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总结之低年级的朗读水平思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计划总结之低年级的朗读水平思考

语文计划总结之低年级的朗读水平思考 ‎ ‎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 ‎ ‎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各学段的朗读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事实上在班级早读、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发现孩子的朗读存在一个特别明显的问题:一字一句,导致一篇课文断断续续,看起来流利、有感情,其实不然。‎ ‎ ‎ ‎  在上《看菊花》这一课时,孩子们读到“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发呢”,完全把句子给断开了。为此我在班级做了个小调查:每天你听课文录音了吗?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调查结果令我非常吃惊:虽然基本上大家都听了课文录音,但只有几个孩子读到了10遍以上。于是我便开始着手提高孩子们的朗读能力。‎ ‎ ‎ ‎  首先,把课文听上两遍,接着开始跟读,并给孩子们布置要求:每篇课文至少读10遍。刚开始孩子们在正确、有感情这个层面上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一字一句,没有连续感。每个人可能对自己说出的话只能做到自我认知,带有主观性,于是我给他们把朗读的声音录下来,放给他们听。果然,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之后再试几次,朗读效果越来越好,并能基本达到流利了。‎ ‎ ‎ ‎  我有时候再想,地年段的孩子在阅读时一字一句确实是正常、普遍的问题,但其实能解决的,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在老师指导下实现的,所以老师要重视朗读技巧和方法的训练,重视朗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 ‎ ‎  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所以教学生学习朗读课文,指导正确的读音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学习课文,培养朗读课文的需要,也是养成认真朗读的需要。‎ ‎ ‎ ‎  1.发音要正确、清楚。这个基本没问题。‎ ‎ ‎ ‎  2.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在朗读中轻重、停顿都是非常的重要的。重音是指在课文中需要突出强调的词或词组,是句子的精华所在应进行强调。当然重读的突出方法不只是加强声音的强度,有时轻读也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一篇课文如果轻重、停顿都能够分的清楚,这篇课文的感情就能充分地表达出来。 这一点在不断的听读、跟读中基本能解决。‎ ‎ ‎ ‎  3.速度的快慢要合适。朗读的速度是指在读的过程中音节的频率的快慢。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应根据课文的意思进行朗读。一篇课文如果在朗读是速度快慢不合理,好的一篇文章听起来都会变的很难听。这一点应和第二点结合起来看,在之前就教孩子在听课文录音时学会画停顿、重音,运用到每一课中。‎ ‎ ‎ ‎  4.语气、语调要恰当。语气指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及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的气息状态、句子的语气和语调也是表达思想感情得一个重要的手段。同样的一段话,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所谓语调,就是根据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声调。这一点通过录音也能完成。‎ ‎ ‎ ‎  5.语句连贯。对于低年级来说,这是简单同时也是最难的一点。应该通过不断地训练、大声朗读来达成。‎ ‎ ‎ ‎  因此,教师应该使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一篇文章,多读几遍,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