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交通局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交通局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1 今年以来,按照州委、州政府统一部署,州交通运输局坚持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全局,认真 履行驻村帮扶、行业扶贫及综合扶贫改革目标责任,切实增强精准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强化 工作措施,全力服务精准扶贫。 一.精心组织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局党组定期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对交通运输行业服 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竞进小康"工作的人员保障、计划安排、项目支持、资金落实和检 查督办等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按要求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多次现场办 公解决实际问题。明确驻村扶贫和行业扶贫的责任领导和承办科室,充分发挥驻村扶贫牵头 单位作用,推荐一名正科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加强驻村扶贫日常管理,落实驻 村工作经费和驻村干部有关待遇,建立完善扶贫工作制度,按制度落实责任、兑现奖惩。 二.突出精准帮扶,抓好驻村扶贫。联合州地税局、残联、省民族舞团制定了《建始县三里 乡香树湾村扶贫开发整推进帮扶方案》,从 6 个方面谋划 27 个帮扶项目。 一是建设施强基础。以道路、农田、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为重点争取建设项目。完成 7.7 公里通村公路附属设施和安保设施建设,实现客运到村。打通驻点村对外交通连接线和村内 循环线,已开工建设的 6.32 公里村级主干道预计 12 月底建成。建设饮水管网确保 2016 年 100%村民饮上安全卫生水。协调电力部门优先实施农网改造,协调县扶贫部门安排专项资 金建设光伏发电系统。 二是促产业提能力。培育甜柿种植等特色产业,力争今年发展甜柿 300 亩。引导农民大力发 展庭园经济、打工经济及第三产业,通过多种途经增加农民收入。开设农技讲堂,邀请有关 专家讲授种养殖业科学技术,选送书记、主任和部分党员代表到咸丰麻柳溪、宣恩五家台参 观学习。安排州交通技工学校为该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复合性技能培训。村委会用房和 1100 平方米广场已开工,将于 11 月底建成。文体娱乐器材和村委会办公设备购置资金已落实。 三是改生态帮特困。积极协调国土部门为该村整治土地 30 亩、硬化公路 3 千米。进一步巩 固"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成效。对 159 户贫困户逐户上门核实、逐一制订帮扶措施。 春节、"七一"共慰问贫困党员、老党员和低保、特困、五保户 16 户,发放慰问金 7000 多元 和大米、食用油等物资。对部分贫困农民实施异地搬迁、房屋改造。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2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部署, 认真贯彻中、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大力攻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 瓶颈,着力推进实施一批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程,不断改善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 条件,完善贫困地区交通路网结构,扎实推进交通脱贫攻坚工作,为实现全年交通工作目标 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就本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公路建设完成的主要任务: 1、自然村通水泥路:2018 年,上级下达我县自然村通水泥路目标考核任务 22 公里,预计 12 月底完成路面建设 23.046 公里,提前实施合格里程 30 公里,共计完成 53.046 公里(其中 贫困村项目 21.572 公里),完成比例为 241%。 2、窄路加宽:2018 年上级下达我县农村公路窄路加宽计划 10.923 公里,民生考核目标任 务 7 公里,截今为止,已完成 17.036 公里(其中贫困村项目 1.794 公里),完成目标考核比例 为 243%。 3、危桥改造: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 3 座,分别是店门镇的拦河坝桥、开云镇的浪荡铺桥、 东湖镇的连心桥,共计 58 延米,完成总投资 178 万元。 二、取得的成效 1、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出行条件。通过实施多项交通扶贫工程建设,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 的交通条件。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原因之一就是地域偏僻,交通闭塞,交通运输生产力落 后,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而通过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畅通了贫困村向外的出行条件, 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加快了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贫困地区一方面交通设施、经济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农副 产品、旅游产业、自然资源又十分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交通问题解决了,内在的 潜力就可以迅速变成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3、加快了贫困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交通扶贫工程的建设,畅通了交通运输通道,使 贫困地区的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为农产品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 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三、下一步计划 1、积极争取交通扶贫项目。根据省厅每年的交通建设计划,结合我市贫困县的实际情况,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我市交通扶贫扶持力度。 2、搞好规划设计,保证工程质量。道路交通规划中既要兼顾贫困地区的出行需要,又要考 虑与国、省道的连接和路网结构的完善,做到规划设计一条,建成一条,致富一条,确保工 程建设效果。 3、全方位开展交通扶贫。充分利用交通扶贫法规政策,扶持贫困地区发展运力,使农民出 行方便,物资流通快捷,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__县交通运输和旅游局 2018 年 X 月 X 日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3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 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 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 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 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 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 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 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 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 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 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 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 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 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 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 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 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 露。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4 近日,一位贫困县县委书记“吐槽”扶贫中基层干部受到委屈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觉得 政策好就靠政策养着,有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找政府“闹”;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 为干部比自己更着急,自己不脱贫干部难交账;“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 的心态,成为一些扶贫对象“扶不起还理直气壮”的缘由。文章列举的虽然可能只是个别现 象,但正像这位县委书记所说的,这些问题让扶贫干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同时也提 醒我们,对那些丧失脱贫致富信心和动力的贫困群众,在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也应及时填 充精神志气上的洼地。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闽东地区时,就提出过“弱鸟可望先飞, 至贫可能先富”的理念,鼓舞起当地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的发展合力。没有人天生就愿意贫穷, 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不待扬鞭自奋蹄,有些人则相反,有如车行坡上,不加加油、鼓 鼓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无法激发出来。脱贫攻坚不是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唱好帮扶 与被帮扶的“二人转”,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脱贫攻坚才能积力之所举而 无不胜。 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有些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 不富、助而不强,与缺乏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奋斗精神有一定关系。有些地方主动“返贫”, 乐当贫困县,不愿摘穷帽子,有的贫困户发展农副产业不积极,争当低保户却很积极,从中 都能发现“思想贫困”“志气贫困”的影子。“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类似思想 可以说都是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扶贫扶志,首先就要对准这些观念和心态定点 滴灌、靶向治疗。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个励志语许多人耳熟能详,也为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 深深认同。扶贫开发不应只简单盯着干部压担子、定考核,也应鼓励干部们以“扶志”和“扶 智”为抓手,唤醒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好政策离不开好宣传,正像那位“吐槽”的县 委书记所提出的,扶贫干部要到群众中去,多开屋场院子会,多跟群众交交心,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让衣食父母们心疼一下,再不忍心找你们扯横皮”。好习惯也需要好榜样,靠辛 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农户,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效应。只有形成“见贤思齐”的导向, 才能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5 2020,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这个没 有硝烟的战场上,涌现了一批批“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奔赴扶贫第一线”基层工作者。面对 这场脱贫战役,人人都是战士,我们要勠力同心,吹响战争号角,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 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稳不稳,关键看基层基础牢不牢。基础实,才会行得稳;动力足,方能走得 远。面对部分党支部的组合战斗堡垒作用不够明显、第一书记的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贫困 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要以党建为抓手,全力抓好脱贫攻坚。 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把重点放在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的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上。 要健全完善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 力。要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注重在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上建立党组织,增强党组织的覆盖 面和影响力,真正把贫困人口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把贫困户与市场联结起来。 选好用好扶贫干部是基础。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让精兵强将 在脱贫攻坚最前沿集结冲锋,使各级党员干部人才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建功立业,是组织部门 的使命担当。要紧扣“选干部、配班子”核心职责,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磨砺干部的主战场、 考察识别干部的主考场和选拔使用干部的主阵地,配齐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选优派好驻 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努力锻造一支素质过硬、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的干部队伍,为脱贫攻 坚提供可靠的中坚力量。 抓住党建为引领,要提升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 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加大组织领导 力度,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