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我的扶贫故事与脱贫故事征文5篇
关于我的扶贫故事与脱贫故事征文5篇 关于我的扶贫故事与脱贫故事征文篇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驻村工作已有三个多月,几个月的驻村生活,有泪水、有困惑、有欢笑、也有成长。作为一名选调生,我很庆幸能够在这个梦想与希望交织的季节,深入基层零距离体验脱贫攻坚的“真滋味”。 早出晚归,想起远方的父母有点“酸”。端午节加班,在村委会门口碰到了打牌的谢大爷,我随口问:“谢大爷,端午节儿子们回来过节了吗?”“没有,现在年轻人都忙,再说从浙江回来路费太贵了……”刚说完,70多岁的谢大爷眼角就泛起了泪花……看着谢大爷远走的背影,我想起了远方的父母。常言道“父母在,不远行”,而我恰恰就成了那个远行之人。研究生毕业之后,选择远离故乡的灯火和牵挂的父母,来四川做一名选调生。驻村之始,恰遇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早出晚归成了村里工作的常态化日常。答应爸妈节假日回家过节,都因为村上工作比较忙一一食言了。终于,远在故乡的妈妈决定自己过来看我,本想着要陪妈妈好好吃几次饭,结果最长情的陪伴却依然给了村委会的灯。晚上回家看着妈妈眼里流露出的落寞、桌上热了好几遍的饭菜,心里充满愧疚,鼻子一酸,眼里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巨细靡遗,面对棘手的问题有点“辣”。“梁阿姨,厨房里面的马蜂窝有多大呢?”梁阿姨着急地说:“有碗那么大,在厨房屋顶上面,到处飞,吓得我都不敢做饭了。”“不急哈,我们马上找人来帮你看看……”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面对的问题也是最具体的,这里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诗情画意,也不需要坐而论道,只需要你用朴实的行动把老百姓鸡毛蒜皮的小事办好、办实、办妥。作为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很多曾经然我不以为然的小事都成了工作中“辣”手的实际问题。唐婆婆仍然听不懂我讲的普通话,我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四川话;简大哥身体摔伤,我需要尽快帮他申请低保,确保生活需求;田大姐厕所的水电还没有通,我需要继续和施工队沟通协调……在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背后,熬过多少夜、打过多少电话、请教过多少人、咨询过多少政策,都只有自己知道。一件件小事、一次次努力、一点点改变,是收获,是历练,是沉淀,更是成长。 走村入户,看着忙碌的自己有点“苦”。“今天入户的任务,是再次核查贫困户的厕所和厨房卫生硬件情况,有问题的要及时登记报备,千万不能有任何遗漏,一定要确保每家每户的厕所、厨房都是达标的……”盛夏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天气又闷又热,一丝丝风都没有,我掏出手机看了看天气预报,多云转晴,33度。农忙季节农民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为了保证入户走访能找到人,中午午休时间入户成了我们的工作日常。村级建制调整后,村区域面积变广,加上贫困户居住分散,停车不方便,村上李会计的摩托车便成了我们走村入户的“好伙伴”,几天走下来,脸、脖子、胳膊等裸露的皮肤被晒得黢黑,村书记开玩笑跟我说:“小徐,这就是基层工作,不要颜值要担当……”驻村之始,恰是收官之际。为摸清农户家庭情况,顶着烈日入户走访是常态;为更好完成上级党委的工作任务,东奔西跑也是常态。有时也想过放弃,但是想想领导们期待的目光,想想乡亲们信任的眼神,想想自己的选调初心,就觉得这些苦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转过身我又默默地敲开了下一家的门…… 排忧解难,听到群众的笑声有点“甜”。“ 大中午的,外面天这么热,你们还一直关心我们的生活,快进来喝点水,歇会再去,别中暑了。”周婆婆边往家里走边着急去冰箱拿水。“不喝不喝,我们自己带了水周婆婆,我们来看看你家的厕所……”看完厕所临出门时,周婆婆硬给我塞了两个桃,边塞边说:“这孩子,这桃是我自己种的,不要钱,拿着,我孙女也和你一样大,这大热天的来回跑,谁家婆婆看着不心疼……”边出门边低头咬了一口周婆婆的桃,真的好甜好甜。基层实苦,每一寸土地都需要你用脚去丈量;基层真甜,每一点付出都会有百姓的笑脸作为回馈。有时候你或许只做了一些小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一道希望之光。这就是基层,这里没有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和车水马龙,没有划分自我与他人的真正界限。当你真心真意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时,收到的是群众反馈的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关心、一声声问候,它会给你带来面对问题的勇气、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漂泊异乡的感动;它会让你受到思想的洗礼、灵魂的触动和精神的鼓舞,让你找到前行的方向。 关于我的扶贫故事与脱贫故事征文篇二 2017年3月,我的岳父怀着一颗为村民修路的初心,参加了村主任竞选,并成功担任了村主任,从此他与其他基层干部一样走上了扶贫之路,冲锋在脱贫攻坚战场。 不忘入职初心,打通致富瓶颈。四年前,第一次到他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路。虽然从村主干道到他家不到四公里距离,但因为那段路面未硬化,几乎都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车辆需要绕道通行,而绕道距离长达十公里,需多花半个小时。道路通行不便严重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时常令村民们叹息。通过与他交流,得知村主任职位空缺,许多村民都支持他去竞选,希望他带领村民把脱贫致富路修好。就这样他怀着为民修路的初心参加了村主任竞选。2017年3月,他成功当选村主任,从此他带着村民朝着那时的梦想奋斗。对上争取道路建设指标和资金,动员村民筹集资金,协调群众土地,化解矛盾纠纷,他战胜了道路修建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每次到他家都会发现道路有新变化,听到他说得最多的是“目前已完成了几公里道路硬化”“某段路完成了路基建设,快要硬化了。”2018年6月,岳父打电话对我说:“路已经修通,你们回家方便了。”得知好消息那一刻,我十分感动,同时为他实现修路的梦想而骄傲。自担任村主任后,在他的带领下,完成6.1公里道路硬化、2.7公里道路加宽整治,彻底打通了村民脱贫致富瓶颈,实现了担任村主任的初心。 狠抓产业发展,夯实脱贫基础。脱贫摘帽,产业扶贫是关键。岳父所在村之前没有主导产业,贫困户收入来源不稳定,脱贫摘帽动力差。根据村情的实际,他大胆地向村组干部和广大村民提出发展李产业的想法。起初大部分村因民思想保守且对李产业的经济效益了解不够,不愿意发展李产业。但他深知,发展李产业是带领村民走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之后他多次召集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详细介绍发展李产业的益处,充分发动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力量,大力开展宣传和动员,不断强化村民的思想认识。最终村民们意识到李产业的经济效益高,同意将李培育为主导扶贫产业,作为该村脱贫致富增收的一个重要抓手。随后他便组织村组干部为村民购买木苗,并邀请向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到村指导李树栽种、施肥、修枝等管理技术。现在全村种植茵红李、五月脆李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2020年已初投产,产量达到300多吨,收益超过130万元;近年来,该村还大力发展枇杷和猕猴桃产业等,逐步实现了以发展经果林产业代替传统农业,让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也为乡村振兴发展打下基础。 补齐要素短板,聚焦脱贫摘帽。近年来,岳父和其他村组干部一同紧紧围绕“两不愁”“ 三保障”脱贫指标,不断补齐脱贫要素短板。该村大力实施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新建聚居点2个,完成易地搬迁16户、危房改造改造58户,切实解决了农户的安全住房问题;新建水窖25口,解决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新建2个集中供水站,解决村小134名师生安全饮水问题;维修整治山坪塘,解决66户农户生产用水问题;通过公益性岗位,让18户边缘贫困户就地就业,解决了收入来源少的问题。在取得成绩的背后是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默默付出。在扶贫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保持军人本色,敢于直面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令我印象很深的是,岳母偶尔打电话向我们抱怨说,岳父一天会接到无数群众打来找他办事的电话,有时候甚至打电话骂他,岳母为他感到不值。但他却习以为常,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并积极帮助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功夫不负苦心人,2019年,他们村84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时光荏苒,在担任村主任的3年多时间,岳父总是把村上的脱贫事业牢牢地扛在肩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总是积极面对,从未言弃。今后,他将继续不忘入职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关于我的扶贫故事与脱贫故事征文篇三 尹东红,女,中共党员,自2017年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时间申请结对帮扶8户贫困户,并且主动请缨,先后在药会淌、大支坪村担任尖刀班成员,她用“三字诀”,结“穷亲”拔“穷根”。2018年,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帮扶干部榜样”荣誉称号。 “走”出母女情 每次走访就是“回家”,每次入户就是“省亲”,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贫困户,尹东红与贫困户结出了“母女情”。 “你白天跟我说没得芦荟胶,我给你带来了。”夜幕下,尹东红将芦荟胶递给鲁玉香。原来,白天尹东红走访时鲁玉香叨念手臂手术后皮肤有点不舒服,听医生说擦一点芦荟胶就好了。原本只是一句无心之说,但是尹东红却当真了。“要是我有一个你这样的女儿就好了”,鲁玉香不住地感谢。 谭安菊也深深认可了这个亲人。“我给你做了一双鞋子,你莫嫌弃,看看大小合不合适?”尹东红的帮扶对象谭安菊有点不好意思地拿出一双布鞋子。“谢谢,谢谢,我很喜欢,我这女儿是享了母亲的福了。”尹东红激动地接过“母亲”的鞋子。 “说”出新房子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她做师范生的不二信条,面对帮扶对象,她同样坚信贫困户也是可以“教”出来的,“富”了脑袋,拔了“穷根”,才有好日子。 “您看,这个房子怎么能够住人啊。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孙子们回家了也没有地方住啊。” 看着面前天窗地漏,昏暗无光,随时会被风雨吹倒的危房,尹东红忧心忡忡。房屋的主人叫姚恒富,与同样年老体弱的妻子在家务农。对他来说,易地搬迁是解决住房安全的最佳方式,但是搬迁后没了田地断了生计,他断然拒绝了。退而求其次,只有危房改造了,但补助资金远远不够,他又打了退堂鼓,然而,岌岌可危的房屋确已不适合居住。尹东红心想,作为老师,没有放弃一个学生,作为干部,更不能放弃一个贫困户。“知道你们不容易,但房子确实已经不能居住了,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尹东红一边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另一边找来户主的亲朋好友轮番“说教”,还到其子女家做工作,寻求其亲戚的帮助。不记得是第几次入户,只记得磨坏了两双鞋,磨尽了嘴皮子,姚恒富终于答应修房子了。 这天,下着小雨,贫困户的心却放晴了。“小尹来了,快屋里坐。”姚恒富热情地招呼到。“稍等,您家找个人过来帮忙,把车上的床搬下来。”原来,新房子修建好了,却只有破旧的一张床,尹东红便联系爱心人士,捐赠了一架席梦思床给两位老人。 “扶”出靓样子 帮扶干部不仅是“输血”,更要“造血”,不能只帮出感情,更要扶出恩情。尹东红时刻提醒自己,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积极主动谋划,引导他们向善向美,是真正的质变,是最有效,最牢固的脱贫方式。 从老师变身产业指导员,尹东红鼓励鲁玉香用好一双巧手,看着她制作售卖饺子、魔芋豆腐等特色农产品时,村里人争先点赞,尹东红由衷地开心。为了帮助鲁玉香打开销售的渠道,尹东红又当起了“代购员”,一方面忙着在朋友圈中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又牵线政府机关、卫生院食堂定向订购,如今,看着网络订单、食堂菜单上“鲁家菜”映入眼帘,尹东红欣喜万分。 正月,下着小雪,鲁玉香骑着麻木车来到大支坪镇政府门口,将水饺、蔬菜一箱箱的搬下来。原本尹东红和同事谭照心心念念着在一线奋战的尖刀班同事,便从鲁玉香家购买了一些物资送给他们。没想到,鲁玉香还额外给自己送了“惊喜”,“这些是你购买的饺子、土豆和白菜,这几包是我送给疫情防疫一线人员吃的,我没得别的能力,只能包点饺子送给你们吃。”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尹东红的心也格外地热。 “我很高兴,鲁玉香一家通过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更开心他们怀有感恩之心,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做出贡献。”尹东红说道。 关于我的扶贫故事与脱贫故事征文篇四 2016年1月,我成为一名人民公务员,开始了扶贫生活,从此与贫困户紧密相连,感受他们的冷暖酸甜。在脱贫攻坚这条道路上,我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我无怨无悔;我收获成功的喜悦和美好的回忆,我倍感珍惜。 “健谈”的她。 她叫陈大姐,一家三口人,母亲、女儿和她共同生活。帮扶之前就听说陈大姐十分“健谈”,总抱怨家庭困难,经常因琐事与人争吵。我第一次到户走访时就遇到她和邻居因田土边界起争执,闹得不可开交。预料之中,陈大姐没“放过”我这个帮扶人,她喋喋不休地向我细数着她的艰辛,一再要求我给她申请些扶贫政策支持,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她的“健谈”。我通过走访了解到,陈大姐的父亲和丈夫皆去世多年,女儿尚未出嫁,没有“壮劳力” 的家庭在农村生活本就格外艰难,再加上母亲年老多病丧失劳动能力、女儿年龄较小难以分担农务、自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使得这个家庭生活更加困难。在与陈大姐的交谈中,我发现她“健谈”也是为生活所迫,本也不愿意为了些微小利与人争执,只是面对生活困境,她不得不多为自己争取。 掌握这些情况后,我再次详细清理了陈大姐享受的扶贫政策信息,发现已经是应享尽享。于是我与村“两委”干部商量,让陈大姐在村金钗石斛产业基地务工创收。可石斛基地每年只有栽种和采摘的时候才用人,我又通过村上“搭线”介绍她去附近的竹料加工厂干活。陈大姐很能吃苦,有时候在竹料加工厂干到晚上9点才回家,好几次入户走访我都没碰到着她,只能和她电话联系。陈大姐通过务工每个月收入能多出2000元左右,她也不再那么“健谈”了,邻里关系也渐渐和谐了。 “寡言”的他。 刘大哥40余岁,父母和妻子都已去世,唯一的女儿也在几年前远嫁山西,家中仅他一人。他性格冷谈、寡言少语,我初次去他家走访时就被他“冷落”,只能悻悻离开。我再次走访时还被他“请”了出来,甚至让我不要再去。这种不配合的态度很打击我的帮扶热情,但我没有放弃。我侧面突破,找到村、社干部和刘大哥的亲戚、邻居,渐渐摸清了情况。我了解到,刘大哥很有能力,原来对人也很热情,早年当过社长,还很称职。一年前,刘大哥的妻子被查出白血病后不久就去世了,这对他打击很大,女儿也已远嫁他乡,刘大哥孤身一人,性格逐渐变得冷淡。 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通过刘大哥的亲戚与他女儿取得联系,向她详细说明了刘大哥的近况,并建议她多与父亲联系沟通,给予刘大哥更多的家人关怀。然后,我劝说刘大哥的亲戚和邻居多和他多说说话、多走动走动,让他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最后,我找准时机,和他进行了一次敞开心扉的谈话,表达了一名晚辈对他遭遇的同情,同时鼓励他向前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刘大哥慢慢不再寡言少语,对人又热情起来。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相信只要广大帮扶干部俯下身、沉下心,多为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关于我的扶贫故事与脱贫故事征文篇五 2017年4月,王华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白音特拉村,作为中央编办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后,即将挂职期满的他收到了一封信,信上没有辞藻华丽的溢美之词,只有密密麻麻的近百名村民的红手印,大家用这种直白朴素的方式写信,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好书记留下来。 他的扶贫日记里行程满满,从建强基层组织、加强基层治理、推动精准扶贫和兴办惠民实事,到通过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各项帮扶工作、解决群众困难中去,他俨然已经成了村里的一员,“虽然任期已满,但面对着乡亲们的殷切挽留,我还是放心不下这里”。他克服了自身的困难,决心与大家并肩战斗至脱贫攻坚全胜之日。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王华来到村里后发现,村“两委”一定程度上存在成员老龄化、组织生活不规范、办公设备老旧等问题。他深知“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果断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工作“先手棋”,着力提升村党支部战斗力。 为了走好这步棋,他通过实施“三大举措”来建强基层组织,打造坚实的扶贫战斗堡垒。于是,他先从村“两委”班子的建设抓起,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上下足功夫。一方面,在换届过程中,积极协助乡党委、政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一名退伍军人充实到“两委”班子中。另一方面,严肃组织生活,通过抓好“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身体力行指导班子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与此同时,为拓展工作视野,开展结对帮扶,先后与中央编办电子政务中心党支部和空军两支部队党支部签订结对协议,通过近距离接触,学习先进经验,改进工作作风。 王华说:“党员是扶贫的主力军,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切实提升他们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非常重要。”他积极组织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支委成员赴新乡市唐庄乡镇干部学院参加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重点学习改革先锋、“全国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吴金印同志和“太行愚公”张荣锁同志的先进事迹。为了办好主题党日活动,他先后组织全村党员参观守备一师纪念馆、集宁战役纪念馆和乌兰察布党史纪念馆等,缅怀先烈,接受洗礼,凝聚人心。但他觉得这些还是不够,就积极拓宽村“两委”干部培训机会的渠道,先后选派村干部到中粮集团、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空军部队等地参加培训,实地参观党员教育基地。 为了加强村党组织阵地建设,改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办公条件。王华积极多方争取资金,新建了262平方米房屋,作为新时代讲习所和村文化活动室。协调中央编办所属单位累计捐赠价值31万元的办公家具和价值4.2万元的电子办公设备,改善办公条件,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效率提高。 全家福“拍出”文化扶贫“大剪影” 入户调研是王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老乡家里的物品陈设、孩子学习情况等都是他观察的重点。他发现当地村民有在春节前拍全家福的风俗,但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全家福多是用电脑软件合成的,“只有头像是本人的,身体和其他背景明显是合成的,很不自然。”于是,具有摄影特长的他决定在2019年的春节为村民们送一份特殊的“礼物”。 他找出了自己由于工作而“冷落”多年的相机,等待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在2019年的春天为全村106户村民免费拍摄全家福——一张真正的全家福。照片拍好后,他又积极筹措资金冲洗装框,赶在年前把照片挂到了老乡们的家里。等这些事情都忙完后,他才踏上了回家的火车。大家口中的这个“京官”真正走进了乡亲们的心里。 白音特拉村老龄化严重,村民生活习惯不健康,文化生活单调,空虚的精神文化生活消磨着脱贫的内生动力。“扶贫先扶智,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王华如是说。 在他的带头鼓动下,白音特拉村先后成立了鸿雁文艺宣传队、老年秧歌队、广场舞队,并邀请县里的文艺骨干到村指导。平均每两个月就会有一场大型主题演出活动。在“唱支山歌给党听” 等活动中,王华也经常披挂上阵,用高亢的歌声打破村落的沉寂,歌笑语多起来,安静的村子也热闹起来。丰富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农村乡村舞台“精神家园”的引领作用,极大满足了当地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为了解决“因病致贫”这一难题,减少村里糖尿病、高血压、风湿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增强村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王华着手创建了白音特拉村“健康大讲堂”,邀请在化德挂职的北京各医院专家定期到村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并打造成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平台和品牌,让村民从小处做起防范因病致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小小包装盒推动扶贫“大产业” 数据最能直观反映当地的扶贫成效。2017年,王华刚到村里时,村集体经济账面收入为0,而到2019年底,白音特拉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7.8万,居全县第一。“家底”从0到27.8万的飞跃,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他和村民们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他深知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而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产业扶贫的关键一着。在他的推动下,2017年村委会全资注册成立了村集体企业白音特拉实业有限公司,并申请注册“白音特拉实业”商标。也就是这个商标,让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全国各地的扶贫产业多不胜数,究竟什么产业能在这里长成“摇钱树”?他带领村“两委”进行了深入仔细的调研,大家一致认为开办档案盒厂投资少、风险低、好上手,能够增加贫困户的收入。2017年,建成了手工档案盒厂和机器加工档案盒厂各一处。2018年初,他又协调中央编办筹资8万元用于购买机器设备。截止目前,厂子已为全县培训档案盒工人100余名,吸纳本乡及周边5个乡镇16个村40多人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1500元。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在档案盒厂持续收益的同时,王华再次会同村“两委”外出调研,决定利用现有档案盒生产技术,进行产业升级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包装盒。2019年底,他用筹措来的25万元资金新建了厂房,并协调京蒙帮扶资金78万元购买包装盒生产设备。“皇天不负有心人”,目前包装盒厂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并与当地三家龙头企业初步达成购买意向。 产业建起来了,经济紧跟着活起来了。在经营好自身集体经济的同时,王华也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多家企业进驻,既有恒利农业、蒙新牧业等龙头企业,也有小饭馆、农家乐等餐饮个体户。这些企业的入驻帮助当地盘活了闲置土地和房屋,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土地、房屋租金收入,也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当地的扶贫工作也完成了从“输血”到自主“造血”的“产业升级”。 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村民们也切实享受到了红利。到2019年底,白音特拉村使用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全村603名村民缴纳合作医疗保险3万多元,设置20个保洁员和宣传员公益岗位,每年为每个岗位补助3000元。 牧民们再不担心晚上数不清羊了 村里牧民多,很多牧民夜牧归来要摸黑,经常有羊走丢。这个在当地早已习以为常的“小事”,王华当成了“大事”来办。他积极筹资安装太阳能路灯近300盏,他高兴地说:“ 路灯亮起来了,为村民晚上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便利,牧民们再不担心晚上数不清羊了。” 为进一步提升村里公共服务水平,为村民带来看得见的好处,他向中央编办反映,迅速筹措资金5万元,为每户村民购买了预防煤气中毒报警器,减少媒体中毒事故发生,让村民睡上了安稳觉。同时,他始终牵挂着幸福院的老人们,帮助他们摆脱老寒腿等疾病,他又协调中央编办出资18万元为村幸福院所有房屋加装保温层,屋子更暖和了,群众的心也更温暖了。 几年下来,白音特拉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宜居美丽村庄”、乌兰察布市“脱贫攻坚一线先进基层党组织”、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文明村镇,并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定点观测村,王华的付出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王华同志说:“驻村第一书记最重要的就是要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工作上的一件小事可能就是群众生活里一件大事、要紧事。在我的扶贫攻坚工作中,我用朴实和真情书写着对村民的厚爱,用脚步丈量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多了,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