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范文之新教育实验实验工作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导处范文之新教育实验实验工作总结

教导处范文之新教育实验实验工作总结 ‎ 中心小学 2009年度(秋学期)新教育实验实验工作总结 ‎ 作为最早认识教育在线,最早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之一,一直以来,我们对新教育实验情有独钟。在她的呵护和指引下,近年来我校办学思路逐步清晰,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日益明显。虽然学校人事变动频繁,江山改朝换代,可参与新教育实验薪火相传,旗帜不倒,热情不减,几代人用对教育的一片痴情,坚守新教育的梦想,撑起了学校发展的一片蓝天。在我的心目中,新教育实验,是老师们与网络的美丽约会;新教育实验,是师生成长的美丽家园。新教育实验,是学校发展的理想舞台。下面就我校一学期来在实验中所做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与大家做个汇报。‎ 一、      在新教育实验中不断改革 在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严守五严规定,创建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挖掘教师内在潜能,让教师走出机械重复的劳动,从教书匠变成学习型、研究型、发展型教师,给教师更多的时间学习、研究、反思,促进教师成长成功,改革势在必行。‎ ‎1.改变学习方式,渗透新理念。为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实效,我们将传统的业务学习改成了教师论坛。每次学习,我校根据学校研究课题安排一个两个话题,给全体教师一个星期的学习准备时间,让教师做好理论储备和心理准备,打有准备之仗,再集中进行教师论坛交流,论坛交流采用现场抽签方式进行,被选中老师要求脱稿演讲个人对话题的看法,对精彩的发言和观点,我们通过姜堰教育网论坛专题贴进行发布,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了学习的自觉性。‎ ‎2。改革研究模式,践行新教育。课题研究,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特色建设,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事事重要,教师应接不暇,疲于应付。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主方向,对学校部门工作进行整合,引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开辟出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课题研究三者融为一体的研究模式:个人主备——集体交流——课堂研讨——网络反馈——集体研讨——反思内化。具体操作中,我们特别注重要求所有教师在听课后第一时间内在专题贴上传自己的听课意见,提高参与面,让工作有据可查,让执教老师知亮点,明方向,为提高二次备课质量保驾护航。‎ ‎3.强化行为反思,完善新理念。我们要求老师每节课有教学感悟,每单元有教学随笔,每个月有教学反思。并将自己所思所想及时发表于自己的博客。目前,学校50%的教师均在姜堰教育网开辟了自己的个人博客,网名忠诚年近退休的老教师林成忠本学期开博,撰写博文20余篇。在长期的反思历练中,学校新教育实验成果喜人。薛志斌校长的教学管理论文喜获江苏省“教海探航”‎ 三等奖;江小青、李秋兰等一批同志的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在教委组织的各项征文活动中,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二、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探索 ‎ ‎“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为解决学校特色建设问题,我们申报了《在经典阶梯阅读中孕育古典情怀的研究》新教育实验课题。在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挖空心思,动足脑筋。根据学校古诗文特色建设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沦于共性的现状,构思了中华经典作保底,专题阅读求突破的“经”“规”“诗”“词”“曲”‎ 的诗文阅读蓝图。我们设想是:在我校学习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洗礼,人人会背《三字经》,个个能吟《弟子规》,李杜诗篇首首精,宋词元曲风骚领。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给教师足够的研究空间。学校多次召开课题研究工作例会,帮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找寻课题研究的突破口,指明当前研究的主要任务,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紧急问题。我们加强了特色校本教材建设,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编写了第三套电子版PPT特色教材,图文并茂,专题突出,特色明显。目前,教材正在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之中。我们开辟浓缩学校特色建设思路和精华的校园文化墙,我们用诗书画印四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五种不同的字体在学校墙体上勾画经典诗作,在展示中华传统书画艺术的同时,展示我校特色建设的思路,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同时,拉开我校特色建设的新篇章。我们注重探索特色活动的开展。学校利用教师特长,自主开发两套风味独特的古诗文绳操,大课间活动,学生应诗而舞,和诗群欢,边唱边跳,诗趣盎然。‎ 三、在新教育实验中不断超越 新教育实验是草根式研究,有行动就有收获。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不断优化实验过程,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让研究真正成为教师自觉行动,让反思成为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打算是:‎ ‎1.开展读书工程,充实教师的精神家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将加大青年教师的读书引领和管理,为青年教师读书、学习提供各种便利,学校将通过“读书交流会”“成才俱乐部”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兴趣,引导教师读专业书籍,让教师在阅读中厚实底蕴,滋养性灵。‎ ‎2.加强与校外的沟通与联系,多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专业引领,让学校课题研究步入正轨。‎ ‎3.强化课题专题研讨工作,保证教师研究时间和课程实施,提升课题研究质量。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力争在学校搞一次展示活动。‎ ‎4.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人数和热情,让每个都能在新教育实验中收益,在“草根式”的研究中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