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0年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市2020年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市2020年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我市立足资源优势,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要求,主推“造血式”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 一、基本情况 ‎20xx年全市享受产业奖补政策贫困户9662户,落实产业奖补资金904.86369万元,其中:林业3459户189.94万元;畜禽养殖业3890户335.23349万元;水产养殖1817户118.8 万元;市农业局产业补贴488户35.4817万元,市茶发局奖补贫困村1个1万元、贫困户5户0.9225万元;市发改局落实光伏发电奖补资金150万元、扶贫补贴资金60万元;旅游委农家乐3户(带动贫困户就业)、3万元;农村电商建立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19个(其中贫困村3个、贫困户2户),拨付中央专项补贴资金10.45万元。‎ 二、主要措施 ‎1、‎ 市2020年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我市立足资源优势,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要求,主推“造血式”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 一、基本情况 ‎20xx年全市享受产业奖补政策贫困户9662户,落实产业奖补资金904.86369万元,其中:林业3459户189.94万元;畜禽养殖业3890户335.23349万元;水产养殖1817户118.8 万元;市农业局产业补贴488户35.4817万元,市茶发局奖补贫困村1个1万元、贫困户5户0.9225万元;市发改局落实光伏发电奖补资金150万元、扶贫补贴资金60万元;旅游委农家乐3户(带动贫困户就业)、3万元;农村电商建立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19个(其中贫困村3个、贫困户2户),拨付中央专项补贴资金10.45万元。‎ 二、主要措施 ‎1、‎ 市2020年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我市立足资源优势,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要求,主推“造血式”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 一、基本情况 ‎20xx年全市享受产业奖补政策贫困户9662户,落实产业奖补资金904.86369万元,其中:林业3459户189.94万元;畜禽养殖业3890户335.23349万元;水产养殖1817户118.8 万元;市农业局产业补贴488户35.4817万元,市茶发局奖补贫困村1个1万元、贫困户5户0.9225万元;市发改局落实光伏发电奖补资金150万元、扶贫补贴资金60万元;旅游委农家乐3户(带动贫困户就业)、3万元;农村电商建立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19个(其中贫困村3个、贫困户2户),拨付中央专项补贴资金10.45万元。‎ 二、主要措施 ‎1、‎ ‎ 健全工作机制,抓好提前谋划。为保证我市产业扶贫不断深化,引导贫困农户依靠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我市成立了精准脱贫工作和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压实产业扶贫单位、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责任。各产业扶贫成员单位也相应成立了产业扶贫工作专班,年初制定了产业扶贫工作计划和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市农办作为牵头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推进会,分析扶贫工作开展成效,组织开展了“精准脱贫、结对帮扶”和“回头看”活动;各产业扶贫单位也制定了产业扶贫计划,按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七个一批”扶贫实施办法通知要求,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抓好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一二三产业等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和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带动贫困农民增收。‎ ‎2、强化资源整合,加大扶持力度。以涉农项目为支撑,以产业扶贫为引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进一步破除影响贫困村发展的产业制约,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增加造血功能,带动贫困人口稳步增收,助力全市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对于已出列的贫困村、贫困户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继续给予产业扶贫政策支持。根据我市可持续的产业扶贫实际,选择林业造林灭荒、中药材、水果产业、设施农业、茶叶产业、水产养殖、畜牧养殖、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商作为全力推进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项目资金、财政资金扶持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广泛组织吸纳贫困户发展生产,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5年出台了《赤壁市产业扶贫因村因户施策办法》,对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以及吸纳5户或10人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进行补助。对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茶叶、退耕还林、造林、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乡村休闲旅游、节能工程、农村电商给予政策性补助。针对部分贫困户发展了特色产业而没有享受产业扶贫奖补的实际,2018年8月份对《赤壁市产业扶贫因村因户施策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扩大产业奖补范围和标准,做到只要贫困户发展了产业,就可以享受产业扶持奖补政策,应补尽补。‎ 官塘驿镇龙凤山村5组贫困户张铜山患有慢性疾病,孤身一人,无法从事体力劳动,通过发展养牛产业在2017年收入超过2万元,实现脱贫。‎ 余家桥乡光荣桥村九组李焕文,1973年出生,全家三口人,因病致贫,被该村村委会选为贫困户。他本人因在2岁时,不慎掉入水中,被父母发现救起,由于父母不懂医治,施救不当,致使肺部受伤,从此落下病根,另之患有腰间盘突出,稍重体力活都不能做,只能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收入低,很难维持一家生机。在亲友的帮助下,将自家责任田改造成鱼池,进行鳝鱼养殖,辛苦一年,收入一万余元,家庭经济状况刚刚有点好转。爱人又先后患肠息肉和结石病住院手术,花去了3万余元,使家庭又负债贫困。爱人几次手术后,身体状况不好,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依旧贫困。2016年姐夫胡小明承包了原水产局车埠镇梅湖渔场。他姐夫看他们一家生活困难,想帮助他,就将自己承包的鱼池中的50亩转包给他,让他从事养殖生产改善生活状况,李焕文计划将50亩鱼池中的30亩放养小龙虾,另20亩从事自己熟悉的黄鳝养殖,目前种苗投放基本完成,投入资金6.4万余元,后续还需10万余元投入,资金主要是向姐夫和妹夫借款解决,预计今年产值可达25万元,盈利6万元。‎ 赤壁镇石头口村九组魏想新,家中有3个小孩,老婆前几年得了尿毒症,一直在治疗,用去了家中所有积蓄,村里把他定为重点、精准扶贫对象,但他是个很勤快,肯做的人,村里帮他贷了不要利息的5万元,加上亲戚朋友借给他田地,每亩田只收100元租金,110亩田只收他11000元租金,所以在村里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养了110亩小龙虾,在水产局领导和技术员的指导下,小龙虾养得很好。但是七月份下了几次暴雨,小龙虾跑了一些,年终收益6万元。‎ 官塘驿镇独山村19组的方新民,大儿子心脏有问题,通过几年的治疗无效,人财两空,向亲戚朋友借的、还有社会捐助,总共花费80余万元,导致家庭生活极度贫困,今年承包村里稻田60亩,通过水产技术人员指导,进行虾稻综合种养,预计今年收益25万元,比只进行稻田种植稻谷收益增加18万余元,快速帮助他摆脱贫困现状。‎ ‎3、创新带动模式,突出特色强产业。一是建基地、抓示范。引导广大贫困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品果蔬、特色养殖等扶贫产业,通过积极兴建各类种养示范基地,让贫困户看有现场、学有样点。目前,全市打造了小龙虾、水果、中药材、特色种养等一批特色农业示范点250余个,基地示范带动效应凸显。特别是小龙虾产业发展迅猛,养殖面积由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22.5万亩。其中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8.5万亩,池塘套养面积1万亩,池塘主养2.5万亩,沟、港、渠野生寄养面积0.5万亩,产量也由不足20吨发展到现在1万吨,为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一批贫困户因养殖小龙虾脱贫致富。二是育龙头、抓对接。一方面在产业链条上把贫困户纳入帮扶对象范围,实行订单生产,全程技术指导。如顺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形式发展中药材订单生产,由合作社为贫困户统一提供统一种苗、技术指导、收购,贫困户分散种植,吸纳贫困人员参与种植达2000余亩。另一方面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流转土地、参与合作经营、务工等多种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曙光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该镇范围30户、51名贫困人员以资金或土地入股成为股东,并聘请周边贫困户参与日常管理,使贫困户既可以按股份参与合作社(基地)分红,又可从中获得劳务收入。嘉琳合作社带领白石村11个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贫困户不仅按季度从合作社获得1250元,年底还可以保底分红5000元,同时合作社还免费提供50只鸡苗、2头土猪进行家庭喂养,合作社进行回购。截止目前,全市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家,农民合作社近600家,吸纳贫困户1000户。三是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神山兴农、赵李桥茶厂、源盛农产品、神山百果园、赤壁绿态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星火种植专业合作社、芙蓉小龙虾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着力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赵李桥茶叶有限公司共有3000多亩有机基地,带动35户贫困户,长期用工80人,男工4000元/月,女工3000元/月,采茶期间,临时女工80元/天,临时男工110元/天。羊楼洞茶叶有限公司在赤壁市的松峰山、百花岭和陆水湖上的雪峰山等地建有黑茶、绿茶、红茶基地1500亩,带动贫困户400户,包保云台山村60户贫困户,确保贫困户每人年收入2万元,长期用工130人,季节用工1300人次。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经营猕猴桃种植,在赤壁神山、官塘驿、新店、赤马港四个共计4000亩猕猴桃基地。长期雇佣200人(职工工人化,购买社会保险),让农民变成农工,除了3500-4000元/月工资+奖励外,还给农工购买五险,另外还季节性雇佣临时工400人次。四是着力培育新兴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阿里巴巴村淘项目和赤壁绿购网,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依托贫困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实施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和扶贫贷款力度,鼓励保险机构开发保险产品,建立健全各类资金投向贫困地区的激励机制。‎ ‎4、增强造血功能、扶贫与扶智、扶志、扶能相结合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采取进村集中培训宣传和“夜谈夜访”、“屋场会”、“村弯会”等多种形式,宣讲产业扶贫相关政策,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同时发放《赤壁市精准扶贫到户政策清单》、《扶贫到户画说政策》,张贴政策宣传标语,让群众做政策的明白人。二是加强技术服务。产业扶贫单位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实际,选派农业、水产、畜牧、林业等方面的专家,组织开展产业发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拓宽脱贫致富途径。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10期,实现贫困户参加培训全覆盖,同时,抓好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定期不定期到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并聘请省、市专家实地开展辅导、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新技术,提高种养业生产效能,增加种养收益。‎ ‎5、统筹整合资金、强化监管保效益。以产业发展为平台,成立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涉农资金工作方案,统筹使用精准扶贫因户施策资金3.48亿元,凡是能整合的涉农资金全部进行整合集中向贫困村产业优势区域投入使用,从项目谋划、申报、审批、实施、验收各个环节着手,强化资金监管力度,让各类涉农资金对农业产业发展发挥最大效益。为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出台了《赤壁市农业部门行业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缺失专项问题治理工作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集中治理工作总体部署,积极履行农办职责,协调组织市农口各单位对全市农业系统行业扶贫项目资金、产业扶贫资金和工作队专项帮扶资金加强监管,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农业部门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能力,助力全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 ‎6、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办抓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产业扶贫单位都成立产业扶贫工作专班,明确一名分管领导牵头,调配技术人员组成若干小组,分片到户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各乡镇(办、场、区)也建立产业扶贫负责制,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人负责对接部门和贫困村、贫困户,加强政策宣传,确保信息畅通。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挖掘典型,大力推广产业扶贫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进行跟踪宣传报道,营造产业扶贫的浓厚氛围。通过宣传引导,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到产业扶贫中来。三是加强督促检查。为确保产业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建立产业扶贫季度督查通报制度,市纪委、市农办定期不定期对产业扶贫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八个一批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在产业规划、进度安排、督促指导、目标考核等方面切实履行职责,推动产业扶贫专项方案落实到位。对督查情况进行汇总并下发督办通报。‎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产业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内生动力不足。我市贫困户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思维固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甚至少数贫困户存在“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的思想,影响着其他贫困户,削弱了脱贫斗志。‎ 二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关联度不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有的作用发挥不够。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遥远的“大市场”对接。近年来虽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培植种植大户、发展合作经营、壮大农业企业,使农民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合作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目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部分农业企业与农民联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农民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 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大多数贫困村分布在山区,生产条件脆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四是特色产业发展风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当前种植粮油缺乏比较优势,经济效益低,必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但发展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还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帮助贫困户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办法不多,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导致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有畏难情绪,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扶贫对象除了存在收入低以外,在产业发展中还缺门路、缺技术、缺管理,不了解市场,有的还缺乏劳力,身残或智残,是产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 五是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非常有限,需要用有限的政府资金去最多限度地激活社会资本,用社会资本和和财政扶贫资金双重的力度去提高扶贫效益,因此还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完善。‎ 六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后劲不足。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导致多数贫困户没能力或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近年来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较快,效益较好,但有不少贫困户在发展特色产业时,主要依靠乡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帮助发展,自身的自主生产扶贫能力弱,因而产生的效益不高,若不是有产业补助资金就会亏本。‎ 七是产业建设人才匮乏,服务难以跟上。产业建设需要人才支撑,才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市发展特色产业,服务部门缺乏人才。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产业建设主体,多数只懂粮油种植、传统技术,对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知之甚少,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而农业服务部门又存在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技能退化,专业人员配备不齐,服务力不从心。尤其是多数农技人员过多地承担乡镇其它中心工作,用于专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的精力有限。‎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 ‎1、围绕“小龙虾、茶、果树”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因地制宜原则,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根据各贫困村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不断完善23个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库的建设。‎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项目资金,以均衡城乡公共服务为方向,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大力推进贫困村“水、电、路、网、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向农村覆盖,文化文明向农村辐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赤壁市素有“竹乡”、“茶乡”之称,围绕打造百亿茶产业和百亿竹产业,鼓励引导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优质低氟良种茶园和笋竹两用林基地,以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增强“造血功能”。四、着力培育新兴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阿里巴巴村淘项目和赤壁绿购网,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依托贫困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实施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和扶贫贷款力度,鼓励保险机构开发保险产品,建立健全各类资金投向贫困地区的激励机制。‎ ‎4、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支持、鼓励条件成熟的贫困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贫困户在发展产业时能够通过“抱团合作”方式减少投入、规范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效益。支持农业企业壮大发展,发挥农业企业在产业脱贫中的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实现“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全覆盖。加大贫困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引导支持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使其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5、组织各产业扶贫单位对贫困户享受产业扶贫政策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迅速奖补到位,做到不拖、不漏、不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