摘要 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 ‎  2.指示性摘要 ‎ 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篇幅以100字左右为宜。‎ ‎  3.报道-指示性摘要 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  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甚至丧失。一篇论文价值很高,创新内容很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作者摘要写得过简,编辑在退修时应提醒其修改。‎ ‎  摘要在写作中应注意:‎ ‎  (一)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  (二)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  (三)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  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  (四)用第三人称。‎ ‎  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  (五)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  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  (六)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  四、关键词(Key words)‎ ‎  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  关键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位置在摘要之后。早在1963年,美国Chemical Abstracts从第58卷起,就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关键词索引,提供快速检索文献资料主题的途径。在科学技术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每天有几十万篇科技论文发表,学术界早已约定利用主题概念词去检索最新发表的论文。作者发表的论文不标注关键词或叙词,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此类文章,读者就检索不到。关键词选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该文被检索率和该成果的利用率。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  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  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  (一)关键词的标引 ‎  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T 3179—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或叙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 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自由词)。‎ ‎  所谓标引,系指对文献和某些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实验设备等进行主题分析,并利用主题词表给出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是为了从内容复杂的文献中通过分析找出构成文献主题的基本要素,以便准确地标引所需的叙词。标引是检索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标引,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检索。科技论文应按照叙词的标引方法标引关键词,并尽可能将自由词规范为叙词。‎ ‎  (二)标引关键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1.专指性原则:一个词只能表达一个主题概念为专指性。只要在叙词表中找到相应的专指性叙词,就不允许用词表中的上位词或下位词;若找不到与主题概念直接对应的叙词,而上位词确实与主题概念相符,即可选用。例如:“飞机防火”在叙词表中可以找到相应的专指词“专机防火”,那么就必须优先选用。不得用其上位词“防火”标引,也不得用“飞机”与“防火”这两个主题词组配标引。‎ ‎  2.组配原则:叙词组配应是概念组配。概念组配包括2种类型:交叉组配。系指2个或2个以上具有概念交叉关系的叙词所进行的组配,其结果表达一个专指概念。例如:“喷气式垂直起落飞机”,可用“喷气式飞机”和“垂直起落飞机”这2个泛指概念的词确切地表达叙词表中没有的专指概念;“肾结石”可用“肾疾病”和“结石 ”这2个叙词表示一个专指概念。方面组配。系指一个表示事物的叙词和另一个表示事物某个属性或某个方面的叙词所进行的组配,其结果表达一个专指概念。例如:“信号模拟器稳定性”可用“信号模拟器”与 “稳定性”‎ 组配,即用事物及其性质来表达专指概念;“彩色显像管荧光屏涂履”,可用“彩色显像管”、“荧光屏(电子束管)”和“涂覆”3个词组配,即用事物及其状态、工艺过程3个方面的叙词表达一个专指概念。‎ ‎  在组配标引时,优先考虑交叉组配,然后考虑方面组配;参与组配的叙词必须是与文献主题概念关系最密切、最邻近的叙词,以避免越级组配;组配结果要求所表达的概念清楚、确切,只能表达一个单一的概念;如果无法用组配方法表达主题概念时,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词或相关叙词标引。‎ ‎  (三)关键词的标引步骤 ‎  首先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弄清该文的主题概念和中心内容;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对所选出的词进行排序,对照叙词表找出哪些词可以直接作为叙词标引,哪些词可以通过规范化变为叙词,哪些叙词可以组配成专指主题概念的词组;还有相当数量无法规范为叙词的词,只要是表达主题概念所必需的,都可作为自由词标引并列入关键词。‎ ‎  在关键词标引中,应很好地利用《汉语主题词表》和其他《叙词表》,标引过程应该查表;切忌主题概念分析和词的组配有误;要控制自由词标引的数量。‎ ‎  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  一篇论文一般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  五、中图分类号 ‎  为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族性检索,并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要求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要标注分类号。科技论文的作者应积极配合编辑部做好此项工作。‎ ‎  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最新为第四版)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  一篇论文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 ‎  分类号前应以“中图分类号:” 或 “[中图分类号]” 作为标识。例:中图分类号: TK730.2‎ ‎  英文文章以 “CLC number:”作为标识(CLC —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  《中图分类号》第四版对“教育”部分的标注,另文编发。‎ ‎  六、文献标识码 ‎  文献标识码用于文献大类的检索,共设5种:‎ ‎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实践总结(社科);‎ ‎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  七、文章编号 ‎  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该编号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该篇文章的唯一标识。‎ ‎  文章编号由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 、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的篇首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XXXX-XXXX(YYYY)NN-PPPP-CC。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YYYY 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 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页数,“—”‎ 为连字符。期次为两位数字 。当实际期次为一位数字时需在前面加 “0” 补齐,如第 1 期为“01”。仅1期增刊用S0,多于1期用S1,S2,……文章首页所在页码为4位数字;实际页码不足 4位者应在前面补“0”,如第 139页为“0139”。文章页数为两位数字;实际页数不足两位数者,应在前面补“0”,如9页为09。转页不计。‎ ‎  文章编号由各期刊编辑部给定,中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 “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如:编号:1003-2797(1997)02-0013-05为发表在《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第2期第13~17页(共5页)上题为《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作者:严怡民)一文的文章编号。英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Article ID:”。‎ ‎  八、引言(Intorduction)‎ ‎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  九、正文(Main body)‎ ‎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  十、参考文献 ‎  严肃的学术杂志,不可能接受没有参考文献的投稿,对于一篇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科学的发展是一种接力跑,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后人不必再花力气去做重复劳动。同样,已在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或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中论述的观点数据或材料,不容许在其后的论文中重复阐述。在论文编写过程中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只对它们进行简单的交代,并在文中出现的位置用方括号予以标明,在文末按顺序列出参考文献即可。有经验的编辑,从作者标引的文献中就可以评估论文的起点和深度。有的期刊甚至要求责任编辑亲自核对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事项。现在,参考文献表项目著录不齐全,著录项疏漏,事后补齐困难是编辑和作者修改稿件时遇到最多的问题。因此,在科研工作开题、查阅文献阶段,就要为撰写论文的最后事项:罗列参考文献表做准备。在摘录文献观点的同时,要按照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仔细记录,切勿漏记、错记,这是论文撰写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写法详见第三节。‎ ‎  第三节  参考文献 ‎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 ‎  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I.Gordon.;‎ ‎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  (一)期刊类 ‎  1.格式 ‎  [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  2.举例 ‎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  (二)专著类 ‎  1.格式 ‎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  2.举例 ‎  [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  (三)报纸类 ‎  1.格式 ‎  [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  2.举例 ‎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 光明日报,1998-12-27(3)。‎ ‎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  (四)论文集 ‎  1.格式 ‎  [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  2.举例 ‎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  (五)学位论文 ‎  1.格式 ‎  [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  2.举例 ‎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  (六)研究报告 ‎  1.格式 ‎  [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  2.举例 ‎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  (七)条例 ‎  1.格式 ‎  [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  2.举例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  (八)译著 ‎  格式 ‎  [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  (九)联机文档(即网上参考文献)‎ ‎  1.格式 ‎  作者,出版年,篇名,网页地址(以http://www开头),阅读日期 ‎  2.举例 ‎  如:Mark W. McElroy,2001,Double-Loop Knowledge Management,2003.3.4‎ ‎  若只有网页,没有其他信息,只著录该网页详细的IP地址,阅读日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