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计划总结之“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计划总结之“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技术计划总结之“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  “网课”是网络课程的简称。目前,在教育城域网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大都注意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其资源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购买的成品资源库,另一种是组织有关人员主要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的教学课件、积件等资源。但现在购买到的成品资源库多依据旧版教材开发,与现行新课程标准教材不符,甚至很多教材内容资源库中根本没有。我们自行开发的各种资源,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因技术水平而导致资源的界面处理、导航、交互等效果不佳,使用价值不高;因个人自行开发而导致不一定适合于其他人使用;开发出的资源重复现象很严重;上传到城域网上后,因数据不统一,导致不好管理和维护、不易互相检索等。为此,科学、有序地开发、建设教育城域网环境下的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课程,是值得大家探讨的话题。‎ ‎  一、网课的内涵界定 ‎  网课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  简单地说,网课就是网站式多媒体电子课程,一节课就是一个独立的动态网站。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利用其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平台。‎ ‎  二、网课建设的指导思想 ‎  网课建设要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准绳,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以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资源为主线,从教与学的需求分析入手,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途径,重点解决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建设一套网络环境下有本地特色、符合教育规律的新教材体系;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施搭建一个优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平台;突出探究性、自主性和交互性。‎ ‎  三、网课的质量要求 ‎  1。教学性: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学习后,不仅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其相关能力能够得以提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网络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包含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且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满足并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注意启发,促进思维,使学生自觉地完成学习目标;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等策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能够揭示出知识本身的美来吸引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能够向学生提供有利于学习目标达成的相关知识或与学习相关的经验策略的选择机会;对复杂的例子或案例给予必要的指导以便学生理解;提供学生所学课程中主要内容的综合练习和实践活动;提供及时、有效、合理的学习评价。‎ ‎  2。反馈性: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时,其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提供及时的反馈。具体表现在: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能够提供激励词句及帮助,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能得到及时的正面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反馈形式要多样、反馈的出现要适时、恰当;提示说明或导航要清晰,说明及导航的选择要恰当,说明和导航要有层次性等。‎ ‎  3。实用性:界面上的内容形象、直观,便于学生使用,且呈现的信息正确。具体表现在:学生在没有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能较容易地操作网络课程;全部的页面都有导航条,以确定学生当前的位置;画面内容能被学生识别,且构成合理、画面生动;学习内容表现手法多样,情节生动,对学生有吸引力;展现的学习信息正确,没有科学上的错误等。‎ ‎  4。智能性:它是反映网络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智能性差,其教学效果也一定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最简单的应用是计算机能自动判断学生输入的答案是否正确;其高级的应用是学生只要与计算机进行短时间的人机对话,计算机就能判断出该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情况,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交互设计合理:能够对一些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调整与扩充;能使练习题随机出现;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组卷,并保存学生的成绩等。‎ ‎  5。技术性:是实现网络课程建设的目的和保障,确保其正常有效地运行。一个完整的一节网络课程主要有SWFFLASH或HTM网页两种格式。具体表现在:能够恰当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超链接与嵌入技术以及交互、导航、评价等手段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能用简单的技术解决学习中的复杂问题;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灵活,在屏幕上能较容易地找到退出按钮或图标;能可靠地运行,容错能力强,若有小的故障不会丢失数据等。‎ ‎  四、网课的建设 ‎  1。组建队伍 ‎  指导小组:由全地区信息技术学科中心教研组、网页设计中心组、动画制作中心组成员组成。主要负责网络课程建设的组织、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并开发出承载每个课单元任务的、统一数据库结构的网站式动态网课制作平台。‎ ‎  督导小组:由基层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负责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本单位参与此项工作的骨干教师的调控、组织、督查和指导。‎ ‎  开发小组:由一线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群体制作队伍。主要负责开发出统一的新课程标准网络课程课单元。这里的课单元是按学科固有的体系来划分的,如语文是一个课题为一个课单元,物理则为一章中的某一节为一个课单元。每一个课单元就是一个动态网站。‎ ‎  鉴定小组:由学科骨干教师、部分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开发出的网络课单元网站进行鉴定,并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合格者放入城域网。‎ ‎  2。开发平台 ‎  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在我们寿光已经开展了三四年。我们通过网络课程的开发、评比,对网络课程的理解不断加强与明确,教师的制作水平也不断提高。我们在使用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以前我们开发的网络课程主要利用静态的网页展示教学与学习的内容,不能随着教学的进行随时不断更新我们的课程内容,同时静态的页面也限制了学生学习中对课程内容理解的网上合作与交流探讨,在学习中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页中进行搜索,要一页一页地找,这样无形中就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再者,教师制作静态的网页需要一页一页地做,不仅要考虑课程内容,还要思考页面的设计等方面,费时费力。‎ ‎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决定开发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于数据库结构的动态网课制作平台。这一平台的设计思路是:能够进行后台管理,后台添加,前台显示。通过后台随时添加栏目、文章,能够在文章中插入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文件,教师能及时更新更改教学内容,学生也可利用平台对某一知识或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对某一知识或问题进行网课库内的搜索等,使用者在任意课单元内都能搜索到跨学科、跨学段的内容。教师将搜索到的、自己制作的或从旧资源库筛选的课程内容,利用新开发的平台直接从后台进行添加、链接,这样,教师制作网络课程就省时省力了。‎ ‎  3。分工制作 ‎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处理:各学校根据分配的任务按学科成立网课制作小组,然后分小组进行课程设计,集思广益,设计出本课的制作脚本。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处理,如:课程分哪些栏目,学习本课时用到哪方面的教学知识、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素材,重难点怎么解决,页面怎么设计等。‎ ‎  教学素材的搜集与整理:教学素材的搜集与整理一般有下面几个来源:(1)购买的成品资源库。如科利华、龙教、人教社、东师理想、K12等资源库。(2)以前开发的网络课程库。因为以前开发的网络课程大部分以静态页面呈现,不利于内容的检索和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更新,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再加工整理。(3)因特网搜索。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浩瀚的知识库,信息在不断更新、变化。我们可从因特网海量信息中进行搜索,剔除糟粕,选其精华。(4)自主创作。如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练习反馈等相关知识,在生活中搜寻相关的学习材料,利用软件制作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 ‎  利用平台进行网课制作:(1)用一台计算机做服务器,因为是动态网站,所以要通过服务器发布才能浏览。(2)将制作平台安装到服务器中并发布。教师登录后可利用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制作,也可多人同时参与制作。(3)素材添加。点击“管理登录”,注册后,进入“后台管理” 。首先,添加课程栏目(即课程导航栏),通过“栏目管理”项进行添加。可添加一级菜单,也可进行二级菜单的添加,二级菜单将使用下拉菜单的形式,导航菜单可随意修改添加。其次,课程内容的添加。在“素材管理”项中点击“添加素材”,我们可以自由地添加与修改所需的内容。‎ ‎  五、网课建设的意义 ‎  网课的建设与应用,有利于构建和谐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  1。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术水平。网课为何自建?我们看重两点:一是符合本地实际,二是教师参与的这个过程。我们对全市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骨干教师再对本单位全体教师培训。学校规定每周二晚和周六下午为培训时间,全体教师必须参加学习。学习内容为Dreamweaver 的使用、Photoshop 图像处理、Flash 动画设计、网站的建设和发布等知识。通过培训辅导,全体教师明确了网课建设的技术要求,掌握了搜集、制作、加工整理的方法,学会了怎样进行资料数字化处理,掌握不同音视频文件格式的编辑、压缩、转换方法,以及如何制作网页和动态网站等。‎ ‎  2。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网课的制作首先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考虑一切问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断加深。通过网课应用于教学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使课堂教学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实现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实现了讲听由单向传播式向多维互动的立体交流式的转变;教学手段上,实现了由传统呆板型向教学媒体灵活型的转变。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教师的信息容量,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  3。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网课做到了师师、生生、师生互动,一方面教师积极参与网课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展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共享。更重要的是教师加强网络知识学习,抓好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充分利用网课为教育教学服务,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疑难解答或单独辅导。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和相互辅导。通过交流与切磋,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