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小学家长学校学习资料(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小学家长学校学习资料(一)

政教处范文之小学家长学校学习资料(一) ‎ 各位家长,大家好:‎ ‎    扬桥中心小学家长学校从现在起开设网上培训,我们将为家长们推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优秀教育案例及有关学习资料,希望家长们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能力水平,让我们的孩子们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图书简介:‎ ‎    一个女孩,10岁考入北京八中少儿班,15岁以677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习系……‎ ‎    这个有些传奇的女孩,有着怎么样的成长足迹呢?‎ ‎    女孩的妈妈以女人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孩子成长的每个细节……‎ ‎         采取正确方法激励孩子(第六章节选)‎ ‎    告诉孩子:自己的前途自己奔,家长不能依靠一辈子 ‎    不要拿孩子的优缺点和别的孩子比,最好和孩子自己纵向比 ‎    不要给孩子制定太高目标,不要给他太大心理压力,让他根据自己能力去学习 ‎    一、自己的前途自己奔,谁都靠不上 女儿懂事后,我们就经常对她说,自己的前途要靠自己去奔,谁都帮不了你。爸爸和妈妈都没当什么大官,也挣不了什么大钱,你靠我们是靠不住的。即使我们当官了,有钱了,但也是我们的,你如果自己没本事,很快就会坐吃山空,不能享用一辈子。因此,你今后要想过好日子,从现在起自己就要努力,要好好学习本领,长大了才能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   ‎ ‎ 这样的思想我们不断给她灌输,使她在脑子里根深蒂固形成这么一种观念:靠父母是不行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我们觉得,这样的思想对她努力学习有很大帮助。思想问题解决了,学习就有动力了,从“要她学”变成了“她要学”,被动变主动,一切都好办多了。‎ ‎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些父母,由于孩子学习不好,就对孩子说,不要紧,我们有的是钱,我们养你一辈子;有的说,考不上大学不要紧,我们送你出国去,还比在国内上学强;有的说,何必学得那么累,累坏了孩子别人不心疼咱心疼;或者说,没关系,好赖是个活,怎么着也有口饭吃,大不了卖酱油或当公共汽车售票员。‎ ‎    我们觉得,这样一些想法对孩子非常有害。让孩子觉得有所依靠,他就不会为自己的前程奋斗,就会形成懒惰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厌倦。就算是家长真正有钱,也不能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否则,孩子很可能成为败家子,你给他攒下的家业,很可能很快就被他挥霍一空,到头来还是养不活自己。这一点,我们觉得美国人做得很成功。总统的儿子失业了照样去领救济金,而不是去找他的总统老爸要钱。‎ ‎   ‎ ‎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每次考试前,制定一个分数目标,达到了奖励,达不到就打骂,处罚。其实这给孩子心理压力特别大,谁都知道,做任何事都有失手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考试。许多孩子本来学的较好,也可能考个好成绩,就因为压力太大,总想着考好了可以得到什么了,没考好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反而负担加重,没能考好,结果适得其反。更有的孩子,为了应付家长,还有可能编造分数,或对家长撒谎。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家长逼迫他这样做的。‎ ‎    有的家长搞物质刺激,考好了花大钱奖励孩子,要什么买什么,没考好则首先是打骂,然后是限制孩子自由,只准关在家里看书、写作业,哪都不能去。孩子几乎成了囚徒。‎ ‎    南南在小学一二年级时,也曾因为没考上“双百”而未能评上“好儿童”,我们也曾着急过,并和她一起制定过“双百”计划和当上“好儿童”的目标。我们问她有没有信心,南南当时很想当“好儿童”,一直将之视为目标,就满口答应说“有信心”。的确,看的出,南南确实认为没什么难的,很有信心。但几次考试她总是粗心大意,最终未能如愿,从未考过“双百”。我们也曾想帮助她,还拿出她学过的课本来检验过,发现她并没有不懂之处,也就不再强行要求她考什么“双百”,评上所谓的“好儿童”。为此,我们放弃了“双百”计划,但我们没有埋怨她,更没有处罚她。我们觉得她很优秀。‎ ‎   ‎ ‎ 我们从未对孩子作过什么许诺,诸如考上多少分有什么奖励,考不上如何惩罚等。也许是我们前面引导得好,孩子并不太看着物质奖励,而且她什么都不缺,也没什么特殊要求,她更看着精神层面的东西,包括她想当“好儿童”,其实在她,是作为一种荣耀。‎ ‎    其实我们本来对她并没有过高的期望,只希望她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没有要求她,并不是放弃了对她的期望。我们相信她能做得更好。这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给了她一种鼓励,一种信任,而由于她自身有较高目标,自己就不会放弃,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后来的事实证明,女儿一直比较优秀,她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她行。小学三四年级,当“双百”被彻底冲垮,南南还是保持原来那个成绩水准,就成为了班里甚至年级的佼佼者,一直到小学五年级,她一直被评为“三好生”。我们想,也许是我们家这种民主、信任、不强求的风气,给了她力量,促使她一直向前。‎ ‎   二、不要和别的孩子比,最好和孩子自己比 ‎    刚进少儿班时,由于女儿没有学过多少奥数,因而基础较差,我们一方面及时帮她补课,一方面及时鼓励。对每一点进步都真诚祝贺,并帮助分析原因。使她觉得只要付出了努力,就能取得成绩。‎ ‎   ‎ ‎ 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就常常对自己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多好,怎么、怎么了,你怎么就不行呢?我们以前有时也会这样对孩子说。后来,女儿上了少儿班,开家长会,老师就对我们讲,这样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很不好,伤了孩子自尊心,也让孩子更没自信。女儿也说的确这样,最不愿听我们讲谁谁谁好了。应该说,人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人和人太不一样了。我们后来也渐渐注意,不拿女儿和别的孩子比了,但有时还是不自觉地有这种想法,甚至说出口。‎ ‎    总结一下,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因为,和别的孩子比,往往会拿自己孩子的弱项比人家的强项,当然比不过了,当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了。要比,最好和自己孩子以前比,即自己和自己比。因为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一个进步,哪怕只有一丁点,都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样一比,孩子就有了自信,就不再反感了。其实,这也是赏识教育的另一种解释。‎ ‎    比如,女儿小时候我们总夸她聪明,又认识了不少字,实际上就是和她以前比,从不知道(一件事情)到知道(一件事情),从不认识(这个)字到认识了(这个)字,这就是一种纵向比较,就给予了她信心,也促使她保持了在不断认识新字上努力的劲头。‎ ‎   ‎ ‎    当然,家长们与别的孩子比,主观上是为了激励孩子向别人学习,但效果却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非要比,我们建议家长可以反过来,比如,你的孩子通过努力,学到了一些东西,就说,你看,你一学就会了吧,谁谁没学就不会吧!这说明,只要你努力了,用心了,就能学好。咱们再努力吧!这样的比较,会让孩子心里舒服多了,而且事实确实如此,让他心服口服,知道努力就有好结果,就会继续努力。‎ ‎    我们也拿比较贫穷地方的事例来激励南南。南南一直生活在北京,应当说过着比较优越的生活,但对中国其他地方几乎一无所知。而中国广大的地方是中小城市和农村,应该让她有所了解。‎ ‎  三、以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来激励孩 ‎    我在四川泸州生活了将近19年,到上大学前可以说几乎没离开过泸州。这使我深感大城市孩子的优越和中小城市孩子的无奈和先天不足。在当今中国,由于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在中小城市长大的孩子,的确比大城市的孩子在许多方面有欠缺。我从自身体验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比如,与北京、上海的大学同学比,见识和信息资讯等方面就差了许多,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也差了一大截。这是没办法的事,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不同。‎ ‎    差别是现实存在的,关键要正视这种差别,要从这种差别中找到结合点,找到对孩子的激励点。为此,在南南第一年高考失利后,我特意带南南回四川泸州,并让她参加自己与中小学同学的聚会,还特意带她到乡下,看看当今农民的生活。‎ ‎    聚会那天晚上很热闹,来了20多位我中小学时的男女同学。这些同学由于没考上大学,现在都在泸州,做着普通的工作,大多数是工人,由于工厂裁员,生计不保。他们十分羡慕我在首都北京工作,在中国最大、最权威的报社当记者。‎ ‎   ‎ ‎ 我告诉南南,其实,妈妈当年和他们一样也没考上大学,因为刚刚恢复高考,上大学的比例只有4%或更少(这是在四川这样的较为落后的省份,在京津沪等大城市和沿海省份会高一些),大多数人与大学无缘。迫于生活的压力,妈妈的这些同学选择了就业,因为当时能找到一份工作已是相当不易。但妈妈在姥爷姥姥的支持下选择了复读,而且复读了两年,直到考上复旦大学为止。前两年都差一点,第一年差11分,第二年差2.8分。虽然可以上较好的中专,但妈妈不甘心,非要上大学。后来从学理工改为学文,才考出了较高的分数,这也出乎妈妈自己意料之外。我对南南说,你现在没考上理想大学,和当年妈妈情况类似,当然,南南是考北大差十分,而妈妈是考一般大学,因此,我趁机对南南说,你比妈妈优秀多了。――这也是鼓励她不要气馁。‎ ‎    同时,我跟她分析说,如果我当时也选择工作,可能也只能在这里找一份普通工作,也许现在也面临下岗。而你,也许就只能生活这里了,就不能成为北京人了。其实,妈妈和他们中很多人相比,当时的成绩都差不多,强不到哪去。只不过坚持了考大学并最终考上了。因此,要正确对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一个人目光要看得长远,不要只顾眼前。我们相信,南南亲眼看见的城市和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叔叔阿姨,以及他们与妈妈的差距,她不会没有思考的,思想上不会没有触动的。我们觉得,这样的激励,比起连篇累牍、喋喋不休的枯燥说教,对孩子更起作用。‎ ‎   ‎ ‎ 我大舅一家一直生活在泸州市泸县的山区农村,我小时候一到暑假就去那里玩,过农村人的生活,当时我的姥姥还在。现在,我大舅一家仍然居住在那里。前两年我去过,发现虽然时光过去二三十年了,改革开放也二十多年了,但那里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和我小时候差不多,就像时光停滞了一般,人们生活照样贫苦。这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觉得,让南南来看看正好。同时,我舅舅的外孙子比南南大半岁多,但由于农村教学条件差,这孩子也不爱学习,现在花了几千元学费到另一城市去上职高。几千元,对于贫苦山区的人家来说,不是小数目,为此,一家人都为他的学费忙碌,他爸爸去小煤窑挖煤,每月冒着生命危险,只能挣五六百元,他妈妈去砖厂打零工,每月只能挣到一二百元。‎ ‎    我对南南说,你生长在北京,有那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表哥却因为生长在这里,就必须为自己的前途加倍奋斗,还不一定能达到你目前的水平。为了有一个较好的前途,他要比你花费不知多多少倍的努力!你们俩虽然年龄相仿,但因为你生在首都北京,表哥生在四川乡村,生存状况何止天壤之别呀!你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为什么不更加努力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前途呢?‎ ‎    我相信,那一行给南南留下了很深印象,因为后来南南经常提起她的这位表哥,经常说自己和他比起来,真是太幸福了。‎ 当然,我也在可能的情况下带南南出席一些高档场合,或居住高档宾馆,让她知道还有更好的生活方式,还有更舒适的生活。但不忘提醒她,这些都要靠自己的奋斗才能得到。‎ ‎   ‎ ‎ 爸爸也经常对南南说,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比如你生在北京比你表哥强百倍。但这种不平等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如果努力,会超过生在城市的孩子,而生在城市的孩子如果只是坐享其成,就比不过农村来的孩子。‎ ‎    我们觉得,这样一些刺激和激励,对孩子有好处,让她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分析、判断,探索自己该走的路。‎ ‎ 四、特殊环境下如何给孩子激励和刺激 ‎    下面讲一段假期趣闻,说明在特殊环境下如何给孩子激励和刺激。‎ ‎    假期趣闻:‎ ‎    从上小学起,每到寒暑假,女儿没地方去,一般就天天跟着爸爸去上班,在办公室里写作业。‎ ‎    暑假期间,办公室里较安静,加之父亲的“监督”,南南学习的自觉性大增,效率较高。由于办公室里没空调,室温很高,尽管南南学习认真,但不一会儿就感到困,想睡觉。南南父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物质刺激”‎ ‎,即困了就给点零食。这个办法管用了一阵子,很快就失灵了。到后来往往是东西吃了不少,依然想睡觉。‎ ‎    一次,正当她感到困倦时,一个同学给她打来电话,她顿时精神大振,两人在电话上谈笑风生。父亲很快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这就是要解决南南“困”的问题,必须靠“精神鼓励”。这以后,每当她感到困倦或遇到做不出的难题时,父亲就督促她给同学打个电话。这一招很见效,只要她在电话中与同学一沟通,就立即变得头脑清楚、思路敏捷,题做得很快。可以说,南南在炎热的暑假,完成了学校的作业,并自学了一些东西,除了自己的努力外,经常与同学保持联系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到少儿班第四年时,即她十四岁左右,就不愿跟着爸爸上班了。……未完,待续……‎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