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0 发布 |
- 37.5 KB |
- 3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21/04/37/20ece631c59bef259117adb18126ef11/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21/04/37/20ece631c59bef259117adb18126ef11/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21/04/37/20ece631c59bef259117adb18126ef11/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加强基层编办自身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基层编办自身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机构编制部门肩负着配置执政资源,夯实执政基础,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下面结合四年来的实践谈一点对加强基层编办建设的认识和体会。 一、合理定位,提升站位 我们把编办定位为“恪尽职守的党政机关,方法科学的研究单位,创新务实的参谋部门,执行有力的办事机构”。实践中在高站位基础上,以部门定位为导航目标,保证了整支队伍工作有方向、努力有成效,因而,今年以来,我们响应县委“创塑全新印象,奋力后发崛起”号召,创塑“党委政府放心部门”就成为了可能。 二、调适理念,自信自强 一是引导全办人员,树立正确理念,努力成为符合部门定位要求的合格一员。二是引导全办人员,确立自主意识,自信自强,在业务岗位上进取担当。三是引导全办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和变革意识,思考和审视具体业务上内部运行及外部协调环节的不合理成分,逐步发现和剔除不合理的业务办理模式,推动业务层面内部流程和外部协调机制的优化再造。四是引导全办人员逐步培养对所从事工作的兴趣,建立从研究思考实践中获得成就感的正向反馈机制。 三、推进工作,共同成长 机构编制工作在地方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作用,事关执政基础和治理能力,事关长远和根本,具有基础性、整体性、全面性、政策性,对从业人员的原则性、思维层次、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多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持续推进,机构编制部门又增加了部分需要牵头协调的职责。因而,对在正式机构序列中出现时间较短,年轻干部较多的基层编办来说,每一个岗位都富有挑战性,都是干部健康成长的优质平台。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采取送训、问题分析、案例研讨,开展点题抽讲、每周一讲、专家讲堂,还为干部提供更多的岗位实践机会,鼓励、激励他们在学习、思考和工作中,积累提升政治理论素养、政策思维水平和协调综合能力。 四、立体保障,抵消冲击 当前,公务员跨层级、跨区域和跨部门流动的渠道通畅,并呈现出机会多、路径多、全天候的特点,优势职位对洼地地区或部门人员,形成了类似植物输送水分的“蒸腾拉力”, 吸引了年轻同志的注意力。近年来我县公务员队伍受此影响颇大,县编办4年前工作人员5名目前9名,期间补进12人流出8人,队伍之“动荡”,几成公务员初任实习平台,对队伍的稳定、骨干的培养和管理的规范等造成冲击。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把骨干流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是每年主动招录2-3名工作人员,并实行流动提前告知、流出迅速变阵。二是在工作中,注意发现符合部门要求,有可能长期稳定发挥作用的人员,加以重点培养并尽可能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三是采取彻底的扁平化管理措施,始终采用问题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和示范工作法,保证部门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五、关注绩效,及时纠偏 具体机构编制事项,从受理到办理,从决策到实施,期间需要调查研究和反复沟通协调,有的有明确程序要求,有的可能并无成法。服务对象对机构编制工作认知不一,编办工作人员自身对工作理解不尽相同,个体间思想、作风和受外界环境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多种业务层偏差出现,主要表现为工作沟通障碍、方向偏移,问题研究错位、标准不一,事务次序失紊、执行延宕等等。管理层可能无法及时感知偏差并有效干预,实践中我们采取持续跟踪问效的办法,对出现两次以上的绩效差距跟踪关注,对连续出现的绩效差距重点关注,通过绩效差距分析,查找和确认造成差距的症结与根源,再对症下药,实施管理干预以纠正偏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