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实践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主题:对本村留守孩的生活和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活动时间:XX 年 2 月 9 日 活动地点:**市**湖村马湖二队 活动内容:1、调查外出务工人员比例 2、调查留守孩比例 3、面对以上问题该如何做 实践人员: xxx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守孩”俨然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心痛之 余,我们无法袖手旁观,寻求解决之道才是根本。家庭,社会,学校,在哪里打开 缺口,就要在哪里补上漏洞。最近,通过走访,座谈,对**市**湖村的这个地方,田 地稀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0.8 亩,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由于 地理位置比邻广东,跨省务工成为该乡农村富余劳动力谋生就业的重要途径。目前, 该乡在外务工人员达八千多人,超过全乡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夫妻双双在外务工 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因而形成了 相当数量的“留守孩”。据全乡中小学校的调查。现有“留守儿童”1503 人。其中, “留守孩”902 人,占全乡小学生总数的 60%。调查问卷显示,“留守孩”由爷爷奶 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 83%。由叔伯舅姨等亲戚照料的占 12%。有哥哥姐姐照料的占 1%,寄养在邻居家的占 4%。“留守孩”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一般半年以上才回家一 次。其中 62%的家长一年回家一次,有进 13%的家长两年以上没有回过家。“留守孩” 主要是通过书信,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联系 一次,半年以上联系的占 63%,有的一年到头都没有联系。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 的态度时,有 63%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8%的 孩子表示“无所谓”。在生活上,“留守孩”与监护人有矛盾的占 41%。其中经常发 生矛盾的占 20%。在学习上,51%的“留守孩”表示学习遇到困难时有无助威。在与 同学的关系上,43%的“留守孩”表示曾经受到过同学的欺负。在回答“平时父母不 在身边,你最盼望什么,最担心什么,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时”,有 81%的孩子表示最 盼望的是父母回家,得到他们的关爱;有 73 的孩子表示最担心父母的健康和安全; 有 48%的孩子表示面临的最大困扰是遇到困难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基于以上情况存在的问题:(1)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 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留 守孩”出现内向,孤僻,自卑,不和群,不善于与人交流,顽皮伶俐,冲动易怒, 神经过敏等问题。一位班主任对我说,她班上有个叫小罗的学生,跟爷爷一起生活, 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经常逃课去打电子游戏或上网,成绩一落千丈,几乎每次考 试都倒数几名。(2)成绩偏差。大多数“留守孩”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心 不在焉,应付了事,据调查不少教师告诉我,大多数留守儿童厌学倾向严重,成绩 普遍较差,认为读书无用。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许某,三年级时曾是全乡的第一明, 去年父母去了广东工作后,她的成绩直线下降,现在已是班上的倒数几名了。据一 位班主任介绍,他所带的班级“留守孩”占 70%,这些“留守孩”中,80%的学习成 绩处于班级上以下水平 。其中,超过 40%的人属于差。对很多教师而言,“留守孩” 已成为教学成绩后退的一快“心病”。(3)家教缺位,不良行为突出。父母是孩子的 第 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少 留守儿童养成不良的习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31%的 留守孩平时有说 谎话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4)心里问题严 重。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孩”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待人处事往往 有盲目性,随意性,冲动性,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成为“小混混”,有 的 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调查发现,有 20%的“留守孩”上学经常迟到旷课;22% 的人经常沉迷于打游戏机;30%的人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弥补这些严重的事情 发生。(1)用亲情温暖留守孩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 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长要转变育人观念。不 少农民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过低,认为将来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对孩子的学习不 是很关注,抱有引导不够,他们以自己在外务工受苦受歧视的经历现身说法,要求 孩子“适应社会世俗”,这些错误的育人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切实 加以转变。其次,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知 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念书,不知道班主任是谁,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 了。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大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 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状况,或借助电话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 关爱,家庭的温暖。再次,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 务工,一方可择近在本地务工,最好能隔不长时间回家一趟,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 流,关心其成长。(2)给留守孩子撒播爱的阳光。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孩” 的教育单位,应该成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对 的关心和爱护。一是要建立“留守孩”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孩”的摸底工 作,将其在校的各个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 守孩”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 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 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 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 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孩”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师要切实增强对“留 守孩”的关爱度。调查显示,在很多教师眼里,“留守孩”与 双差生划上等号,属于 "不受欢迎"的一群,"留守孩",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关爱明显要少于非留守孩,对处于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教师与其亲密程度越高,越有信赖感受.对其的影响就越 大.在家长与"留守孩"之间产生隔阂较为疏远的情况下,老师理应担当起“扭转乾坤” 的角色,四是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孩”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会、 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以及“我为留守孩献爱心”活动等,让“留守孩”充分感受 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孩问题,各级政府应承担更重的责任,真正按中央 要求加大小学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将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纳入到城市教育的整体面 局和规划之中,让当地公办教育资源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让外来务工人员子 女得到平等教育的机会。要给接收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学校予以补助。同时,做到 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收费、评优奖励、入队、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当地学生同 等待遇,总之,社会要为留守孩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