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三)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 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使命与从业之本 ‎   “立德树人”——为师之道与从业之本  ——楚雄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云峰  (2014年11月 日)  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任重道远。既担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繁荣学术研究,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传播、创新和引领文化等诸多的艰巨重大使命。同时,又担负着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根本性转变,以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等,这样一系列艰巨的社会责任。高校的教师队伍则因此而被赋予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倾心培养高素质人才,潜心致力于学术科研,为国家和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等重要职责。然而,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对高校教师能否担负起、担负好这些重大使命与责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这一特殊群体的价值追求、精神境界、行为动力和道德自律,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到高校的校风培育、质量提升,乃至办学的成败与大学使命的担当。唯有教师爱教敬业,立德树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有真正的提高;唯有教师潜心学问、弘扬学德,高校的学术科研水平才能有真正的提升;唯有教师自觉关心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高校才能主动和高质量的为社会提供服务;唯有教师具备强烈的文化自觉和人文关怀,高校才能积极承担起传播、创新和引领文化发展的使命。正因如此,但凡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的成员,要走好合格、优秀、乃至成为名师之路,我认为首先就应该解决好对“立德树人”的理解、领悟、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内化为引领职业发展的理想和信念,外化为自觉和不懈的行为追求。唯其如此,方能不辱时代和社会赋予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真正肩负起国家、人民和学校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同时,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下有着大本大源的坚实根基,找准奋发努力的航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职业发展与学校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和谐相融。为此,我围绕“立德树人”所谓何意、何以必要、如何践行这三个问题与各位交流一些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立德树人”所谓何意  通俗和简约的讲,“立德树人”就是指教师要通过自觉修炼和努力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引领和实现对优秀人才的培养。然而,如果深入钻研,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立德树人”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久远的文化传承,以及深刻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具体要求。  首先,在我们中华民族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中,注重“立德”、注重“育人”真可谓一以贯之、相互关联、特色鲜明、积淀厚重。它不但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穿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真知灼见与人文智慧,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而且为大学精神的塑造和高校教师自觉认同和内化“立德树人”,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留下了一笔丰富而宝贵思想财富。比如在中华文化典籍中,占据“四书”之首的《大学》,讲求的是治国安邦和造就“大人之学”。它开篇的第一句话讲的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次,推崇“立德为本”、“以德为先”,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大概自《左传》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之后,“立德”就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立身处事、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以及从事百行百业最根本和首要的准则。比如,习武者首先要讲武德,做文人首先要修文德,经商者首先要重商德……。在“修齐治平”这个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最典型的理想人格范式中,修身的目的和关键,就在于通过内在的立德正心,而后去实现外在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想追求。   再次,在“立德树人”的简约表述中,蕴涵着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具有的深遂人文智慧。这就是:教师立德树人实现的是一种双向的价值追求与创造。因为,在“立德”与“树人”互动融合过程中,教师这支“蜡烛”首先要用立德来点亮自己,然后才能照亮和引领学生。教师只有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将自身的“德”真正 “立”起来,才能实现修德立己、以身立教,以更高的境界和情操去做好“树人”和“育人”。因此,“立德树人”的本质,就是一种要求教师育人先育己、育己先立德,从而更好的树人、育人的双向互价值追求与创造过程。我认为,这一古老智慧值得我们为师者去深刻领悟、自觉光大,它所蕴含的价值需要我们去努力追求,共同创造。   二、“立德树人”何以必要   我们为师者为什么需要自觉和坚定地把“立德树人”作为为师之道和从业之本,除了必须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之外,还需要了解和把握它是由外在的要求和内在的需要相互交织和所共同决定的。这对我们自觉认同和内化和努力践行“立德树人”很有必要。  (一)国家和社会的外在要求  首先,“立德树人”,是国家和社会赋予我们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当今国家和社会赋予了我们高校诸多重大使命。然而,在这诸多使命中,“立德树人”既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因为,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首要和最根本要求,就是要为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力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培养出大批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高校的其它使命,最终也要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去担当、去实现。然而,育人必先育师,育师须先“立德”,这是一条被高等教育的实践所反复印证了的规律。正因如此,不仅极力倡导教师要德高、身正,要以身立教,而且在我国的《高教法》中明确把“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为是高校教师任职的首要条件。在我国《教师法》的第一章、第一条,就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要的立法依据。在其第三条中更是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第二章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一是规定教师要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是强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引导;三是要求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要求教师要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五是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而在第八章的法律与责任中,一方面对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又赋予了学校对教师有损师德的行为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解聘的权力。  事实上,整个人类社会对于教师要“立德树人”都是极为重视的。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就对师德理想、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十分明确、具体的主张。2001年在泰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救援组织世界大会所通过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宣言》中,又从教师必须对职业、对学生、对同事、对管理层、对家长等方面做出的承诺中,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多方面的具体要求。美国则早在1929年就制定颁布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并根据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而不断加以修订完善。日本也在1952年的教师联合大会上就通过了《教师伦理纲领》,并且对教师应该遵循的师德内容作了10个方面的严格规范。德国则以什么才是好教师作为导向,把“立德树人”的内涵从8个方面作了德国版的诠释。尽管显得珊珊来迟,教育部和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也于2011年底颁发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结合国情、教情和师情,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系统性、导向性、针对性都十分鲜明规范。历史上和国内外这些以法规、倡导、承诺、规范等不同形式提出的师德要求,不论是倡导内在的觉悟。还是进行强制的规范,本质上都体现了人类社会对教师包括高校教师应该和必须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所寄予的殷切期望,所厘定的职业规范,以及所规定的法律责任。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向全国的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四点希望实际上是从如何对待职业、对待岗位、对待学生、对待治学、对待职业发展和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从业境界等方面,代表党和国家向广大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师德要求。他还特别强调:“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希望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 ‎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又再次把加强思德建设摆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之首。时任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召开的本世纪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语重心长地指出,以教育为职业者,必须具有淡泊名利的高尚志趣,刻苦勤学的精神,诚挚友爱的感情。强调师范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只能授业的“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他阐释说:师范教育的专门训练,不应该限于教学的技能,尤其要在多年教育文化氛围的涵濡浸渍中,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并且十分精辟地概括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今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并且对做好老师的特质作了四个方面的凝练,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国家教育部着眼于推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持续发展,提出了“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健全师德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这六方面提出了《关于建立建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并且严肃告诫高校教师不得有下列情形:  记得唐代大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曾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而我认为,凡为师者首先应自觉和坚定的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为师之道和从业之本。有人曾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奥、最难以捉摸的概念:“道”,做了这样的诠释:所谓“道”,就是“面之所向,行之所达”。那么,肩负着国家、社会和学生、人民期盼与重托的高校教师,难道不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师铸就师魂,以身立教的终极价值取向和不懈实践追求吗? ‎ ‎ 其次,“立德树人”是大学文化与大学特质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作为传承、研究、整合、发展文化的特殊社会组织,在人类文化的传承、研究、整合与发展中,也在传承、创新着自己的大学文化。然而,在这二者的合一与传承、创新中,“立德树人”无疑是最具有核心性意义的内涵之一。它不仅应该成为当代中国大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更应该成为当代中国大学构建自身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和首要的价值创造。因为,正是在“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与创造中,当代中国大学育人的本真价值和根本特质才能得以充分彰显和根本保障,而世界大学精神中的育人内涵才能以中国式的凝练和表述得以传承和光大弘扬。在大学所担负的众多社会功能与艰巨使命中,育人既是首要的,又是最根本的。如果颠倒了,弱化了育人这一首要功能和使命,大学就会丧失、扭曲了自身的本真价值,改变自己的本质特性,从而也就不再真正成其为大学(就连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研究型大学也是把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的)。  “教书育人”是大学对教师们的最基本师德要求之一。其中也深刻蕴涵和充分彰显着“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它一是体现了育人过程中要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引导和要求教师不仅要将执教的终极目的和与实现的途径手段相互融合,通过教书去实现育人这一最终目的。二是蕴含了“授业”与“传道”的统一,引导和要求教师把“知性”与“德性”的主体责任相统一,既促进学生成才,又引导学生成长。三是赋予了教书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将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与育人的责任与效果紧密关联起来。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再单纯是一个业务能力问题。因为,如果书没教好,教学不受学生欢迎,又怎么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启发、示范,并尽了育人之责呢?所以,把书教好也就成为“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涵。  再次,“立德树人”是办学与育人规律的深刻反映。 ‎ ‎ 大学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并非“制器”。大学不能办成只偏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容器,也不能迫于人才市场和就业巨大的压力而只看重对学生求职谋生技能的提高,而应该着眼于为学生的全面和谐与长远发展负责,由此去真正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来洞悉育人的真谛、提升育人的境界,实现育人的自觉,把学生培养成知性、能性和德性相融合的发展主体。引导学生学会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与品格的完善相统一,促进他们学会主动、全面与和谐发展。唯其如此,他们未来发展的根基才会是牢靠的,他们未来发展的前景才会是可持续的,这样的人才资源也才真正是国家和社会所需求的。大学教育的本真价值在于育人,而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成长去引领成才。因为,学会成长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服务社会的手段。有德无才要误事,而有才无德要坏事。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要靠思想人品为根底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改变命运,能力成就未来,离不开品格奠定人生。因此,“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规律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而高校教师要认同和践行“立德树人”,首先就要树立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主动全面和谐发展负责这一根本大德。 ‎ ‎ 为了真正体现育人为本,又必须以德育为先,这是大学最重要的教育规律之一。然而,唯有立德才能树人,树人先要立德,又是大学最重要的育人规律之一,正所谓德高方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如果把这两条规律的内涵关联、融通起来,我们就能够洞察出其中蕴含着这样的一种理论与现实逻辑:要想真正遵循和体现大学育人为本的特质要求,就首先需要教师自觉和努力去具备优良、高尚的师德,从而能够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学生优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为他们成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德性基础。这样一来,“立德”就并非和仅仅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修养的深厚与提升,而且直接关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最终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乃至他们长远的未来。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塑造人格,只有品德才能成就品德。无数学生正是在教师高尚人格与优良品德最直接、最生动的潜移默化与最难忘的示范影响中成长起来,并受益终身的。  第四,“立德树人”是大学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的基石与灵魂。 ‎ ‎ 纵观中外的大学,许多名校正是由于有了一批师德高尚、学养深厚、倾心育人、潜心学问的名师、大师才能够由弱而强、后来居上、遇危难而不倒、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的。也正是由于有这些名师和大师在做人上以身立教、率先垂范,在学问上诲人不倦、用心点拨,在生活上悉心关怀、排忧解难,在成长上全力扶持、甘为人梯,在交往上平等谦和、教学相长,在要求上严而有格、因材施教,在学生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声张正义、主持公道。学生才会慕名投师,并且得益于内而传扬于外,使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得以提升,大学的精神得以传扬彰显,从而从根本上大大增强了大学激烈竞争与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也正因如此,当年清华大学的梅贻奇校长才会有“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卓见与洞识。而所谓名师、大师,即集人格、学识和教学魅力于一身者。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名校在最能集中体现其大学精神的校训中,都蕴含着首先是针对教师的师德要求。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云南大学的“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香港大学的“明德格物”。台湾大学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美国普林顿大学的“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宾西尼法尼亚大学的“法无德不立”。西点军校的“职责、荣誉、国家”。日本东京大学的“自重自敬自立独立”等等。与此同时,所有的中外大学都制定了自己的师德规范,并锲而不舍地引领和敦促教师队伍致力于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 ‎ 在我校的发展史中,“立德树人”同样也有着深厚的传统。在师专时期,学校领导就把“人品、才华、功底”,“道德、学问、文章”作为对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并且在雁塔校区的主教学楼前,竖立了一座我国师范教育的大家——陶行知先生的塑像,希望用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师魂,去引领和感召教师及所培育的未来教师。升本之后,为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培育学校的大学精神,砥砺师生的人格品行,又确立了“笃学尚行、扬美崇善”的校训,为了促进师德建设,还从五个方面,对我院教师的职业道德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范。在教师每年的履职考核中,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且在全体师生中不断完善、持续开展师德表率和学风标兵工程的建设,在师生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影响。当前,学校又立足于新起点上的内涵发展、跨越发展,用“铸师魂、修师德、强师能”,来引领和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五,“立德树人”是莘莘学子及其亲友的衷心期盼。 ‎ ‎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事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事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今,千百万的学子和他们的亲友,不仅希望有大学上,而且更希望有好大学上。然而,上好大学,首先就意味着要有好老师。尽管当下大学生及其家庭对大学教师的期望是多层面和多角度的,然而,正如许多机构和高校专题调查所揭示的那样,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庭仍然把师德高尚、用心育人作为“好教师”的首选标准,也都把得到悉心关爱与用心教诲作为对教师最大的期望。由此可见,要把高校办成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让家长放心和满意的大学,首先就要促使教师队伍不断提升从业境界,注重立德,用心育人,唯其如此,才不辜负学子、家长对我们的衷心期盼。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首先就要让学子和家长满意,这是育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必然要求。而满意的核心就应该锁定在促使我们高校教师能够自觉和努力去践行“立德树人”这一为师之道。  (二)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教师要“立德树人”,不仅是由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强大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由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和教师本身实现角色认同与内化,提升从业境界,以及使自己职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等内在需要所决定的。  首先,“立德树人”是从业之本。 ‎ ‎ 教师这一职业,固然应该帮助从业者谋生并立足于社会,从而实现求知与强能的工具价值,然而,如果只为经师而不为人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而不注重从学生的和谐与长远发展去真心和用心育人,那么就会在从业境界上会把自己贬低为一个为“制器”而非育人的工匠,最终就会背离大学教育育人本真的本质,使教师的这一职业应有的特质:用传道引领授业、解惑、扭曲、异化。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能提升学生求知和做人境界的是大师;能教给学生求知与做人方法的是师;只教给学生现成知识,视学生为盛装知识容器的是匠。学生在这样的匠那里,受到的只能是一种片面乃至畸形的影响,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因为这种片面和畸形的影响,防碍他们把成长成人与成才融合起来,在他们身上能复制的只能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裂,最终导致求知与做人的脱节,德与才不能兼备。 ‎ ‎ 其次,“立德树人”在当下教师队伍的角色定位与回归中十分必要和紧迫。不容否认,在当下的高校中,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仍然是主旋律,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唱响这一主旋律的仍然是主流。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由于时代与生活的巨变,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社会对高校的影响与渗透形形色色。与此同时,由于忙于外延式扩张,高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受到削弱,以“立德树人”为重要内涵的大学文化建设滞后,在高校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而且值得深刻反思的现象。一是价值取向偏移,热衷个人功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辐射,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冲击,岗位与职称等的激烈竞争,以及急功近利之风的影响下,有一些高校教师顶不住压力,经不起诱惑,静不下心来,把心思、精力都聚焦和投向了如何才能获取更高的学历、职称和收入,怎样才能找捷径多出、快出科研成果等等功利问题上。从而导致这些教师从业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趋向实用,职业发展寻求实在,行为选择注重实惠,使从业的追求与“立德树人”的内外要求渐行渐远。二是师德失范增多,负面影响增大。正是由于价值的偏移和趋功近利,一些高校教师从观念、态度到行为,既有悖于人师,甚至也不佩称之为经师,在社会上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在学生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口碑。相反,背弃职业道德,甚至触犯法律法规。更为有害的是他们身上那些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使一些涉世不深、辩识不强、心存困惑的学子,因为受到他们的反面示范和消极影响而无心向学,重利轻义,荣辱颠倒,甚至选择了错误的人生,与国家、人民和家庭的期盼背道而弛。因此,回归“立德树人”的角色地位,弘扬“立德树人”的优秀传统,实为高校教师队伍提高自身从业境界,矫正职业价值取向和践行为师之道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教师在职业发展中不仅应该用“立德树人”去引领自己积极向“前”看,而且还要以它来正确引导自己不能只向“钱”看。  再次,“立德树人”是教师与学生良性人格互动的本源。 ‎ ‎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以及平时的交往,也包括当下流行的网络与手机等交流等方式,而且是在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实现的。然而,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就要成为一个让学生都愿意接近你,直到真心敬佩你的人。学生接近教师有着很多种的原因。此如学识、权力、外表、个性特点、道德和人格等等。但是我们为师者应该明白: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欲望,然而学无止境;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违心的亲近;外表所吸引的只能换得一种表浅的关注;某些性格的特点也只能维持一时的魅力。而唯有道德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才是最深刻,也是最长远的。因为,“以身立教”才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人格互动中潜移默化地确立自己未来的立身、做人、做事之本,从而真正去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人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亲其师首先是服其德,敬其行。正是教师道德垂范与人格力量的感染、感召成为学生奋发成才,学会做人的激励和示范。正如厦门大学的王伟廉教授生动概括的那样: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正拥戴你。  “立德树人”的互动关系与互动价值是双向的:教师越是自觉和倾心去“立德树人”,他就越能在与学生的人格互动中产生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和化育力。反过来,又以学生的敬佩、效法和奋发努力,去进一步地激励、鼓舞教师更加执着和不懈地去践行和升华“立德树人”,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本真价值层面上的“教学相长”。当下,有一些教师总在抱怨自己虽然教了一辈子的书,生活却过得很一般,感到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价值)。那么为何不反思一下,为什么那么多的同行却无怨无悔,并乐在其中呢?为什么还有很多教师被他们的学生敬重、感佩而永远铭记呢?因为,成功和持久的师生互动,正是教师爱岗敬业、安之若命,并富有成就感,以及获得顶峰体验的源泉。 ‎ ‎  第四,“立德树人”是引领教师职业发展之魂。  我想,凡是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的人,大都希望自己的职业发展顺利、持续,并在其中有所作为和建树。然而,如果入了行却不悟道,或者悟道而不笃行,即使初衷良好,愿望美好,也经不起从业历程中的种种诱惑、磨炼与挫折。因为我们不是在纯净、幻想出来的环境中去从教履职的,各种思想、压力、诱惑都会对我们形成大大小小、持续不断的干扰,甚至会屡屡迫使我们选择放弃。只有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逐步牢固确立起“立德树人”的从业信念与境界,我们才会使自己的职业发展找到定向的航标、精神的支撑;才会为自己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努力提供淳淳不竭的内在动力;才能在自己身上不断修炼出成为名师与大师的人格魅力;也才能真正有希望充分实现用“立德树人”这只“蜡烛”去照亮学生的成长成人与成才之路,同时也照亮自己的人生与职业发展之路的双重意义和双重价值。  三、“立德树人”如何践行 ‎ ‎ 在当今的现实环境中,要使我们在座的新同行认同“立德树人”已是很不容易,但即便今天的这番交流能使大家达到了“若有所悟”,“介然有知”,对于各位也只有着表浅和短暂的意义。要使“立德树人”能够为我们深刻领悟并自觉践行,从而产生使育人与育己融合互动的成果和长远价值,就需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完成一系列的内在转化,在自己职业生涯中自觉和不懈地加以修炼与外化。对此,我的体会和建议是:  首先,要化外在的要求为内在的觉悟。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被外在的要求和力量控制和支配之下,他的行为就只能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而且,一旦遇到了现实和履职中的艰难、挫折与诱惑,就容易迷失方向、角色错乱。只有通过把国家、社会、学校发展,以及学生及其家庭等对我们高校教师的规范、期望,与我们的角色定位,职业发展的需要真正贯通、融合起来之后,我们才能将“立德树人”真正内化为我们从业的高度自觉,从而掌控自己人生寄托的职业之舟,使它在与各种风浪的抗击中,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不偏航、迷航。使自己的人生与事业追求真正被自己所主宰,真正成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师和益友。  其次 ,要使内在觉悟提升为价值追求。 ‎ ‎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对职业和角色的理解、认同进一步提升为一种事业及人生的价值追求时,他的意志行为才会进入更高的境界,才会获得更强大和更持久的精神动力,从而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执着追求。对于教师这种既崇高,也更加艰辛的职业来说,就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把对“立德树人”的理解、认同所获得的觉悟,在执教育人的体验、反思中,不断提升为一种职业与人生的价值追求,那么我们“立德树人”的意志行为,一是难以得到坚定信念的支撑,二是难以获得持久的内在动力,三是难以经受住来自内外的诱惑与干扰。因为,在职业生涯中有信念坚定的支撑,才会有敬业爱岗的坚实根基;才会有教书育人的持久内在动力,才会有奋发进取的执着追求;有高境界的自我调节,才能成功抗拒和排除来自自己和外界的种种干扰。一句话,完成这样的提升,“立德树人”才能成为引领、统帅自己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  再次,要将规范的它律内化为自觉的内在的自律。 ‎ ‎ 为了使“立德树人”的要求规范化、制度化,并使之对广大教师形成有效的导向与激励,在《教师法》、《高教法》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当前各高校都在不断完善各自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评价考核机制。然而,这种外在的规范约束和引导激励,要想真正、持久地发挥作用,最终还要取决于教师能否通过自己的接受、认同、内化、提升为自己的从业的内在自律,并在“立德树人”的各个层面和细节中去自觉贯彻、自觉体现。离开了这种自律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任何外在的规范和评价、考核,不仅难以真正和持久地发挥影响,反倒会使教师感到承受了束缚、压制,或者视之为一种不值得去认真对待的形式和教条。如果教师处在这两种心态的支配下,“立德树人”就会我们失去内在的认同与追求,就不会转化为行为的不竭动力,也就不可能使教师在践行中获得成就感和终身难舍的宝贵体验,我们的职业生涯也由此丧失她的生命活力与成长乐趣。总之,师德修养如果缺少了内在觉悟与行为自律,它要么沦为对外在的要求与约束的被动服从,要么就会形成对这种要求与约束的藐视和违反。  第四,领悟内涵,把握结构,用心去以“修”促“立”。 ‎ ‎ 高校教师应立之德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去系统把握和不懈修养,对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包括了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国家、法律、职业、学生、教学、治学、社会和自己诸多方面。如果我们不去系统的了解和把握蕴含于这些复杂层面中的师德内涵,所立之德就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缺少师德应有的博大胸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摆脱不了肤浅与狭隘。另一方面,教师应立之德又有其特定的结构。它是由核心和顶层的师德理想、从业信念,中层的具有很强概括性的师德原则,以及将这种理想、信念和原则辐射、运用到教师职业生涯方方面面中去的具体师德规定所组成。它把我们应立之德从理想、信念、情感到行为层面作了系统的构建。对它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去全面地了解、规划和推进自己的师德建设,并有效地诊断和发现其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从而使我们的立德的思考与实践更加具有系统的眼光和理性的智慧,并且有助于增强我们在以修促立中的自觉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摆脱盲目性片面性或自以为是。为此,需要强化我们师德建设的主体意识,深化对师德内涵,结构的把握、内化,自觉地担负起师德自我修养的责任。  第五,努力将“立德”的内化之功,外化为“树人”的创价之效。 ‎ ‎ “立德”,强调和注重的是把外在的师德希望、师德规范,通过师德主体——教师的认同、内化、提升,转化为自己职业的意识、信念和自励动力、自律能力。然而,如果不能把这种内功的修炼与“树人”的外化实践融合、互动起来,不仅会使内功的修炼虚空不实,知行脱节,也会使内功的修炼缺少实践的体验、检验而难以深化、提升。更不利的是,还会导致内功的修炼由于不能外化在“树人”的意志行为中而失之它双向的价值——育人和育己。因此“立德树人”,不能搞“闭关修练”。试想,如果我们不能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具体活动中,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转化为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何以检验和体现我们应立之德呢?如果我们不能把对高等教育的忠诚转化为对自己职业、岗位的热爱、敬重,并外化为用心提高从业素质,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实践行动,那么我们又怎样去确立和体现对高教事业、教师职业的应立之德呢?如果我们不能在教学和交往中去真心和热忱去关爱、尊重学生,并在教学互动中与学生一起成长,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把经师与人师相融合,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呢?如果我们在治学与科研中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或者庸碌无为、毫无建树,那么学德何在,又会给学生以什么样的治学影响呢?如果我们在与同事的相处中,不在和谐、合作中公平、双赢地开展竞争,我们又会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做人印象和人格影响呢?如果我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行我素、不顾身份和形象,甚至有损学生的合法权益,那么我们立的什么身,树的什么教呢?因此,“立德”的内在修炼,不能脱离“树人”的外化实践,需要二者的结合与互动,否则二者皆误。  总之,“立德树人”之路漫漫而修远,“立德树人”之道需要我们上下求索。让我们在共同的职业生涯中,用“立德树人”之烛去不断照亮学子,也照亮自己。从而去努力实现“立德树人”价值追求与价值创造的互通和圆融。  谢谢!  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